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嶺南道,千山嶺
蕭璃他們在此已經耗了三月有余,為的,是攻打千山嶺中的千石寨。
當時決定沿著兵往下追查時,蕭璃心中就有預料到嶺南道很可能被牽扯進來,因為當初楊氏所掌管的正是嶺南道的大部分兵權,楊氏被舉告所私開的鐵礦,也正是在嶺南境。蕭璃這邊從山匪下手,另一邊,王放則跟著軍師暗中離開劍南道,進嶺南道,按著王放所記的卷宗記載,找到了那鐵礦。
如今朝廷會將發現的礦脈均記錄在案,看管起來,卻未必全都開采。金礦銅礦如此,鐵礦亦然。這一座鐵礦自楊氏被定罪之后,便沒有再被開采了。王放,軍師帶著幾個經驗富的匠人,不知翻了多山,遭了多蚊蟲的叮咬,終于尋到了那被暫時擱置的鐵礦。
離當年楊氏獲罪不過三五年,此礦脈雖然已經有草木逐漸生長,卻仍然能看出當年開采挖掘的痕跡。王放讓匠人們觀察此痕跡,估算所開采的鐵礦數目,繼而再估算這些鐵礦可生鐵幾何,又可鋼鐵幾何。
軍師讓匠人們以純度最高和純度最低的礦石各估算出一個數值,然后再同他所估算流落在外的灌鋼數目做比對。
最后的結果……
“哪怕以最高純度的鐵礦計算,這里所的鋼鐵也本不可能有那麼大的數目!”看過比對的結果,王放道。
這麼說,北境和南境的這些灌鋼,本就不可能是當年楊氏所私鑄的兵!
王放與軍師對視一眼,心中震驚。
“大人……”這時,那幾位匠人聚在一起低聲談了幾句之后,最年長的那個走了過來,打斷了王放與軍師的對視。
“怎麼了?”軍師問。
“小的幾人已探查過這礦脈……”那最年長的匠人似乎有些猶豫,卻還是說:“小的們一致覺得這里的礦石純度不太高,若要煉鋼,怕是所費頗高,并……并沒有什麼開采的價值。”匠人們不知道此是令楊氏獲罪的礦脈,只以為是府前來考察,怕自己的消息令他們失,于是戰戰兢兢地稟告。
并無開采必要……
王放閉上眼,倒吸了一口氣。
作者有話說:
還記得范燁的姐姐什麼嗎?
*
天使,天子使者
*
鋼鐵估算這里大概就是專家們估算一個此地的開采量,鋼量,然后跟軍師估算的在外流落的不明產地的鋼鐵比較一下,發現在外流落的數量遠超此地的最高理論產值,得到的結論就是外面鋼鐵的來不是此鐵礦。
第79章
當年楊氏一案, 就始于嶺南道一位中州別駕冒死送出的一封書,書中狀告楊大將軍瞞本要上報朝廷的礦脈消息,私自開礦, 開爐煉鋼,為其私兵鑄。
收到信的史將此事上報, 榮景帝大怒,即刻派刑部之人前去嶺南調查此事。等刑部的人到了嶺南, 那中州別駕卻失蹤了,生不見人, 死不見尸。府兵與衙差們搜尋了七天七夜, 才在城外找到了破碎的, 想來那別駕已然遭遇了不測,被人滅口了。
刑部的人在別駕書房的格中找到地圖, 按照地圖暗中尋到了礦場,發現那里確實有兵丁在開采礦石, 開爐冶煉, 當即證實了別駕書所言。榮景帝得知此事,立即下令卸了楊氏兵權,下獄看押。
楊大將軍拒不認罪, 只說其中仍有,他要親自面見圣上為自己辯駁,對刑部的人卻是不肯再開口了。這時,陸續又有嶺南的員暗中前來面見刑部的員, 舉告楊氏及其一脈的武將, 自南詔與大周和談之后, 仍不肯止息兵戈, 借剿匪之名索要軍需, 牢牢掌控著兵權。更有甚者,這南境的一些所謂山寨,就是他們楊氏豢養私兵的所在!
無戰而養兵,所圖為何,不言而喻。
這樣一來,除了楊氏一家,嶺南道大半的武將都被牽扯了進來,榮景帝大發雷霆,一時間,朝野上下皆是噤若寒蟬。
而正是這時,北境霍老將軍急報求援。
后來,在徹查楊氏所轄軍隊之時,其實并未找到什麼私鑄的兵,只是那時楊氏父子已死,涉事的武將又都在喊冤。刑部的人只以為兵被藏在了嶺南的深山老林之中,以此結論結案。畢竟,嶺南十萬大山,去找尋被藏起來的兵,也不知道要找到什麼時候,被私開的礦場,已是鐵證如山。
當時蕭璃告知王放北狄人所用的兵,與流落于南境山匪寨子中的兵同出一之時,王放立馬便想到了那一批沒有被找到的楊氏私鑄兵!
這世間哪就有這麼巧合的事?王放從來不相信巧合。
如今聽了這些經驗富的匠人們的評估,王放心中幾乎已經可以確信,當年的南境,只怕確實有人在私開鐵礦,私鑄兵,卻不是楊氏,也不是這一礦脈罷了。
“還有一件事,大人。”那最年長的匠人思索了片刻,又說道:“小的們也看了那廢棄的煉鐵爐,觀其樣式,那并不是冶鋼的爐,只可煉生鐵。”
既然已有了結論,對于此刻的王放與軍師來說,再聽見什麼都不會覺得奇怪了。
軍師了胡子,說道:“可否請幾位師傅們寫下對此礦脈的評估?”
“可以可以。”幾人皆是劍南道極有經驗的匠人,寫下這些并不算難。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智斗皇后、反殺嫡母、懲罰情敵……她于他,是玩物,還是有情人?縱使她素手攪天下。 《焰落吻火》 尹落替嫡姐加入東宮,而太子周焰雙腿患疾,被廢已成定局。 未曾想到等待她的竟是來自自己與太子敵人的明槍暗箭:與愛慕周焰的年輕皇后斗智斗勇、險些被周臨報復、父親與嫡母為保尹家下毒陷害……尹落發現,光靠茍著……好像不行?
初見時:她高高在上,是天之嬌女。她垂髻稚齡、無憂無慮,七載尊貴養。初見時:他俯首為臣,是一介藩王。他弱冠御極、野心勃勃,十年磨一劍。再相見:她碧玉年華……九年歲月,從主到奴,謹小慎微,卑如草芥。再相見:他而立將至……九載光陰,從臣到君,鋒芒畢露,至高無上。她嘗遍世間疾苦,受盡無窮磨難。仰人鼻息,寄人籬下,前朝帝女成可憐遺孤。他嘗遍珍饈美味,享盡天下富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昨日臣子成千古一帝。她在天時,他為地。他做上時,她居下。永遠的差別,輪回著貴賤與高低。重重的阻隔,割不斷愛慕與相思。她,小荷才露尖尖角……猶如寒梅,迎霜傲雪,韌如蒲草。他,乘長風破萬里浪……猶如青松,泰山壓頂,堅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