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和親糙漢可汗后,我在草原忙種田 第510章 嫻兒,你再等等為夫

《和親糙漢可汗后,我在草原忙種田》 第510章 嫻兒,你再等等為夫

李嫻韻對接下來幾天病的發展做了推斷,并盡數寫了下來,又據病依次寫好了對應的藥方。

時間寫得很快,字跡略顯潦草,但一眼可辨。

拓跋澈一得到消息便趕了過來。

寫好藥方之后李嫻韻起走到李紹駿和李嫻漪邊,有些事不能讓李紹駿和李嫻漪知道。

李嫻漪擔憂地看著李嫻韻,“阿姐,幽蘭姐姐不會有事吧?”

“不會有事的。”李嫻韻將李嫻漪摟在懷里拍了拍,看著李紹駿說道:“駿駿,天不早了,你帶著囡囡回房休息。”

李紹駿不愿意離開,“阿姐,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心練武,學了不本領,可以跟你一起去救幽蘭姐姐。”

“囡囡也要跟著阿姐救人。”

李紹駿不悅道:“你小小年紀添什麼,趕回房睡覺去。”

“你年紀也不大,何必說我?”李嫻漪掐著腰頂

李紹駿抬手便要彈李嫻漪的腦門兒。

“你倆別吵了,”李嫻韻安道,“這里有拓跋將軍,不用你們。駿駿,你現在也大了,父王母妃臥病在床,囡囡還小,里里外外都靠你,你要替他們想想,帶囡囡去睡覺吧,聽話,嗯?”

李紹駿最是聽李嫻韻的話,只好點了點頭,牽著李嫻漪的小手走了出去。

李嫻韻看著弟弟妹妹的背影,眼中有濃濃的不舍。

今日一別,不知道何時才能相見,或者不知道還能不能相見。

落在慕容策的手中,已經做好了同歸于盡、玉石俱焚的準備。

眼下迫,不是傷的時候,李嫻韻斂起緒,回到書桌跟前。

將寫好的藥方拿到旁邊晾著,同時拿起一張紙,沉了片刻,給耶律焱寫信。

信上的字數不多,李嫻韻卻覺下筆艱難,費了很大的功夫才寫完。

Advertisement

將寫好的字吹了吹,裝進信封里面,拿起來遞給拓跋澈。

“拓跋將軍,這是本妃寫給可汗的信,一定要到可汗手中。”李嫻韻又拿起藥方遞了過去,“這是接下來幾天的藥方,本妃已經標注好了喝藥的日子,關于病的推測也在上面,按照要求給病人服下,疫病可祛。”

“是。”拓跋澈已經從金烏口中得知了事的始末,“王妃,卑職帶來的暗衛有兩百多人,再加上您的暗衛說也有五百余人,慕容策遠道而來,不可能帶太多的人,咱們從暗著手一定會有勝算的。”

拓跋澈說的,李嫻韻又豈會不知?可是不能拿幽蘭的命作為賭注。

已經失去了環兒,再經不住失去親近之人。

況且這五百名暗衛中,有半數已然染了瘟疫,城中將士要麼染病,要麼有公務在,可用的人寥寥無幾。

慕容策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向發難。

“本妃此去會帶十余名暗衛跟隨,你帶著其余人留在驛站中,務必保護好本妃的家人。”

“可是……”

“本妃心意已決,毋庸再議。”李嫻韻緩和了語氣,“拓跋將軍,若是我的家人問起我的行蹤,就說可汗快來了,我去城外迎接可汗,共同商討如何營救幽蘭。”

拓跋澈跪在地上,曲臂行禮道:“還請王妃三思,此去定然是兇多吉,卑職沒有辦法向可汗和王爺王妃代。”

他笨拙舌,實在不知道怎麼勸李嫻韻回心轉意。

可是就此放王妃離去,如何向可汗代?

李嫻韻從袖口里拿出可汗令,遞給拓跋澈。

耶律焱能夠讓拓跋澈深后唐執行任務,可見是值得信任之人。

“你告訴可汗,今生是我有負于他,若有來生定不相負。”

Advertisement

拓跋澈鼻頭微酸,手好似有千斤重,無論如何也接不過這小小的令牌。

李嫻韻沒有再勉強他,將令牌放在桌案上,向門外走去。

驛站高大的門樓外面已經站了十余名暗衛,金烏和特爾也在其間。

燈籠里出的昏黃暖,照在他們的臉上,各個神嚴肅,目如炬。

李嫻韻翻上馬,回看了一眼驛站。

為了不惹人懷疑,李嫻韻并沒有去見李睿和邱倩云。

“小雪”長而順的鬃頰馬肚,策馬疾馳,很快便帶著一行人消失在暗夜中。

與此同時,在前往朔州的道上,另一行人也在策馬狂奔。

為首的高大威猛的男人好似應到了什麼,心頭猛地一,疼痛無比。

不好的預愈發強烈。

耶律焱咬牙關,額頭上青筋暴起,眼中是涼森森的殺意,渾充滿了肅殺之氣。

“嫻兒,你再等等,再等等為夫。”他在心頭默念。

耶律焱“駕”了一聲,狠甩馬鞭。

響亮的鞭聲刺破夜空,有種說不出的冷厲駭然。

后的護衛擔憂地看著自家可汗。

自與王妃分別后,可汗便沒有笑過,即使跟太妃在一起也不見笑意,話也得可憐。

一路上,可汗除了解決基本的問題,沒有停歇過,不眠不休,堅持趕路。

人困馬乏到了極點。

途中膘壯的烈焰馬力不支,渾布滿汗,氣如牛,其他的馬匹更難以前行。

耶律焱便只好在驛站換了兩次馬匹,繼續前行,毫不敢耽擱。

好在明日清晨便能夠抵達朔州城了。

李嫻韻帶著一行人很快便來到了城南廢棄的莊院。

可見微弱燈火。

院墻外面并不見任何人把守。

Advertisement

但是李嫻韻知道,院定然布滿了人。

世間仇恨慕容策的人很多,所以他走到哪里都會帶很多武功高強之人。

到了院門口,李嫻韻翻下馬。

盯梢的侍衛遠遠看到李嫻韻的影,便火速報告給了慕容策。

李嫻韻剛站穩,院門便驟然打開。

灑滿月的庭院里,一個俊朗拔的男子袂輕飄,卓然而立,隔著三四十米的距離一瞬不瞬地看著李嫻韻——看著他朝思暮想的人。

李嫻韻冷眼看著慕容策,眼中充滿了厭惡和憎恨,袖里的手慢慢地握拳頭。

整個人顯得那麼無力,若是眼神能殺人就好了。

看到慕容策筆跡的時候,李嫻韻還不太相信如此一個惜命又于算計的人會冒險深契丹。

眼下看到那張悉又令人憎惡的面容,確定無疑了。

他竟這樣“看重”自己,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