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棠眼笑眉舒,明知故問。
“是歡喜得不知該說什麼了?”
史臺可風聞奏事,注定跟其他朝臣有矛盾。倒不是沈棠想將顧池架在火上烤,而是建國初期,草臺班子有太多不足,短時間又要擴充團隊,本來不及磨合考察,難免混進來幾個別有用心的人渣——哪怕從宏觀來看,這些人渣無法搖康國政,但他們屁坐著的位置注定他們隨便做一樁事也能影響數百上千的人,更是他們的夢魘!
顧池便是沈棠手中最鋒利的鋤頭,能讓用最快速度將混進來的稗草連鏟除!
白日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
心里有鬼的人才會怕鬼!
同理可得——
屁不干凈的才會畏懼史臺!
顧池費勁扯扯角,生生出一抹比哭還難看的笑:“是,池喜不自勝……”
沈棠笑道:“君當勉勵,不負眾。”
顧池扭頭看了一眼一眾同僚。
他們的眼神和表皆是一言難盡。
讓顧池統領史臺,估計滿朝上下沒有一人的衩還能穿著,絕對會被這些史得干干凈凈。在座除了一眾重臣班底,還有不新面孔。他們資歷不深,在沈棠面前刷臉也,也不知顧池底細,不懂任命顧池為史大夫,這些人為何出這樣的表。
莫非是羨慕嫉妒顧獨得圣心?
這也不是不可能。
主公帳下元老重臣,一個比一個高冷寡言,唯獨顧深諳圣心,聽說此人能將主公心思揣清清楚楚,換來如今的重視。
他們上對這種諂逢迎的手段不屑一顧,但捫心自問,誰不想被主君重用呢?
史臺監察百,風聞奏事。
如此重要的位置說給出去就給出去了,還破天荒給了史大夫一職,羨慕死了。
他們心思各異。
盡管知道今日給自己安排職的可能不大,但萬一呢?紛紛打起神,時不時從幸運兒顧池上掠過。話題中心的顧池面如菜,恨不得給這些碎的,一人一本!
他拱手謝過:“臣必不負主上厚。”
沈棠聽他改了稱呼,心下揚眉。
又是誰的心聲給他不痛快了?
未昭告天地,主上、主君、陛下這些稱呼還用不上——若是有人用,也不算僭越,頂多讓人覺得此人故意討好沈棠,有拍馬屁嫌疑——而顧池剛才用的還是主公。
沈棠抬手一,示意他坐下來。
低頭繼續看著手中書簡。
“翰林院……既無品秩也無署屬吏,以一技之長為國主游樂宴樂……這不就是陪玩機構麼?這也太浪費人才了。不過,確實需要招納各行各業的技藝人才進來……”
發現翰林院也特殊。
有些國家單純將其作為陪玩機構,也有國家通過翰林院提拔人才,不重臣原先都是翰林院出。沈棠連閑人都不想養了,更別說閑暇陪玩的機構。若保留翰林院,肯定是要派上用場的。心中一轉,有了主意。遞給無晦一個眼神,后者點點頭,了然。
翰林院,日后用來提拔親信私臣。
除了北啾和顧池,沈棠又將幾個專業對口的定下來,其他人再慢慢安排到各自的坑中栽種好:“董道,醫署,太醫令。”
據搜羅上來的報來看,太醫令的品秩五花八門,高一點的也就正五品,低一些的還有從七品下。由此可見,當下世道對醫確實有偏見:“……不管是從七品下還是正五品,都有些太低,跟周口的將作監大匠一般,也定為從三品吧。無晦怎麼看?”
對于沈棠而言,不管是墨者還是醫士,跟文士武者沒什麼不一樣,只是考慮到朝臣的反應以及日后輿論,這才沒有給“正三品”。不過,是從三品也足夠眾人驚詫。
這些人,自然不包括元老重臣。他們心中雖有異議,卻不敢在這個場合說出來。目前正是封的節骨眼,他們為太醫令品秩這樣的小事被主公記上黑名單,得不償失。
無人發話,而褚曜又一口贊同。
這事兒便就定下來。
沈棠道:“回頭派人給行道道賀。”
私下尊重董老醫師,稱其為“董老”,但正式場合卻不能這麼喊,干脆以“表字”稱之。董道行醫前半生都在為進醫署當醫士而努力,最終卻因為出背景,連醫署的門檻都沒有到,如今踏醫署,卻是以太醫令的份。不得不慨命運。
“善孝可愿史臺?”沈棠點名本沒有規律可言,想到誰就點誰,一邊看一邊想著將人放到什麼位置能最大限度發揮能力,名字掃過崔孝,萌生出一點兒心思。
崔孝微微錯愕,出列拱手:“孝愿!”
