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嫁權宦 第二百一十四章 恨意

《嫁權宦》 第二百一十四章 恨意

李清懿知道十分不耐,直截了當的說“可否請夫人與我說說于公子的病?”

“有什麼好說的,人已經癡傻到爹娘都不認識,原本以為他的病有所好轉是好事,誰想到不過是空歡喜一場。”

的聲音冷且不帶一,似乎已經心灰意冷,沒什麼值得在乎的了。

李清懿無奈,只好說道“于夫人不覺得令公子的病有些蹊蹺嗎?”

于夫人猛地站起,雙目圓睜,那神卻非怒非傷,而是一種始終不被人相信的委屈,終于得以紓解。

疾步走到李清懿面前,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你也覺得我兒的病不同尋常對不對?”

李清懿點頭說道“無論是發病的時間,還是病緩和后再次加重的時間都十分巧合,讓人不得不細思。”

“終于有人肯說一句實話……”

于夫人突然用帕子捂住雙眼嗚嗚的哭了起來,哀戚道“我也這麼覺得,可我們老爺礙著此事與那個潘月容有關,一直不肯深究,還說不讓我胡思想,說兒子的病加重只是巧合。我不信,我怎麼也不能信,他可是好不容易才治好的病呀……”

“那麼于夫人可否仔細與我說一說,良貴人最后一次到府上探之后發生的事?”

于夫人提起良貴人便恨的要命,咬牙道“那個沒心肝的人……”

哽咽一聲,說“譚氏帶著潘月容姐妹來府上,本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因為兩家走的頻繁,潘月容與我兒的親事不出意外,明年也該親了。兩家人心中都有數,便沒有防備兩人相,再說,邊時時都有丫頭跟著。”

Advertisement

“那日我兒得了風寒,潘月容來了之后關切的問了幾句,我便與譚氏順著玩笑話說到了兩人的親事上,潘月容臊間,便說去看看我兒子,我們也沒在意,就讓自己領著丫頭去了。”

細細回憶這當天的事,看的出,已經在心中回想了千百遍,所有的細節都說的清楚明白。

“等潘家人離開,我去看兒子,也沒發現什麼異樣,直到半夜,他突然發了高熱,我趕請府里坐診的郎中來看,但郎中也只說風寒加重,叮囑我們好好照顧他用藥。誰知,他退了熱,再醒來,竟然連我這個親娘也不認得了!”

于夫人眼角通紅,說道“我遍尋京中名醫,他們都說是高熱所至,說我兒子是把腦子燒壞了!我這個做娘的,就只能看著我好好一個兒子,變得癡

癡呆呆,如三歲孩一般……沒過多長時間,這件事就傳開了,潘家也命人過來,說了要退親的事……我雖覺得對方涼薄,卻也能理解,畢竟誰也不想將兒嫁給一個傻子……”

李清懿說道“可后來您聽說潘月容進宮的消息,便起了猜疑?”

“既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就進了宮,難道不是早有這個打算了嗎?”

于夫人目,很有幾分中年婦人的明,說道“為了榮華富貴拋下指腹為婚,青梅竹馬未婚夫,難免會負罵名,被人指責涼薄,還可能因為此事失去宮伴駕的機會。所以,不敢明擺著來退親,只能暗中下毒手!”

“夫人可有證據?”

于夫人憤恨道“我思及此事,便細問了當日給我兒煎藥的丫頭,說潘月容邊那個紅豆的,幫著煎了藥,潘月容又親手喂給我兒子,我心里懷疑,便找上門去問,你猜怎麼著?那個紅豆的丫頭居然投井死了!如果是你,你當如何?”

Advertisement

“如果是我,我也會生出懷疑。”

李清懿實話實說,想了想,問“那麼于公子的藥總有藥渣留下,您可曾讓人細細分辨過了?”

于夫人泄氣道“自然,可無論是府里的郎中還是外面的,我都找人看過了,他們都說沒問題。我兒那時神志不清,我掛心他的病癥,也無力再細細追究。所以,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邊說著,邊人拿了當時封存的藥渣過來,說“這是那時我留下的,你若覺得有用便拿去吧。”

紙包里的藥渣已經風干,干癟深重的澤之中,著混雜的藥味。

李清懿看了一眼,給一旁的長闌收好,“你先好生放著,回去再細細辨別。”

李清懿囑咐了一句,又問于夫人“那麼后來于公子的病有所好轉,又是哪位圣手醫治的?”

