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大明:開局請洪武大帝退位 第90章 洪武時代的落幕

《大明:開局請洪武大帝退位》 第90章 洪武時代的落幕

耿炳文的一番話,讓眾人不敢再說了。

因為這是事實。

“將軍,是我們心狹隘了。”宋晟歎息一聲,帶頭認錯。

耿炳文輕哼一聲,“我們是京營,沒有他們林軍之前,我們整個大明最銳的王者之師,可是現在卻淪落到去打倭寇海盜,這贏了還很風嗎?

我看啊,這沒什麽風的,這都是恥辱!什麽時候大明的王者之師,隻配打打海盜倭寇了?贏了這不很正常?甚至就是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人家秦將軍雖然沒有上戰場,可你們想一想,人家敢以子之為了大明背負千古罵名,你們自己想一想,秦始皇坑殺了一些方士,焚了一些破書。

農耕軍事等書一樣沒焚,秦始皇就已經被罵了兩千多年,秦將軍滅的是興盛傳承千年的儒家,焚的是天下讀書人的聖言,真正的焚書坑儒!

相比於始皇帝的焚書坑儒,秦將軍有過之而無不及,秦將軍站在了天下讀書人的對立麵,功在當代,罪在千秋的千古罵名都背上了,你們有什麽好不甘心的?”

聽著耿炳文的話,眾人再不言語。

而不遠的秦良玉並沒有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麽,自己隻是服從命令。

是非對錯,自有後人去說。

千秋功過,自有史書去記。

自己死後,管他洪水滔天!

……

當天晚上。

朱權在萬安宮設宴,宴請文武百和一眾親王。

“宣旨。”朱權坐在主位。

“長興侯耿炳文接旨。”魏忠賢拿出一張聖旨高喊道。

“臣長興侯耿炳文接旨。”耿炳文連忙走出來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卿率領京營,統領水師,平定倭寇,安定海疆,使我沿海百姓再不倭寇之患,定國安邦,功在社稷,興我大明,殊堪嘉獎!

Advertisement

擢封長興侯耿炳文為興國公,賞錦緞百匹、黃金千兩、白銀萬兩、侍二十人、良田千畝、賜國公府一座、加恩賞賜讚拜不名之權,以堪嘉獎!

隨同出征將領,郭英、宋晟升兩級,賞銀萬兩,錦緞千匹,侍十人,其餘將領升一級,賞銀千兩,錦緞百匹,隨軍將士各賞銀百兩,以為嘉獎!

平倭期間,勇殺敵之士兵皆按名單升一級,按功封賞,所有為國捐軀,戰死沙場之忠勇將士,恤於原有基礎上翻五倍,以其在天之靈,欽此。”

聖旨念完,耿炳文功位居國公。

武將集團這邊再添一尊定海神針!製文集團。

這個還是徐允恭爭來的,在閣對趙瑞來和王純卅口吐芬芳,據理力爭,最後鬧到朱權那裏,才給耿炳文爭來了一個國公之位。

本來是想著多給賞賜,爵位不

但在徐允恭據理力爭之下,還是賞封了國公。

也算是激勵諸將共勉吧。

“臣謝陛下天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耿炳文仿佛被一個天大的餡餅砸中,驚喜萬分,封國公這事兒知道有可能,但不抱太大希,畢竟加容易,進爵難啊。

更別說還有讚拜不名的特權。

朱權點點頭,“平,興國公,再接再厲,勇立新功啊,爭取做你們武將當中第一個活著的異姓王啊。”

朱權提點了一句,同樣又何嚐不是在激勵其他人呢。

封王,沒那麽容易的,國公和王爵雖然就一線之隔,但這一線之隔宛若天塹,不是那麽容易過去的。

就算過去了又怎麽樣,朱權定下的五世而斬,照樣能製衡他們,再說了,異姓王不可能實封的,封王可以,裂土就不想了。

Advertisement

“臣謝陛下吉言。”耿炳文謝恩,接過聖旨,退回了原位。

“秦良玉接旨。”魏忠賢又拿出一卷聖旨。

“臣秦良玉接旨。”秦良玉站出來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爾誌慮忠純,思君思國思社稷,為國分憂,為社稷擔責,平儒家、焚儒書、誅儒生,功在千秋。

百家爭鳴之景,為永樂盛世奠定不可磨滅的基礎,又查出孔家多年腐敗貪汙,還曲阜一片朗朗乾坤,功猶勝焉。

朕今特旨,拜爾為龍象將軍,執掌龍象軍,拜從四品,賞封忠義子爵,賜府一座,賞黃金萬兩,白銀三萬兩。

賜錦緞千匹,侍三十人,賜甲胄一件,汗寶馬一匹,龍象軍和神機營士兵各賞白銀百兩,欽此。”

聖旨洋洋灑灑念下,滿朝文武轟

子……正式拜將封爵了。

這讓武將集團年輕一輩臉上隻覺火辣辣的疼。

自己……竟還不如一個子。

丟人,丟人吶。

“臣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秦良玉領旨謝恩,站回原位。

賞銀這麽多,純粹是因為朱權現在有錢了。

龍象軍帶回來的去哪都庫,京營帶回來的雖然了國庫,但是賞賜都是從國庫出的。

朱權隨即舉杯,“諸位兄弟,永樂之治即將降臨,朕聽說有些人暗地裏說朕不讓你們回封地,是為了把你們拘在京城,此言實屬胡說八道,朕隻是想留父皇的子嗣在京多陪父皇一段時間而已,今日過後,你們就可以各自返回封地了,朕隻想說一句,你們踏踏實實的,朕也踏踏實實的,不要做讓朕為難的事。”

朱權這番話顯然是表態了,你們不違反紀,我絕不對你們下手。

Advertisement

“臣等遵旨。”

一眾親王自然也是聽出了弦外之音,紛紛應下。

朱權點點頭,隨即看向百

“眾位卿,永樂之治即將到來,朕盼與卿等共勉,君臣同心,共建永樂盛世。”

紛紛舉杯,“願隨陛下,繼往開來,上承洪武,下啟永樂!”

說罷,眾人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今晚的酒宴,眾人心思各異,幾乎沒什麽人的心思在喝酒吃上麵,其中以朱棣和夏元吉最甚。

今夜過後,洪武時代宣告落幕。

明天,就是永樂元年了,糧草籌措得差不多了,戰船也打造得差不多了,開年後就準備收回我華夏自古有之的領土了,我華夏自古有之的銀礦也終於要回歸懷抱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