這事兒也沒拒絕的可能。
大老板的詢問就等于通知。
眾人目盡數落在崔孝的上。
祈善這邊約如坐針氈,崔善孝的文士之道還真是防不勝防,即便二人有仇怨,他也下意識會忽略對方存在。座次靠后的一群生面孔就更加懵,崔孝座次靠前,意味著他即使不是核心班底,也是接近核心了。這樣的人,為何他們卻沒有一印象?
跟著,又好奇崔孝會被指派什麼職。
沈棠道:“監察史。”
這話超出大部分人的預料。
崔孝在沈棠這邊的資歷確實不深,但他也立了大功,又跟秦禮等人關系極好。若是史臺,怎麼著也能當個史中丞吧?
結果卻是監察史。
監察史屬于史臺治下察院,品秩僅有正八品下,雖說職權很廣,上能監察百、肅整朝儀,下能巡視郡縣、糾正刑獄,但跟崔孝的位置來比,確實不怎麼高。
崔孝并不挑剔,拱手謝恩。
“孝必不負主上厚。”
他這聲“主上”既不是怪氣,也不是拍馬屁,純粹是為了跟顧池保持隊列。
崔孝謝恩,但事并未結束。
沈棠仿佛知道眾人心中想什麼,笑道:“正八品下的品秩確實低了些,巡視各地也太辛苦,善孝要不再兼職一個太常寺卿?正三品,太常寺在我朝初年應該很清閑。”
九寺之中,僅有太常寺卿是正三品。
康國目前的況,太常寺的主要事務真的不多,崔孝可以丟給副手去搞,自己專心巡查各。顧池在朝監察百,崔孝在外頭盯著地方,嘖嘖嘖——兩全其啊!
算盤打得顧池耳朵都要被震聾了。
崔孝表面平靜無波,心卻激起了無盡漣漪,抑著激緒再次拱手謝恩。嗯,沈棠對此很滿意。給一份太常寺卿的工資,讓崔孝干兩個人的活,他還真誠謝自己。
這個大老板果真很有魅力。
“季壽。”
沈棠再次點名。
康時著頭皮出來,作為運氣不佳的瘟神,希職不要太坑。沈棠畢竟不是什麼魔鬼主公,哪會坑自己人?抬手給康時一個正三品:“刑部尚書,正三品,如何?”
刑部,掌刑罰,其下四司刑部司、都司、比部司和司門司,不過職權不大,范圍也小,從書簡報來看,只對平民和七品以下員有行刑權?若有品秩高的員犯了事,不是給大理寺就是給門下省監管。沈棠思忖片刻,抬手將大理寺挪走一部分。
通俗來講就是給刑部加強!
康時這邊正要答應,沈棠又提議:“我看刑部跟大理寺也算一家,你要不同時兼職兩地長?我這里是沒問題的,看你。”
康時看穿沈棠的“險惡用心”,婉拒。
沈棠嘖了一聲,似是可惜。
“令德。”
康時剛坐回去,被點名的林風出列。
沈棠道:“你之前就是在戶曹,如今也直接去戶部吧,只是年紀資歷畢竟還淺。”
林風如今的年紀擔任戶部尚書也確實駭人聽聞,再加上有些偏科,沈棠也擔心會鎮不住場:“任命你為戶部侍郎,可好?”
待在這個位置磨煉幾年,日后晉升為戶部尚書也名正言順。林風卻沒一口答應,反而面遲疑。當然知道主公的良苦用心,但原先的想法是看看自家老師去哪里。
林風也知道自己偏科有些厲害,農事一道,除了主公無人能出其右,但戶部不止有這些。想靜下心學習幾年,再謀其他。只是看著沈棠的眼睛,便掐滅了這念頭。
落落大方應下差事。
“風必不負主上厚。”
不能讓主公和老師失,林令德是褚無晦的得意弟子,是主公看重的新一代!
