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
一晃就到了十二月底,年關將至。
“鬱新,朕要你準備的十萬大軍的糧草,你準備得怎麽樣了?”
朝堂上,朱權坐在龍椅上問道。
戶部尚書鬱新站出來道,“陛下,你先前說了,所有員俸祿折現銀,稅收之類的也全以現銀上繳,以至於糧食布匹等紛紛拋售,折現錢,現在戶部隻有錢,沒有糧,若是買糧,此時必然價高,戶部負擔不起,無法供應十萬大軍打一場賬,請恕臣無能為力。”
鬱新屬實是委屈極了,開始有糧,你說要現錢,我把糧食都換錢了,你又說要糧食了。
“無能為力你管什麽賬!”
朱權怒拍案喝道。
底下站著的朱棣讚同的點了點頭,就是就是,我也是那麽跟我家老二說的。
算不過來你監什麽國!
你他娘的籌備個糧草都那麽費勁,占著茅坑不拉屎,一問你就無能為力,既然無能為力,你還管什麽賬!
開春我就要打仗了,你他娘的糧草還沒籌備好,這仗打不起來的話,小心本王你。
“陛下息怒。”鬱新告罪道。
“來人,把戶部尚書拉下去,革職查辦!”朱權大手一揮,外麵頓時走進來了兩個金瓜武士。
“陛下,陛下,臣何罪啊?陛下要把臣革職查辦?”鬱新連忙掙紮道。
輔臣趙瑞來也站了出來,“陛下,還請暫熄雷霆之怒,如今寒冬已至,家家戶戶都要屯糧,此時買糧價極高,而且十萬大軍一日所耗糧草便是天文數字,更別說供應陛下打一場大戰了,陛下要兵戈,還請等明年秋收之後吧!”
“秋你馬勒戈壁!徐閣老,你的船造的怎麽樣了!”朱權看向徐允恭問道。
徐允恭回答道,“回陛下,資金到位,工人幹廢!約莫二月中旬全部完工,確保陛下之大業不被耽誤,明年三月可揚帆起航!”
朱棣點了點頭,這小子辦事兒還不錯的。
“聽到了沒有,趙閣老!朕的船要造完了!難道你要他們從開春停到秋收嗎?”朱權嗬斥道。
一想到過完年就開春,開春就可以打小八嘎,可是生生被糧草拖住了,朱權能不生氣嘛。
這就好比如說在床上天雷勾地火,正準備下一步的時候,你告訴我你來癸水了。
還得了痔瘡!
有了腳氣!
裏口臭還起了泡!
還是個對A!
你說這他娘的氣不氣人?
“陛下息怒,臣不是那個意思。”趙瑞來趕告罪。
這幾天上朝的經驗告訴趙瑞來,千萬不能在朱權生氣的時候頂,要不然極有可能流放嶺南,吃荔枝。
“鬱新!朕如果沒記錯,反貪局這些日子以來,抄的東西全了國庫吧,其中不乏許多糧食,你跟朕說區區十萬大軍的糧草,你拿不出來?你管著我大明的戶部,是我大明的錢袋子,朕要錢要糧的時候,你沒有?你這個戶部尚書是怎麽當的!究竟是你貪汙腐敗,還是你腐敗貪汙?”
朱權氣急敗壞,你他媽的跟我說沒糧?
你看老子信嗎?
戶部的人是傻嗎?不知道存糧?
“啟奏陛下,臣反貪局局長王斌,有本啟奏!”這時候,王斌站了出來。
“奏。”朱權點點頭。
就見王斌從袖子裏、懷裏、靴子裏、帽裏、兜子裏掏出一本又一本奏折,足足十幾本。
這一幕把朱權和滿朝文武都看呆了。
“王大人,你……殿前失儀!”
“這麽多奏折,這又是誰要倒黴了?”
“他們反貪局的都他娘嗑藥了?一個個的這麽猛?”
“前兩天才安分一段時間,這怎麽又來了?”
“上次他這樣搞還是上一次。”
“你這話跟沒說有啥區別。”
文武百你一言我一語的。
“王卿,你這是幹什麽?”朱權對王斌的作也想笑。
王斌把奏折整理好,“啟奏陛下,臣本來是背著包袱來的,可是在路上被一群蒙麵黑人搶劫了,他們搶臣的包袱!一連幾次都是這樣!臣隻能想個藏奏折的方法,不然沒法一次帶這麽多奏折出現在陛下麵前啊。”
王斌說著,還有那麽點兒委屈。
寶寶藍瘦,寶寶委屈,寶寶香菇,但是寶寶不說,嚶嚶嚶。
聽到這話,朱權險些一個沒忍住,笑出了聲。
“卿辛苦了,你要奏什麽?”朱權岔開話題,說起正事兒,不然朱權真怕自己忍不住笑了出來。
王斌這次的彈劾,也是朱權授意的。
“臣要彈劾戶部尚書、戶部左侍郎、戶部右侍郎、戶部給事中、戶部湖廣清吏司主事、戶部郎中、戶部員外郎、工部主事,兵部主事、兵部右侍郎、工部員外郎、戶部五司主事等人,沆瀣一氣欺上瞞下、貪贓枉法、做假賬、侵公款、盜公糧、收賄賂、罪犯欺君、任人唯親、逃稅稅等共計三十一條大罪,罪罪可問斬!請陛下覽。”
王斌這一次又開大招,好久沒開過大招了,自從朱權不許王斌無旨意妄朝廷大員,反貪局那邊油水都了很多。
這一次有了朱權的授意,必要把這段時間扁的肚子胖起來。
王斌這一開口,滿朝轟。
“王大人,你把整個戶部從上到下,幾乎告了個幹淨啊。”來參加朝會的朱棣都被王斌這波作給震驚到了。
你是真猛啊。
“燕王殿下,這是我反貪局職責所在!滿朝文武,誰敢搞貪汙腐敗,我反貪局先抄後奏,皇權特許,反貪反腐,有法無!”王斌昂著腦袋,很是得意。
這可把文武百大多數人氣的不輕。
你他娘的,還是挨打挨了,你退朝之後別跑!
“著錦衛核驗,核實無誤,把這所有人主犯問斬,滿門流放嶺南吃荔枝!”朱權大手一揮,看都不看。
因為朱權知道這是真的,不然也不會授意反貪局的對他們下手。
“陛下,嶺南那邊荔枝應該不夠吃了。”
這時候,王純卅突然站出來說了一句。
本意是讓朱權手下留,別牽連這麽多,引得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