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團寵小女喜種田 第203章 火速買房

《團寵小女喜種田》 第203章 火速買房

鄒桓見他們一直看,卻不手。

于是他就上前拿了碗筷,盛了一碗菜,揭下一個餅子,然后捧給了大將軍。

大將軍深吸了一口氣,先吃了一塊土豆,口的綿香甜,讓他頓時亮了眼睛。

再咬一口玉米餅子,細膩里帶著淡淡的甜,可比高粱面餅子好吃太多了。

他鼻子有些泛酸,手里的筷子都哆嗦起來。

這不是做夢,昨晚簡大說的那些話都可以實現!

這一刻,親口嘗到,他才可以確定,戍邊軍的苦難終于過去了。

他極力忍下心酸,一口氣吃完碗里的土豆和餅子,倒是把剩下了。

李峰實在好奇,主掰了半個餅子,越吃也是越高興。

“將軍,這餅子比高粱面好吃太多了,不割嗓子,不干!”

鄒桓到底年歲小,聽著這話,神里就帶了幾分得意。

他又拿了一塊金黃的發糕給了大將軍,“大將軍,一斤玉米面,能蒸出這麼十幾塊,足夠兩人吃飽了。”

大將軍又嘗了嘗,重重點頭,玉米不只口好,做飯也更出息,絕對是軍糧的最好選擇。

李師傅難得跟著湊熱鬧,又取了蒸的土豆,遞給大將軍。

“將軍,這土豆沒地瓜甜,但勝在頂,吃多也不胃酸腹脹。而且生土豆還能喂馬!冬日里,比白菜蘿卜更耐儲存,放六七個月不問題。”

大將軍簡直吃不過來了,左一口,右一口,很快就飽了。

李峰也是半飽,卻不舍得再吃了。

果然大將軍,就吩咐道,“去請戚將軍和吳將軍過來,若是外人問起,就說我醒來了,也吃了東西,就是依舊惱怒。”

李峰會意,趕出去請人了。

鄒桓想了想,留下李師傅,就趕著馬車回了丁字號。

Advertisement

丁字號里,眾人蹭了一頓早飯,都是吃的高興,這會兒也坐在一起閑話喝茶。

當然話里話外,還是惦記的大將軍。

見得鄒桓回來,眾人都想問問大將軍如何,又不好開口。

畢竟剛吃了人家孩子帶來的早飯,他們就打探主帳那邊的消息,萬一給孩子惹了麻煩,豈不是恩將仇報,徹底得罪了簡大

于是,所有人都眼著簡大

簡大好笑,就拉了鄒桓上前,問道,“大將軍醒了嗎,吃東西了?”

鄒桓點頭,“我只把東西送進去了,沒看太清,但大將軍確實醒了,臉不好。不過,李統領給大將軍盛飯,大將軍沒拒絕。”

“好,好啊,大將軍只要醒了,能吃東西了,就是沒事了。”

“是啊,大將軍這是熬過去了。這麼多年,也是辛苦將軍了。”

“先前也是氣急攻心,大將軍緩過來,定然要有安排。”

正說著話呢,其中一個馬監的親兵就進來了。

“大人,聽說大將軍傳了吳將軍和戚將軍進大帳。李統領親口說將軍退熱了,好了很多,但對朝廷克扣軍糧很惱怒。”

眾人都是聽得更放了心,他們其實更關心大將軍,至于大將軍要怎麼做,他們服從命令就是。

幾個馬監紛紛起,“我們回去了,大將軍無論怎麼安排,都要用馬。咱們先準備起來,別耽擱了大事。”

簡大把他們送到了門口,說笑幾句就徹底散了。

徐強和趙山高也是回去忙碌,簡大同樣給馬廄里的戰馬加草料,盡量保證戰馬時刻都是八分飽,牽出去就能趕遠路。

不說戍邊軍里,人人都約做著準備,等待大將軍的決定。

只說怡安在莊里四轉悠,做到心里有數,然后就進了城。

Advertisement

馮老太剛吃了飯,正要出門,見孫過來還驚了一跳。

“你怎麼這時候過來了,家里有事?”

“沒事啊,就是想了,再說也準備尋中人找個好院子。”

怡安抱了的胳膊,惹得老太太點腦門,“你啊,也是個急脾氣,一說花錢就更積極了。”

正好這時候,二丫跑進來說道,“老太太,中人來了,在前邊鋪子坐著呢,您要不要見見?”

“好啊,這就去。”怡安應了一聲,著老太太笑的促狹。

老太太還罵,這速度真是比更心急。

祖孫倆沒一會兒就去了前邊,那中人就是先前買這院子的那個,也算人了。

生意人,就是巧,聽說大院兒要開分店,想尋個更大的院子,這人簡直把老太太夸了一朵花,對大院的生意和口碑更是稱贊不已。

末了,他才說起正事,“今年實在太冷了,城里很多人本來有意南遷的,都下定決心了。所以,還真有幾個院子在尋買主。

其中有兩個,附和老太太的想法,鑰匙也在我手里,老太太若是不累,咱們馬上就可以去看看。”

老太太有些遲疑,怡安卻笑道,“,我爹忙呢,咱們先看好了,再讓他來一趟吧。”

老太太立刻就答應了,二丫跑回后院,喊了喜鵲,眾人出門上了自家馬車,拉著中人就走了。

兩個院子,一個離大院很近,屋舍也多,就是面積有些小,當然價格也便宜。

第二個院子,幾乎同安居大院隔了大半個城北,已經接近商街那一側了。院子面積大,屋舍卻是不多,要價也高。

馮老太都不算滿意,還想再等等,但怡安卻不想再等了。

戍邊軍那邊,不知道大將軍會什麼時候“進京討公道”。

Advertisement

家里越早準備越好,省得到最后手忙假

于是,當時就對中人說,買下了比較近的那個小院子。

那也是個二進,正房廂房耳房,前后加一起足足有二十幾間。院子里還有水井,磨盤,住個一百多人,閉門不出一個月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中人可是高興壞了,當時就去請房主,打算趁著衙門下差之前把契書換了。

馮老太想攔著,又不好在外人面前訓孫可是急壞了。

怡安安老太太,“,你別急,等我爹回來,他也會同意的。這院子離咱們大院比較近,以后萬一家里搬城里住,來回走方便。就是咱們不住,給村里人落腳也好啊。”

馮老太聽得心,在他看來,兒子要考功名,份越來越高,總要進城,先買個院子也好。

怡安再接再厲,“再說了,,這院子才要二百兩,實在很便宜。我先前賣藥膏,賺的銀子足夠買下了。”

老太太這才不說什麼了,但還是覺得有些著急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