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宮追悔莫及 第174頁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宮追悔莫及》 第174頁

“我可能會日日想你,阿纓,你會不會想我?”

簪纓的滿腹離愁被這一句沖散,避開那雙泛著琥珀澤的瞳孔,委婉道,“……你照顧好舅

舅和自己,不要想我了。”

“弄啥嘞,又不是生離死別。”檀棣登上甲板回頭白眼沖天,“孩兒,趕點兒!”

檀依輕輕笑了,拍了下在旁齜牙咧發酸的弟弟肩頭。

上船前,他還是留下一句話,“我控制不住自己,還是要想的,對不住。”

簪纓不知該回應什麼,看著帆船順流行遠。

待看不見帆影,簪纓向北邊宮城的方向眺了一眼,粼粼淮水映的秋水翦瞳,看不出深淺。

借口想獨自看一看風景,遣回了跟著的人,只留春堇、檀順與幾名扈衛,其后卻是乘車去了長公主府邸。

此前沒下拜帖,是以長公主府的門房聽聞忠公小娘子來訪,很是措手不及。

簪纓立在高巍奢麗的公主府門閥下,說道:“原是小子來得唐突,請稟告長公主殿下,簪纓有一樁顯宮舊事想請教殿下,求見殿下一面。”

門房進去稟告,不一時,比簪纓想象的順利,李蘊邊的大宮親自出來迎進去。

至府前廳,簪纓室,茶剛奉上,長公主便著一明朱砂宮錦裁制的繁麗曲裾,妝容嫵,款款行來。

一見到這個比上次見面又漂亮幾分的小娘,李蘊毫不掩飾打量的目,輕瞟淡掃好幾眼。

而后輕喲一聲,嗓音含著濃濃的甜膩:“朝上這幾日仗打得熱鬧,小娘子收留大司馬住在家里,這時候卻來見本宮,不大合適吧?”

Advertisement

“簪纓失禮前來,請殿下恕罪。”

簪纓有些不適應長公主肆無忌憚看的眼神,深吸一口氣,水亮的眸子直視長公主,開山見山:“上回見殿下,聽您對大司馬說,‘你倒還肯護著’。簪纓不才,敢問殿下這話與否與衛娘娘……仙逝的原因有關,請殿下據實相告。”

“你膽量不小,口氣也不小。”李蘊仿若冷笑了一聲。

這位年過四旬風韻猶存的貴人扭著纖細腰條,坐在集齊百花百羽特制的宣席墊上,“原來你連這個都不知,看來,他將你保護得很好啊。”

簪纓聞言,手心浸出了一層汗。

李蘊看著還愣愣站在那里的人,忽似想起一件趣事,掩笑了一聲,“你信不信,若小十六知道你在我這兒,肯定架都顧不上和那幫老頭子吵,就要趕過來把你帶走。”

“殿下……”

李蘊出一涂著水紅蔻丹的食指,隔空然向下一點,便似封住了小娘的

“來,坐下。趁他沒得著信,本宮給你講講,當年皇后衛婉,是怎麼因你而死的。”

第65章

簪纓在這句話后, 臉雪白。

長公主的視線始終落在臉上,見似乎真的一無所知, 皺皺眉, 眼莫名地冷淡下去,“莫說本宮欺人,你現在走還來得及。”

簪纓只默了一瞬, 隨即福跽坐在下側的六尺席上, 愿聞其詳。

李蘊微微意外,“真敢聽?”

“故人已逝, 活著的人難道連聽聞真相的勇氣都沒有嗎?”

Advertisement

簪纓聲音雖輕,卻流冰擊玉髓的清泠,咬了下,“……是因為我阿母與衛娘娘定下婚約,我進宮后,衛娘娘無子嗣?”

李蘊的神態微變, 不覺正了正腰,“你這孩子, 也不全然是蠢的。不錯, 唐素最后一次西行出海前, 不放心留你在傅家,便將你托付到衛皇后手上,待回來再去接你。后來你娘……衛皇后過托孤, 對你憐惜甚重, 自然便留你在邊親自養。”

態橫生的婦人睇一眼這年華韶好的小娘,接著道:“衛唐兩家早有婚約, 陛下自然樂得其。只是, 衛皇后主中宮多年都無子嗣, 你當時已經三歲了,養個一年半載還好說,再往后,陛下依舊無嫡子,這宮里的人心,就漸漸變了。”

簪纓聽到此,已然明白幾分,收袖底的掌心,“方比男方大出四五歲,本已不般配了,既如此,這婚約本該作罷。衛娘娘待我好,在意的并非是唐氏產。可不在乎,宮里卻有人放不開手,那些有皇子的妃嬪,便起了心思……”

“是呵。”李蘊冷冷道,“唐氏和衛氏的婚約,源于唐素與衛婉好,又與旁人什麼相干,可偏就有人覺得,唐家和皇后的婚約就等同唐家和皇室的婚約,既然衛皇后無所出,自然該由其他人頂上。”

李蘊眼睛輕瞇,“當時庾氏尚是大族,庾妃膝下的皇長子七歲,財帛人心,東宮之位更人心,散布阿婉不能生育的謠言就了順理章的事……”

Advertisement

“皇上不制止?”

“我那糊涂阿兄啊。”李蘊嘆息,“他自己總說,他最的人便是阿婉,可心之人在江山社稷面前,份量又有幾何。開始的時候,他自然一力維護元后,下令清查散播流言的來源。可是后宮之事,牽一發而,查來查去,就了筆糊涂賬。之后,皇上做了第一件糊涂事——他不知聽了誰的枕邊風,竟真有將庾妃之子過繼在皇后名下之意,他對阿婉說,如此做是以防不虞,待將來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定然立其為太子。”

簪纓抬目,眸底生出波瀾。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