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元年。
二月後期。
大明朝廷賣於東瀛的火炮槍支,全部安排到位。
徐允恭奉命安排造船,戰船全部到位。
夏元吉奉命籌措糧草,糧草全部到位。
神機營負責押運,輕重機槍和輕重火炮全部到位。
“神機營人數恐怕不夠,你們還有誰願意隨同前往?”
奉天殿上,朱權看著武將集團問道。
陷陣營將軍秦落羽站了出來,“凡有戰事,我陷陣營必衝在前,還請陛下準陷陣營隨同前往。”
虎賁軍將領於忠馬上站了出來,“你們林軍還要拱衛京師,不能輕,神機營已經隨同前往了,你們就不要了,我們虎賁軍也是重甲,可以隨同前往。”
秦落羽搖了搖頭,“你們虎賁軍雖也是重甲,但你們跟我們有什麽好爭的?你們虎賁軍還有家要顧,我們陷陣營可沒有!就算馬革裹,也是我們,你們這群有家庭的,靠邊站!”
秦落羽推開於忠,淡淡開口。
這話一出,武將集團心一。
你們還有家要顧,我們可沒了。
這一句話說起來簡單,可事實上又是何等的悲哀?
朱權早就講過,陷陣營已然無父無母無親人,孑然一,活著的唯一信仰就是殺出一個國泰民安的盛世。
“我……”於忠張了張,但也沒有說什麽。
秦落羽的一番話,讓於忠無話可說。
朱權看到武將集團這邊緒開始悲壯起來,於是岔開了話題。
“搞什麽!朕什麽時候說要打仗了?朕說的是你們誰去護送這批火到東瀛!你們不要說好吧!”朱權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徐允恭輕咳兩聲,“就是,你們都是我大明的銳,安邦定國之銳,護送之職你們就別去了,太大材小用了。”
耿炳文拱手道,“陛下,臣建議調撥猛虎軍三萬、羽林軍一萬、福建水師三萬、前鋒營五千、後備營五千、五軍營一萬、火營五千、配合神機營的五千士兵,共同押運這批火安全到達東瀛!並護送我大明艦隊順利返航。”
“臣附議!”徐允恭立馬表示讚同。
“臣等附議。”武將集團紛紛開口附和。
朱權點了點頭,神機營經過擴軍,已經有兩萬人了。
“好!燕王朱棣!”
“臣在。”朱棣立馬站出來道。
朱權隨即下詔,“朕封你為特使,奉旨欽差,代朕出訪東瀛,所至之,如朕躬親,可行便宜之權,朕許你閑時為使,戰時為將,全權統十萬大軍,護送火奔赴東瀛。”
“臣遵旨!”朱棣臉上笑得合不攏。
特使,哈哈。
特使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權的後麵一句話。
閑時為使,戰時為將。
“夏元吉!”
朱權又喊道。
夏元吉站了出來,“臣在。”
“朕封你為副使,兼任監軍,統籌糧草調,隨軍前往東瀛。”朱權吩咐道。
夏元吉頓時眉開眼笑,能親眼去見那些錢,夏元吉嘎嘎開心,“臣遵旨!”
“命令,神機營攜帶意大利炮五門、加農炮十門、榴彈炮二十門、迫擊炮三十門、步槍兩千、輕機槍五百、冒藍火的重機槍十、手雷五十箱、子彈若幹、炮彈若幹,由神機將軍蘇戰統一指揮,隨軍護送火安穩到達東瀛!”
朱權隨即下達攜帶火的命令。
這火力拉過去,東瀛不過土崩瓦狗爾。
“臣領旨。”蘇戰站出來道。
朱權嗯了一聲,“即刻準備,啟航!”
“臣等領旨。”
眾人領命,而後朱權宣布退朝。
眾人各自下去安排。
……
約半月之後,大軍全部到位。
來大明多日的小八嘎使臣也跟著一同返回東瀛。
先前他們已經有部分人返回東瀛,告訴他們那邊的人準備錢,留下來的部分是準備跟著火一同返航的。
然而,當小八嘎使臣看到海麵上那清一的新式戰船,嘎嘎大的那種,頓時嚇得一激靈。
再看到最前方那些船上架著的火,咽了咽口水,又看到戰船上滿滿當當的站著一無際的士兵,不由得震撼非常。
“欽差大人,這些都是負責護送火的士兵嗎?”小八嘎使臣來到朱棣邊問道。
朱棣點了點頭,“沒錯,我大明對此次火售賣十分看重,故此保護的人多了些。”
“大……大人,這安排保護的人是不是有點太多了?”
小八嘎使臣的雙在打,看我那黑漆漆的槍口,不由得想起大明幾個月前閱兵大典的時候,就是那冒藍火的加特林,殺人如屠狗,彈指間數千人灰飛煙滅。
朱棣擺擺手,“不多!這是我大明對你們的看重,也是對本王出使的保障!避免某些小國想要打劫我大明的船隊,好了,時辰差不多了,咱們上船吧。”
說著,朱棣上了最前方的那艘船,小八嘎使臣總覺哪裏不對勁,但又說不出來。
隻能跟著上船。
伴隨著朱棣一聲令下,一艘艘戰船吹起號角,而後戰船駛向了那未知的海洋。
一路乘風破浪。
看著這一無際的海疆,吹著海風,著神機營的火炮,朱棣覺到了舒坦。
好東西啊,這是好東西啊。
不知不覺,在這海洋上也飄了十天半月了。
眼見已經可以看到東瀛小島了。
深夜,朱棣召集各軍將領,開會。
“咱們明天就能登陸東瀛,你們都知道來東瀛的目的嗎?”朱棣沉聲問道。
“知道!收複我華夏自古有之的領土!”
眾人異口同聲的開口道。
朱棣點了點頭,“朝廷收到信,東瀛在研究大型殺傷武,為了東瀛周邊小國之安全,我大明秉承著天朝上國的份,必須對東瀛予以製裁!”
夏元吉也附和道,“沒錯!我們大明作為天朝上國,有必要維護天下和平!對於東瀛研究大型殺傷武的事,我們都必須要對東瀛予以製裁,並且收複故土!我華夏自古有之的領土,一寸不能予人!”
“知道我們明天戰船靠岸之後,要怎麽做嗎?”朱棣目掃視眾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