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中映出柳眉杏目,瀲滟無雙。姚清意對鏡展頤,卻仍是苦笑的意味。
拾起手邊的邀帖細細端詳, 察覺這邀帖上的字, 并非出自他手。
他真的是來給臺階的麼?
依舊是上次的香室, 只是未設茶、未焚爐香,長案上兩盞清水,被涼爽的秋風吹起粼粼細紋,寡淡素凈, 一如祁令瞻見時的表。
果然沒有賠禮道歉的意思。
祁令瞻開門見山說道:“明面上, 我要為父親守孝三年,這三年里,你我不能完婚,會白白耽誤你的青春。”
姚清意著他, “三年之后呢?”
祁令瞻道:“除服之后,我會親往丞相府退婚。”
姚清意倒了手邊的杯盞, 水灑了一,而祁令瞻移開目, 連遞一張帕子的意思也沒有。
他淡聲說道:“你若愿意先行退婚,不必為我耽擱這幾年,且傳出去,對你名聲好一些。”
“何必這樣假惺惺!”姚清意微微揚高了聲調,雙目微紅,“你既在喪中,不能娶我,難道便能娶嗎?”
祁令瞻輕輕搖頭,“我誰都娶不了。”
“既然如此,何必一定要退婚,從前尚說能予我一個份,如今為何卻……”
“個中因由,恕無法相告。”
祁令瞻輕輕挲著素胚茶盞,心道,無非是他想從不可能里求一分可能,縱然這份心思永不會被明白,被世人容納,至他可以自外都保持潔凈。
他對姚清意說道:“姚二娘子是這其中最無辜的人,所以這件事,我請你先選。”
姚清意苦笑,“你鐵了心要退婚,哪里還有我選擇的余地?”
祁令瞻說:“至你可以保全自己。”
姚清意沉默了許久。傾灑的水已浸今日特意更換的華裳,并未覺得可惜,反正在無心的人眼中,錦如何,褐如何,他皆不會多看一眼。
只是覺得秋意肅冷。
久到祁令瞻以為不會答應,準備另想辦法時,姚清意點了頭。
說:“我可以退婚,但我有一個請求。”
“請。”
“其實我心里清楚,大人會答應這門婚事,是因為場上有求于我父親,既然你如今要悔婚,說明你已不需要再依靠他。雖然事而毀諾并非君子所為,但我仍想請求大人,若將來有一天,你與家父兵刃相向,希你能饒他一寸。”
祁令瞻聞言,垂目笑道:“二娘子多慮了,丞相大人是我的老師,不會有這一天。”
“只要你答應,我愿意主退婚,且不會讓父親怪罪你。”
祁令瞻不言,眼里的笑意極淺,像是畫上去的。
姚清意只當他是默認,起后退,向他斂裾一拜,掩著聲道:“我與參知大人緣盡于此。”
過了兩三日,丞相府里傳出一些風聲,在家中一向慈的姚丞相竟然對他素來疼的二兒大發脾氣,據說還請了家法,讓在祠堂里跪了一整夜。
祁令瞻派人去打聽,得到消息說是姚清意鬧著要悔婚另嫁。
平彥表示十分奇怪,“姚二娘子與那樂師相識數載,從未聽說有什麼茍且,怎麼突然就看對眼,還非君不嫁了?”
祁令瞻也沒想到姚清意會選擇如此決絕的方式。
他不得不承的人。
他吩咐平彥:“讓府里的下人口風都一些,不要妄論此事,更不得污言穢語毀人清譽,若有違反,直接發賣。”
平彥忙捂住點頭。
為了此事,姚鶴守一連告假三天,趁著他不在朝,祁令瞻繞過他,理了中書省許多事宜,批復了趙孝緹重修蘭溪、建德兩地河堤的文書。
同時也收到了秦疏懷從蜀州送來的,呂誠與藏人勾結,以銅錢鐵幣換藏人馬匹,同時低蜀茶價格中飽私囊的證據。
秦疏懷問他準備何時向姚丞相發難。
“師父皮囊還俗,怎麼子也跟著急了起來。”祁令瞻與他說道:“你能找到這些證據,固然是你機敏善變之功,但也說明此事于他們而言并不致命,所以他們才敢掉以輕心。”
秦疏懷說:“通外夷是叛國大罪,總能讓姚鶴守一層皮。”
“只是一層皮罷了,樹猶在,枝葉斷而復生。要姚黨,要先斫,后清枝葉。”
秦疏懷道:“我不明白。”
昔年說話總是玄中帶虛的人,如今也被人打了啞謎。
祁令瞻面有三分得意,說:“你當然不明白,此事太后也不明白,這并非什麼壞事,正如你從前所言,乃是無知之幸。”
又過了兩天,姚鶴守歸朝,與祁令瞻約見在政事堂外的茶樓里。
丞相今年五十八歲,因養生樂道、仕途得意,曾瞧著不過五十歲上下,未料幾日不見的工夫,兩鬢恍然盡白,神疲敝似耄耋。
他靠在圈椅里,捧著一盞眉山春,對祁令瞻說道:“小的事,想必你也聽聞了風聲。”
祁令瞻謙和道:“不敢盡信流言。”
“此事丟人的是我姚家,子不必同我這樣委蛇。”姚鶴守緩聲道:“老夫如今只剩清意一個兒,既心有所屬,咱們兩家的婚事……姑且作罷。”
小士: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傳送門:排行榜單 | 好書推薦 | 有獨鐘
Top
穿到深山裡,有戶青山家,攜兒又帶女,吃喝來發家,四季五穀味,山林茶香美,忠厚丈夫好,渣男滾邊去.別拿豆包不當乾糧,老虎不發威你也別當我是小奶貓~ 這是一個吃貨逆襲,發家致富的故事.穿到深山裡,有戶青山家,攜兒又帶女,吃喝來發家,四季五穀味,山林茶香美,她,一個當著僱傭兵的特種兵,腹黑狡詐,陰招層出不窮.本來是海上游玩來著
現代勵志姐林心安前一刻才站在事業的頂峰,下一刻就被空難發配到了莫名的時空,奶奶的,人倒黴喝涼水都塞牙,更倒黴的是這窮地方連水都快沒得喝了. 爛草屋,破門窗,缸無米,地無糧,一家十幾口,還有兩個嗷嗷待哺的小包子,守著羣山碧湖,愣是各個面黃肌瘦,精神萎靡. 唉,上輩子是個窮孤兒,這輩子好歹有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還能怎麼辦,挽起袖子把活幹吧! …
平民出身的樑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着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爲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爲妖妃。她以爲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裏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原來自己自始至終,不過是他捨不得心上人受苦的棋子。 樑瓔心死如灰,俯首在紙上一筆一畫地寫下:“臣妾懇請皇上准許臣妾出宮。” 她在一片死寂中,終於等來了帝王的一聲:“好。” 自此,一別兩歡。 他江山在握,美人在懷,是世人稱道的明君,風光無限。 她遇見了真正相知相許的人,夫妻舉案齊眉,倒也安穩。 出宮後的第五年,她在大雪紛飛的季節裏,看望已是太子的兒子時,被喝醉酒的魏琰圈在了懷裏。 紅着眼眶的帝王似癲似瘋,乖巧得不見平日的狠厲,卻唯獨不肯鬆開禁錮的雙手。 “朕後悔了。” 後悔沒有認清自己的心,放走了真正的摯愛,留餘生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