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詢:“有這種可能。”
柳玉珠:“他回來了,想求雷捕頭替他做什麼事,雷捕頭不愿意,他就殺了雷捕頭?”
陸詢贊許地看了一眼。
柳玉珠沉思片刻,眉頭越皺越深,道:“雷捕頭跟我提過鄒峰,忘了什麼時候了,當時雷捕頭喝酒喝多了,吹牛吹得有點大,有個本地客人就說,‘你那麼厲害,怎麼沒把鄒捕頭抓回來’,雷捕頭聽了,臉一下子沉下來,然后給我講了他與鄒峰的。”
“鄒峰比雷捕頭大八歲,鄉下出,來縣城做捕快后租住在雷捕頭家的那條街上,雷捕頭小時候長得瘦,經常被人欺負,都是鄒峰替他撐腰,還教他功夫。后來雷捕頭長大了,就跟著鄒峰一起當捕快,按照雷捕頭的說法,他的本事都是鄒峰教的,鄒峰把他當親弟弟,他也把鄒峰當親哥哥。”
“提到鄒峰殺人,雷捕頭眼睛都紅了,他說鄒峰不是那種人,案子肯定有,可他查不出來,府認定是鄒峰殺人,他只能抓人,但鄒峰功夫比他好,他打不過鄒峰,所以鄒峰才能跑掉,不是他故意放的,雖然他也想。”
回憶起雷捕頭痛苦的面孔,柳玉珠也跟著難起來:“他們那麼好,二十來年的兄弟,就算雷捕頭拒絕幫忙,鄒峰也不可能狠得下心殺他吧?再有,鄒峰一直在外面逃亡,回來也應該是近期的事,他怎麼知道我與雷捕頭的關系?”
陸詢漠然:“我說過,鄒峰只是有嫌疑,未必是他犯下的案子,我要查案,只能放大范圍,以免有網之魚。”
柳玉珠明白,就是不希鄒峰是兇手,換誰都行,如果是鄒峰,雷捕頭死在他視為兄長的人手中,太冤了。
“時候不早,你該回去了。”陸詢忽然道。
柳玉珠登時忘了鄒峰,想到了那發臭的牢房。
不想回牢房,卻又知道,沒有乞求的條件。
看向陸詢。
陸詢垂眸,繼續翻卷宗。
柳玉珠只是想求他快點破案,可轉瞬一想,陸詢為了他自己也希快點破案的,看卷宗都看了一晚,足見其心志,又何必多說?
柳玉珠下地,俯穿好鞋子,離開之前,朝陸詢拜了拜。
陸詢并未多看一眼。
柳玉珠跟著陳武走了,陳武可能提前打點過,無論是昨夜過來,還是現在回去,兩人一路上都沒有見任何人。
柳玉珠又坐到了牢房里。
牢關押的犯人不多,僅有的幾個也都被關在另一邊,倒是沒有人打擾。
柳玉珠背靠柵欄,向頭頂的小窗。
天漸漸亮了起來,稻草叢里悉悉索索的爬蟲聲響也越來越了。
柳玉珠松了一口氣,旋即苦笑。
什麼時候了,如果陸詢破不了案,為了給上面差,肯定要把推出去立功,小命都懸在人家手里,竟然還有閑心在意那些蟑螂蟲。
.
縣衙,大堂旁邊的暖閣。
陸詢低聲代陳武去辦幾件事,他終于離開暖閣,去了后宅。
清風伺候他洗漱更。
到底年輕,雖然熬了一晚,陸詢臉上竟然看不出任何疲,用飯時胃口也不錯。
清風試探道:“這案子,大人是不是有眉目了?”
陸詢搖搖頭,除非找到證據,所有線索都可能無用。
清風最好奇的是主子對柳玉珠的看法,按理說,柳玉珠把主子害得那麼慘,如今柳玉珠陷囹吾,主子怎麼報復都方便,可主子居然還讓他去敲打獄卒,不許獄卒欺凌柳玉珠,莫非,主子對柳玉珠還存了一點舊?
