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尤聽容一想到池卿朗要說的事或許跟前線戰事有關,立刻坐不住了,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正要和池卿朗一同避到殿外去談,又想到了什麽,看了眼常順,微微瞥了瞥頭,示意常順跟上。
常順心裏頭正糾結呢,單允辛是個十足的醋壇子,這留了自己在京中照料大小事不假,更要地……是照顧皇後娘娘。
現在皇後要和池卿朗單獨說話,雖說是正事,但他心裏還真是打鼓,害怕等陛下回來了,指不定要削他。
常順忙不迭地跟上,二人也沒有避著人,就在乾清宮的屋簷下,隻隔了金甲護衛一段距離,也好避嫌。
“可是戰事有變?”尤聽容先開了口。
“變故倒算不上。”池卿朗搖了搖頭,稍稍思量片刻,“至多……算是一些蹊蹺,讓微臣免不了心生顧慮,想請皇後娘娘聽一聽。”
“丞相大人但說無妨。”尤聽容正了正神,認真地看著池卿朗。
“捷報之中我朔國大軍大勝,不僅收了城池,更是收了民心,可蹊蹺就在此,依照三苗使者的來信,申屠戕突襲三苗城,攻下城防也耗費了八日,此戰似乎太過順利了些。”
“加之……陛下自紮營起,到攻城不止的兩日,卻並從未在三苗城看見過南蒼軍主帥申屠戕的影。”
池卿朗著意補充道:“甚至於陛下進城後上上下下審問過,別說三苗城的百姓員,就連南蒼軍的將領都眾口一詞自三苗城打下來,鷹將軍便領兵而去,至於去向,無人知曉。”
尤聽容聞言腦中的神經立刻繃了,“城中無帥?他們沒想要留這座城,保不齊……就是個餌料,釣的就是……”
尤聽容呼吸一,急忙道:“此城不可久留,陛下可撤出來了?”
“皇後娘娘放心,陛下明察微毫,當夜便率主力部隊退回了大軍後營。”池卿朗回答地很幹脆。
尤聽容聞言這才稍稍鬆了口氣,“那就好。”
池卿朗看著尤聽容擔憂的神,微微垂眼掩去深意,語氣一如既往地平實,“陛下心裏起疑,命驃騎將軍秦發在城中查探,發現三苗城雖然加高了城牆但並未添置過多的城防和兵力,陛下也同娘娘您想做了一,認為必定有詐。”
“既然申屠戕人不在三苗,那他在哪?”尤聽容顯然張了起來,“他可不是一個人,那麽一夥軍隊還能憑空消失了不?”
“三苗城失守,難道南蒼那邊就沒有半點靜麽?”一疊聲的問題砸下來,顯然有些了神,“沒有回防嗎?”
為了先發製人,也為了保住朔國的本土不戰火波及,朔國的軍隊本就是長途跋涉,現在又是敵在明我在暗,形式陡然便危險了幾分。
對於尤聽容的種種問題,池卿朗隻能搖頭,“很顯然,早在我軍抵達邊境之前,申屠戕已經遁走,此後去向不明。”
池卿朗知道尤聽容心中的擔憂,但他何嚐不擔憂,“凡有所過,必留痕跡,可南蒼的地貌同朔國不同,連綿的樹林和地,無人之更是數不勝數,他們隻消喬裝打扮分作數批,遁山林之中……”
“好在我軍糧草充盈,耗得起,待事態明朗些,再行事也不遲。”
“陛下戰局之中分乏,傳信回京,讓微臣等仔細查探,看看哪裏有異,尤其留心京城周邊,三苗城隻是他豎起的一個靶子,兩國真正的戰局另有別。”
池卿朗說到這裏,才今日這番話的用意,“京城是天底下最牢固安全之地,也是最顯眼、最招人的地方,娘娘份尊貴,可千萬保重。”
池卿朗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溫和,仿佛春風拂麵一般,平常、淡然。
尤聽容聽的不由得一愣,沉默片刻,掃去愁容,點頭應了一句好,“丞相大人放心,本宮在九重深宮,裏裏外外有重重護衛,反倒是丞相……”
尤聽容暫且放下了心中的擔憂,關切地向池卿朗,“丞相大人為朝廷重臣、百之首,更是南蒼的眼中釘,大人行走在京城外行走,才更該當心。”
末了,似乎想要避嫌,又道:“陛下離京,大人就是朝堂的定海神針,是萬萬不能有閃失的。”