沈棠又點了欒信,也讓他去吏部。
“公義,吏部尚書,正三品。”
原先的打算是讓欒信去戶部,畢竟他也當了蠻久的戶曹掾,跟著又想起來這個戶曹掾是自己塞過去的。欒信本對戶曹事宜并不是很悉,思來想去丟去吏部。
對方的文士之道也確實適合底考察員能力,只是他常年滿負荷運載導致反應慢這點讓人很頭疼,回頭安排機靈穩重的侍郎。看謝就適合,這廝行事夠縝。
欒信跛著腳出來拱手謝恩。
“信必不負主上厚。”
沈棠繼續往下點:“圖南。”
寧燕沒想到這麼快就到自己。
沈棠道:“門下省侍中,正三品。”
此言一出,眾人再次驚愕,包括寧燕本人,刷得抬頭,瓣翕了好一會兒。
見寧燕沒有反應,沈棠含笑出聲:“寧侍中,該回神了,殿前失儀可不好哦。”
寧燕反應過來,拱手謝恩。
也保持隊列:“燕必不負主上厚。”
待坐回自己的位置,仍有些恍惚神游,主公的安排實在是超出的預期。寧燕原先以為自己要去國子監,這也確實是比較容易上手的——不管是隴舞郡已經建數年的學院,還是其他地方正在建立的學院,全部采用了寧燕這些年總結的經驗和建議。
國子監也能更好培養未來人才。
萬萬沒想到,了門下省。
畢竟是聰明人,寧燕很快發現原因。
眸不經意間落向垂在大上的文心花押,的命綁著主公——主公生,生;主公死,死。絕對是能讓主公放心的親信之一,讓門下省也在理之中。
“元良,中書省,中書令,正三品。”
祈善的臉比煤炭還黑。
后悔剛剛砍價沒有堅持多要一些員額,三十五個員額的中書省,真是他的福報!
最后的“福報”二字,幾乎咬碎了牙。
顧池抬袖遮住不住的角。
看同僚的熱鬧就是讓人心愉悅。
“善必不負主上厚。”
“無晦,尚書省,尚書令,正二品。”
沈棠將三省主事的位置給了與自己命相連的三人,但托信任卻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信任三人,僅僅是因為他們值得信任。祈善褚曜跟著自己夠久,是資歷最深的元老,三人相扶持著走過最艱難的初期。而寧燕,除了信任的實力,還有便是別。
沈棠需要一個足夠有分量的!
門下省侍中,分量絕對夠!
“曜必不負主上厚。”
沈棠跟著又點了姜勝和荀貞。
姜勝的能力比較全面,屬于六邊形戰士了,分到六部中的哪一個都能如魚得水。
因為萬能,沈棠就不用多考慮。
“先登,兵部尚書,正三品。”
“含章,戶部尚書,正三品。”
姜勝謝恩:“勝必不負主上厚。”
荀貞的反應就慢了一拍。
他和同僚們的表都有一瞬的扭曲。
讓荀貞去當戶部尚書,這跟將老鼠丟米缸有什麼區別啊?倒不是說荀貞會貪污什麼的,而是戶部掌財務,主公確信要讓【千金散盡還復來】的人去當戶部尚書???
沈棠咳嗽一聲:“我自有用意。”
荀貞只能著頭皮接下這份差事。
拱手謝恩:“貞必不負主上厚。”
“公肅,禮部尚書,正三品……嗯,現在禮部也清閑,沒什麼事兒,你就再兼職一下軍監吧?”看著芝蘭玉樹般的秦禮,沈棠心頭一,又添上一句,“加封師。”
師乃是三孤之一,僅次于三公。
秦禮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被加封的人。
讓秦禮去禮部,有些委屈人了。
軍監,說實話也不是很專業對口。
秦禮倒是沒想這麼多。
事實上,沈棠給予的恩寵反而讓他寵若驚,溫聲道:“禮必不負主上厚。”
“,左仆,從二品。”
一眾班底之中,寥嘉跟祈善的關系走得最近,讓他去尚書省給褚曜當副手,自然也是為了三省能更加團結。寥嘉跟祈善在沈棠外出打仗這一年多,將后方治理得平平順順,能力自然不差,只是存在不高。右仆的位置,沈棠暫時沒給出去,也確實是因為沒有非常合適的人選,先空著。
六部之中,還有工部尚書也空著。
沈棠思忖了片刻,讓沈稚司農寺,虞紫去刑部實習,若是實習通過,日后給康時當副手,未來刑部接班人。那個【惡紫奪朱】的文士之道在刑部,未必沒有妙用。
|w`)
我修改一下,還要再添加一些,人好多啊……
修改了一些BUG,欒信在吏部(該死的搜狗拼音),無晦尚書令是正二品(查資料看錯行了)。
中書省(風閣),中書令祈善;
門下省(鸞臺),侍中寧燕;
尚書省,尚書令褚曜,左仆寥嘉;
吏部,尚書欒信,侍郎謝;
禮部,尚書秦禮,兼軍監,加封師;
兵部,尚書姜勝;
戶部,尚書荀貞;
刑部,尚書秦禮,副手虞紫(實習期);
工部,空缺。
史臺,史大夫顧池,監察史崔孝(兼職太常寺卿);
醫署,太醫令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