亦或者,主子還是要報復柳玉珠的,只是柳玉珠畢竟做過主子的人,主子無法容忍其他人染指?
“柳玉珠的況,你可打聽清楚了?”吃了半飽,陸詢忽然問。
清風點頭,事無巨細地稟報起來:“柳家住在甘河南街,家中不算多富裕,卻也溫飽不愁。柳玉珠的父親柳暉是本地有名的傘匠,淳樸厚道樂善好施,其母宋氏乃街坊間有名的母老虎,威名與名齊平。夫妻倆育有四個孩子,分別是大姑娘柳金珠、二姑娘柳銀珠、公子柳儀,以及幺柳玉珠。”
“柳玉珠進京前乃柳暉夫妻的掌上明珠,十指不沾春水,養無比,據說柳玉珠進京后,夫妻倆都大病了一場,待柳玉珠回到本縣,夫妻倆對寵縱容更甚,凡有詆毀柳玉珠聲名者,皆會被宋氏唾面辱罵。”
清風自覺柳家諸事有趣,說得很是輕快。
陸詢想到的卻是的那些眼淚。
原來是如此養長大,怪不得那麼哭。
玉珠玉珠,當真人如其名。
第7章 007
今日陸詢坐鎮縣衙,并沒有出去,只派了大量捕快去查訪有可能會因案報復雷捕頭的那些人家,查查相關家眷近日是否有異常舉,是否離開家鄉進過縣城,是否在言談中表達過對雷捕頭的怨恨。
甘泉縣下轄一百多個村鎮,村鎮里的口角糾紛基本里正都能幫忙解決,但總有一些案子會告到縣衙,所以陸詢每日的閑暇并不多。
上午,他正在審理一樁盜竊案,縣衙外突然傳來婦人的罵聲,綿綿不絕,甚是擾人。
陸詢朝陳武使了個眼。
陳武出去查看,稍頃回來,俯在陸詢耳邊道:“柳玉珠的母親宋氏與雷老太太打起來了。”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穿到深山裡,有戶青山家,攜兒又帶女,吃喝來發家,四季五穀味,山林茶香美,忠厚丈夫好,渣男滾邊去.別拿豆包不當乾糧,老虎不發威你也別當我是小奶貓~ 這是一個吃貨逆襲,發家致富的故事.穿到深山裡,有戶青山家,攜兒又帶女,吃喝來發家,四季五穀味,山林茶香美,她,一個當著僱傭兵的特種兵,腹黑狡詐,陰招層出不窮.本來是海上游玩來著
現代勵志姐林心安前一刻才站在事業的頂峰,下一刻就被空難發配到了莫名的時空,奶奶的,人倒黴喝涼水都塞牙,更倒黴的是這窮地方連水都快沒得喝了. 爛草屋,破門窗,缸無米,地無糧,一家十幾口,還有兩個嗷嗷待哺的小包子,守著羣山碧湖,愣是各個面黃肌瘦,精神萎靡. 唉,上輩子是個窮孤兒,這輩子好歹有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還能怎麼辦,挽起袖子把活幹吧! …
平民出身的樑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着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爲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爲妖妃。她以爲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裏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原來自己自始至終,不過是他捨不得心上人受苦的棋子。 樑瓔心死如灰,俯首在紙上一筆一畫地寫下:“臣妾懇請皇上准許臣妾出宮。” 她在一片死寂中,終於等來了帝王的一聲:“好。” 自此,一別兩歡。 他江山在握,美人在懷,是世人稱道的明君,風光無限。 她遇見了真正相知相許的人,夫妻舉案齊眉,倒也安穩。 出宮後的第五年,她在大雪紛飛的季節裏,看望已是太子的兒子時,被喝醉酒的魏琰圈在了懷裏。 紅着眼眶的帝王似癲似瘋,乖巧得不見平日的狠厲,卻唯獨不肯鬆開禁錮的雙手。 “朕後悔了。” 後悔沒有認清自己的心,放走了真正的摯愛,留餘生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