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團寵小女喜種田 第326章 破鏡難圓

《團寵小女喜種田》 第326章 破鏡難圓

老太太惦記這個孫子,想了想,就也進屋了。

簡大起居的西屋里,木老先生正坐在炕沿邊喝茶,簡大半靠在旁邊,師生兩個說話,倒也親近。

“雖然這幾年,一直沒有大考,耽擱了一些。但你的底子擂實的更好,這次回京都,明年春日時候一定會考中。”

老先生喝了一口茶,仔細想了想,“先前說京都諸事,看得出皇上在逐步掌權了,明年的大考說不定就是皇上為自己選材的機會。

“你這幾年在戍邊軍,別的沒學到,務實第一,無論考哪一方面都會優于那些死讀書之人。所以,到了京都,不必妄自菲薄,該如何行事就如何行事。”

“是,先生說的是。”

簡大點頭應下。

幾年前吳同進了京之后,家里關于京都的消息就多了起來。

吳同和胡老二父子等人留心打探,然后刀老大陸續捎帶回來。

第二年,吳同站穩腳兒之后,又在城里接濟了一批乞兒,足有二十多個。

至此消息來源就更多了,不只是所有京都人都知道的大事小事新鮮事,就是京都人不知道的,吳同也知道很多。

比如某個二品大的小妾了馬夫,被打死扔到城外埋了。

比如誰和誰表面水火不容,朝堂上針鋒相對,但私底下卻有走

這些消息匯總到木老先生這里,老爺子憑借他多年的經驗和敏銳,分析出各種可能,或者值得注意的地方,然后再教給簡大

所以,簡大不在京都,卻對京都悉之極。

簡大想了想,問道,“先生,同我一起回京吧?先生若是想重建家門,我可以幫先生買回舊宅。若是先生不愿,也可以住到京都外的莊子上,清靜自在。”

Advertisement

木老先生卻是搖頭,神平和中帶了幾分復雜。

三年前,皇上借著生了長子,大赦天下。

他就在赦免的行列,也恢復了穆姓,如今再不是戴罪之,不用遮遮掩掩生活了。

但他已經習慣了簡家的安寧,不愿再回京都。筆趣庫

或者說京都沒什麼值得

的。

落難多年,無論是當初抄家之時,還是到了塞外之后,當初的好友,弟子,沒有一個愿意出手搭救。

甚至還有落井下石的,想踩著他登高位的。

可謂是,看盡世間的丑惡和薄涼。

有人就算關心幾句,安幾句,對他們祖孫來說,也不如剛來簡家時,住在荷塘邊的小屋,不如食盒里提來的米粥和蛋羹……

“不必了,我年歲大了,不想再經歷路途辛苦。你們盡管去吧,家里這邊,我會幫忙照應。但是,你把穆源帶上,他的戶籍在京都,只要科考就必須回京都。”

老先生嘆氣,“要勞煩你幫他去衙門查戶籍,安排考試了。穆家以前留下的人脈,若是能給他助力更好。若是沒人幫忙,那就讓他憑本事自己拼吧。”

簡大點頭,他也猜測著老先生許是不想回去了。

穆家當年的榮寵富貴,如今都是過眼云煙了。

就像摔碎的鏡子,碎片撿回來,拼回去,也照不出先前的模樣了。

鄒桓敲門之后,進屋行禮。

穆老先生很是高興,拍拍他結實的肩膀,笑道,“桓哥兒這一趟回來,瞧著又壯了兩分。如今在軍中,怕是有敵手了吧?”

鄒桓應道,“先生夸獎了,夏日里,草原上不難找吃食,不算辛苦,所以比之冬日時候要容易一些。”

老先生點頭,“幸好有你做比對,源哥兒這幾年也練些簡單的拳腳功夫,看著也結實很多。

Advertisement

“回京之路辛苦,倒是不怕他堅持不下。以后,大替我監督他,要繼續勤練不綴,畢竟考號里坐上幾日,風雨冷熱沒法預料,沒有一個好本不。”

說罷,他突然想起簡大這次中毒,皺眉問道,“妞妞可說你的何時康復,會不會影響考試?”

簡大應道,“先生還不相信妞妞的本事嗎,肯定會在年前就讓我康復。”筆趣庫

老先生點頭,“這孩子讀書懶,對醫藥卻是極有天分。這幾年,有幫忙調理,連我這把老骨頭都舒坦多了。”

鄒桓趁著機會

,就道,“叔,這次回京,您和妞妞先行一步,我有軍職在,回去不容易,要安排。”

簡大也沒懷疑,就道,“好,你的事,自己安排,需要家里幫手就說話。我們出發之前,讓妞妞把軍備再給你多留一些。”

“好。”鄒桓神不變,心里卻松了一口氣。

很快,老太太過來招呼開飯。

老先生告辭,堅持回去同孫子一起吃。

于是,老太太索把飯桌兒放到炕上。

簡大喝蔬菜粥,吃蛋餅。

鄒桓則吃紅燒配米飯,風卷殘云一般,一碗又一碗。

怡安坐在一邊,不時給他夾個,挑塊魚

簡大越發覺得碗里的粥沒滋味了,還是老太太舍不得,給兒子夾了一小塊

惹的簡大笑著謝老娘,“還是娘最疼我了,這兩個沒良心的孩子,就自己吃的高興。”

鄒桓就同怡安笑起來,真是孩子一樣得意。

吃過飯,一家人說起最近的安排。

簡大肯定是要安心養病了,別說幫忙,就是讀書,老太太都舍不得,改了請木源每日來讀書給他聽。

Advertisement

簡大哭笑不得,極力和老娘解釋,他回家休養,不是因為病重,只是想離開戍邊軍。

可惜老太太堅持,多說兩句就開始抹眼淚。

“大啊,你可是咱們家的頂梁柱,你要好好。你若是有事,家里可怎麼辦啊?就這麼半天功夫,外邊就說的很難聽,說咱們家要倒了。

“妞妞還小,我老了,桓哥兒就算有些威名,那也是在軍中,總不能見誰不順眼,就提刀砍了吧。家里還是要你撐著啊!”

簡大舉手投降了,“好,好,娘,我一定好好歇著,絕對不費神,起碼養過半個月,您說沒事了,我再開始讀書,好不好?”

“這還差不多。”老太太立刻了眼淚,收放自如。

怡安和鄒桓在一邊看夠熱鬧,趕開始列單子。

其實家里三年前就準備進京了,對于莊子和生意都有安排。

甚至很多東西和人手,早就挪去京都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