兩位閣臣全部主戰。
兵部尚書主戰,京營主戰,林軍主戰,商部左侍郎代表商部主戰,戶部不支持也不反對,就當主戰。
不知不覺,朝堂上多了那麽多主戰派。
激進派以為自己夠激進了,保守派覺得激進派太保守了。
“這樣吧,命令林軍和京營各自遣將調兵備戰,林軍所需開銷,朕的庫出,所得收益及後續獎賞都歸朕。
商部出資,支持京營開戰,所得收益,金銀全歸商部,其餘全歸戶部,京營封賞由戶部出。
本次出資開戰,戶部就不要參與了,管好國庫的錢袋子就行了,眾位卿,你們意下如何啊?嗯?”
朱權隨即下令,商部既然有錢,那就宰一頓吧,正好也讓國庫緩緩力。
但也不能讓戶部空手套白狼。
封賞將士,這可是一大筆錢。
“臣等遵旨。”就這麽分唄,無所謂。
朱權嗯了一聲,“那就這麽辦吧,雙方各自點兵,諸事由雙方自行全權決定,到了戰場上,許臨機決斷,可行便宜之權。”
“遵旨!”
雙方將領異口同聲的道。
朱權靠在龍椅上說道,“閣安排一下,滅佛焚經這件事,再徹底一些!”
“是。”閣大臣領命。
朱權擺擺手,“各自準備吧,林軍有所需,皆從庫取。”
“臣等告退。”
眾人領命,而後退出書房。
“雷將軍,你去安排幹糧和水,通知輕重騎兵,明天奔赴長城一線,馬踏北元!”祁殺吩咐道。
雷梟點點頭,“行,那你去幹什麽?”
“我去神機營一趟,找個後勤運輸隊。”
祁殺回答道。
雷梟嗯了一聲,“好。”
說著,兩人直接分開行,各自安排。
京營那邊。
耿炳文為兵部尚書,那也是立即開始排兵布陣。
“徐閣老,我親自上陣,你就代管一下兵部吧。”
徐允恭笑了笑,“興國公,你不能親自上戰場了。”
耿炳文一愣,“為什麽?沒有律法規定兵部尚書不許上戰場啊。”
徐允恭回答道,“升遷太快,死得也快,您封國公才多久,就想封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啊。”
徐允恭提醒了一句。
這讓耿炳文這個老將回過神來了,自己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自己隻想著封王,卻忘了帝王薄啊。
饒是當年中山王徐達,也沒能真正善終啊。
而且自己若是上戰場,無異於是不給武將集團其餘人升遷的活路,到那時自己肯定會被排啊。
“多謝徐閣老提醒了,老夫也是衝昏了頭啊,確實不能再由我親自去了,就點郭英、宋晟為正副將軍,再安排一下其他人跟著,一起領京營輕重騎兵,節製邊關騎兵,合力馬踏草原吧,盡快出京。”
耿炳文說道。
徐允恭點了點頭,“善,人選商議一下再定。”
耿炳文嗯了一聲,然後立即回兵部衙門召武將集團眾人來開會,若是在家召這麽多人來,未免有結黨營私的嫌疑啊。
經過徐允恭這個晚輩的提點,耿炳文也清醒了,確實自己不該升太快啊。
而祁殺來到了神機營,見到了神機營副將蘇陌。
“老蘇,立馬把你們神機營的炸藥營和手雷營通通調給我,準備炸藥包三千個,手雷五百箱,再給我三千輕機槍,兩冒藍火的重機槍,子彈多備點,要打仗了。”
蘇陌疑,“炸藥營和手雷營都是新兵啊,你要他們幹什麽?打仗你帶親兵去啊。”
“不能多帶,得留一部分拱衛京城啊。”
祁殺回答道。
蘇陌笑了笑,“有個AK47營,你可以帶去,何必要帶輕機槍呢。”
聞言,祁殺點點頭,有親軍肯定是不願意用新兵的。
“那就撥五百人給我,隻要他們做後勤就行,扛槍扛炸藥,運輸戰利品就行,明天黎明我們來取,天亮離京。”祁殺回答道。
蘇陌嗯了一聲,“好。”
對於林軍來說,天天高強度訓練,背上百斤的東西,那就跟健步如飛似的,沒什麽大問題。
商部這邊也是立馬開始運轉起來,調撥現銀和糧草,安排人押運,奔赴前線,兵馬未到,糧草先行。
林軍這邊,糧草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輕裝簡行。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北元駐地。
元帝也速迭兒正和一位高僧在詳談。
“朕派去的兵馬匯報,大明邊關三軍枕戈待旦,可不像你說的憂外患不止啊。”
這位高僧笑了笑,“大明部早已大,皇帝不得人心,先是焚書坑儒,後又滅佛焚經,不敬我佛門大法,天數已盡,正是大元再度主中原的時候啊。”
也速迭兒嗯了一聲,“你們的誠意,朕看到了,但是朕聽說大明的火創新了很多種,而且威力無窮,你們給的這點,還不太夠啊。”
“火再強又有什麽用,騎兵又不是步兵,再說了,北元的騎兵難道已經自認不如大明的騎兵了嗎?隻要再度主中原,整個蒙古都會再度回歸大元的統治,不是麽?”
高僧微笑著回答道。
自從洪武二十四年,古思帖木兒去世後,蒙古部就開始分裂,並且征伐不斷,洪武二十五年,也速迭兒自立為帝,稱蒙古大皇帝。
於是,蒙古更了。
韃靼和瓦剌也正是那時候開始氣候,離北元,壯大自己。
“我大元鐵騎,天下無敵!不過這糧草,你們還得再給點兒。”也速迭兒說道。
佛門出錢糧,讓北元去打明朝,並且說出大明此時正在和東瀛幹架,銳盡出,這才是北元敢主出擊的主要原因。
其次,北元也一直想要再度主中原,又對自己的騎兵迷之自信,所以就跟佛門達了合作。
而且佛門說了,北元最後即便不敵,也可以隨佛門退到天竺,以圖東山再起。
而北元,則是要在功主宰中原之後,立佛教為國教,廢除中原一切教派,獨尊佛教,且大肆弘揚佛家文化,這就是雙方的易。
你要江山,我要香火,雙方一拍即合。
於是,北元叩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