池卿朗含笑應答,“微臣謹遵皇後娘娘懿旨,謝娘娘掛心。”
恰在此時,殿慶賀的大臣們不知說到了什麽,一陣哄笑聲傳來,他們二人站在廊下都依稀聽見了靜。
尤聽容聽著裏頭的歡聲笑語,將自己從繁的思緒中離出來,微微勾了勾角,看向池卿朗,溫聲寬道:“縱然大人心中百般疑慮,但總歸是拿下一城,也算是個好兆頭。”
“大人忙碌了這些天,難得趕上這個機會,也可暫且放下心裏的大石頭,同諸位大人一道縱片刻。”尤聽容說著,微微側,讓開了路。
池卿朗抬眼看了眼不遠的殿門,緩緩搖了搖頭,“不怕皇後娘娘笑話,微臣難勝酒力,可惜了娘娘的一番心意。”
尤聽容看著自單允辛離京以來,因為獨挑大梁已然清瘦許多的池卿朗,不由得心生不忍,笑盈盈道:“既然不擅酒,那就不喝就是,菜總該是要吃的。”
“大人忙於公務,也得惜自己的子,大人不為自己,也要為父母親人想一想,免得掛心之人心憂啊……”
二人說話的聲音都不高,一個說,一個聽,帶著燥意的夏風拂麵而過,十分自然和諧。
唯一不和諧的,就是站在不遠隨侍的常順,他離得近,看的分明。
皇後娘娘和皇帝是一路子的人,從來不是絮叨婆媽的人,可此刻皇後卻溫言細語地說了許多關懷之詞,好在話中並未提及其他,尚且可當做皇後替皇帝安朝臣。
可常順再看尤聽容旁的池卿朗,神采英拔的丞相大人此時垂首側耳,角噙著一抹淺笑,靜靜地聽著,神之和、目之深邃,他再瞎也看得出其中含義。
常順看著,是腦門子都滲出了一層細汗,這回頭皇帝問起,他是說還不是不說呀?要是說起來,他該說些什麽才好呀?
顧知灼覺得自己的上一世是天煞孤星,尤其是在及笄這年,倒黴透頂。 具體表現在: 1、她出生名門,生來富貴。 及笄之年,慘遭抄家奪爵,滿門盡亡。 2、她自幼被指婚太子,日後必當母儀天下。 及笄之年,未婚夫移情別戀,爲了討好心上人,毀她容貌,污她名聲。 3、她才學出衆,弓馬嫺熟。 及笄之年,卻成了京中人人口中的草包,紈絝,不學無術。 反觀,一直寄住在她家的孤女表姐季南珂,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每天只用躺着,地位,財富,名聲,太子妃的尊榮也都會自個兒往她身上湊。 是大啓朝人人皆知的福運女。 直到死後,她才知道,原來,季南珂的福運都是從她這裏偷來的。 難怪,及笄這年,她們的人生顛倒錯位。 好消息:她重生了。 壞消息:一睜眼,她的未婚夫正在教唆太醫給她下藥,想要讓她毀容。 他們不知道的是,上一世,她頂着潑天黴運,苦心鑽研醫卦星相,差點成了國師。 * 上一世,顧知灼在流放後九死一生。直到遇上同樣朝不保夕的謝應忱,才終得喘息之機。 謝應忱是先帝的嫡長孫,曾經的太孫。 他教她養她,把她的未來路鋪的順順當當。 然後帶着半生仇恨和滿身病痛撒手人寰。 如今一切洗牌重來,謝應忱還沒有病入膏肓。 顧知灼要找到他,治好他。
聖旨下來,本以爲要被五皇子納爲側妃的戴玥姝,被打包送進了東宮。 戴家幼女,人如其名,姝色無雙、天香國色。 美人在前侍奉筆墨,太子衛卿珩一心朝事不爲所動,堪稱當世柳下惠。 戴玥姝信了,徹底安心,各種“折騰”打發時間。 她昨天摘了太子院子裏的花做薰香,今天得了太子的布料做新衣裳,後天用太子名義點菜開席嘗新品,玩得不亦樂乎。 將一切盡收眼底的衛卿珩微微一笑。 是夜,明月高懸。 戴玥姝眼淚汪汪,“騙子”還沒喊出口就又被堵住了嘴。 衛卿珩掐着她細腰,勾脣:“‘利息’還是要收的,我的阿姝。” * 後來。 衆人發現,這位慣常被說以色侍人不能長久的寵妃身上穿的是僅五匹的貢緞雲霞鮫衣,頭上戴的是皇帝親自設計的點翠鑲金玉鳳釵,用的是天下獨一僅存的夜光杯,一向眼長腦門頂的太監總管跪在地上給她整理裙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