于夫人突然沉默下來,抿了抿角,似乎有什麼不好說的。

李清懿詫異道“難道還有什麼?”

于夫人嘆了一聲,說“其實我也不知道……那人本沒

過面,只是隨便在街上捉了個乞兒送來了一封信和一副藥方。說能治好我兒子的病。我半信半疑拿著方子找了郎中來看,也只說這是一副補中益氣的方子。”

從懷中掏出一封信,說“我當時已經束手無策,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便嘗試著給我兒子用藥。誰知,出乎意料的,他卻真的一點點有所恢復,神智也晴明了不……我欣喜若狂,便踏踏實實的給兒子用這方子治病,到這半年來,他竟就好了許多。”

李清懿接過藥方,輕聲念到“黃芩,黃連,黃柏,甘草……”

Advertisement

這方子稱作“黃湯”,李清懿的祖父也曾用過,所以記得,的確是補中益氣的方子。

又展開那封信看了看。

信上字跡雖然工整,但也只能勉強算是娟秀,看樣子并不是常常執筆之人。

上面也只是簡單寫了一句話此藥方可治令公子病癥。

“這人之后還有在出現嗎?”

于夫人搖搖頭“并沒有,我兒的病復發之后,我曾讓人尋過,卻沒有半點消息。”

一句話,又將的淚水了出來。

“李大姑娘,我知你與此事無關,但既然你也同我一樣,覺得此事有異……希你能此事查明,給我一個明白。”

“于夫人,若令公子的病當真有,必然會有真相大白的時候。”

問完了話,李清懿又去于公子的院子遠遠看了一眼。

一個清瘦的影正蹲在地上,對著空無一的地面不知道在看什麼。

從于府出來,長寧正在外面等候,“姑娘,您吩咐奴婢去查紅豆的事,已經查明了?”

“可如我所料?”

長寧笑道“正如姑娘所料!”

隔日,皇上限定的時間已到。

所有案件關聯之人,都匯集至大理寺。

因為是明晃晃的殺人案,還是在芳華宮中,事件惡劣的程度足以讓三法司都重視起來。

大理寺卿的位子空置許久,崔淳日日想著補上這空缺,心心念念盼著破一樁大案立功,誰想到盼來的是嬪妃謀殺案,實在是一不小心就要被連累掉腦袋的事。

他夾在刑部尚書與史中丞中間,如坐針氈。

而他旁邊的史中丞潘敬夫的臉,比他還要難看幾分。

Advertisement

因為死去的良貴人,正是他的兒。

宮為妃,又很快有了孕,對于他來說,簡直是祖墳冒了青煙,誰知道,孩子還沒出生,連同兒都慘死在尖刀之下。

崔淳到氣氛抑,頻頻的看向李清懿。

似乎再問,是否真的有把握。

站在后的元衡郡主也十分張,但見秦增與李清懿都面容冷靜,便也勉強安下心來,等著皇上駕臨。

除此之外,德清大長公主也坐在堂上。

畢竟命案發生在的芳華宮。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于夫人竟然也來了大理寺,站在眾人之中,默不作聲,卻目含希冀,似乎期盼著什麼。

雖然眾人心中都明白于府與此案的關聯,但礙于皇上的臉面,都裝作什麼也不知道。

只有潘敬夫和譚氏夫妻二人在看到于夫人的瞬間,面尷尬,相互對視一眼,都默不作聲的垂下頭,連那種兒死去后的悲傷都被淡化了不

玉梳一聲不響的站立在所有人后,眉目低垂,看著自己的腳尖。

而玲瓏眼中時而有淚閃現,面容張且恐懼。

們二人看見于夫人來了,都有一瞬的驚詫,隨即更加老實的在眾人后,不敢引起過多的注意,生怕一個不好,便丟了自己的小命。

外面有小侍高聲唱和,皇上與穆貴妃緩步走進,穆嵐則像從前的穆盈一般陪伴在穆貴妃邊。

當初良貴人避出宮去,還是以腹中孩兒沖了穆貴妃為由,也不知道穆貴妃今日是帶著什麼心態來的。

不過,除了皇后,穆貴妃是后宮第一人。

本不需要在意大多數人的想法,因此的神算得上是在場人中最輕松愉快的。

然而,當看見站在秦增不遠的李清懿,一切戛然而止。

李清懿站在角落,眾人的神都一一落在眼中,自然沒有錯過穆貴妃的神變化。

垂下眼眸,不

穆貴妃當然恨,因為穆盈,就是用來跟穆大夫人換四皇子的那個孩子。

的親生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