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國公夫人上位攻略 第640章 真的是他

《國公夫人上位攻略》 第640章 真的是他

寧修遠很輕鬆就進了書房院落。

書房設在單獨的院落裏,這還是按照當今陛下親自設計的圖紙所建。

彼時儲君初立,是年西北蝗蟲肆、江南洪澇泛濫,朝廷財政赤字,大殿之上的漢白玉柱都被戶部尚書撞了好幾回,但撞柱顯然解決不了燃眉之急,賬戶上還是缺著好大一個窟窿亟待解決。民間漸漸開始有了“帝王昏聵、儲君非嫡,實乃大患”這樣的傳聞。

李裕齊便是那陣子開始經營“賢德”之名的。

他主提出,東宮翻新修繕也是一筆極大的開支,年年修繕的東宮其實並沒有大翻新的必要,如今財政虧空,倒不如將這些預算省了。皇帝不願,聲稱不能委屈了太子,李裕齊便說,那等蝗蟲沒了、等洪澇結束、等國庫充盈,再好好翻新吧。

戶部念,戶部侍郎頂著一腦袋的紗布前去拜訪李裕齊,自那之後,戶部就明麵上穩站東宮陣營。

書房坐北朝南,寧修遠來到北麵,看著被狂風吹地獵獵作響的窗戶,從他的角度並不能看到屋子裏的形,隻看到一扇屏風,水墨風的山水,與這樣的狂風暴雨莫名契合。他收了傘擱在後窗之下,翻的下擺打了地麵,他也渾然不在意,在書房裏轉了一圈。

興許是這位儲君也嫌麻煩,又或者他在外扮演“賢德”上了癮了戲,總之在之後的許多年裏,即便戶部已站東宮主提出了好幾回翻新一下東宮的建議,但都被李裕齊一一下不提。至此,“太子賢德”愈發家喻戶曉。但在外再如何扮演“賢德”,私底下的李裕齊卻是實打實的好樂,他喜歡恢弘的、大氣的、能彰顯出他份的東西……譬如,那幅雙麵繡山水屏風。

Advertisement

至於書案前略顯小氣的、格格不的、極不符合李裕齊喜好的花瓶……既然未曾被丟棄,那一定是有用的。寧修遠目落在那手一轉……

……

室之中,床板之下,是另一條道。

相比於藏在櫃後麵那個詭譎森的世界,床板之下這條道,顯然是通向外麵的世界的。隻是……被封住了。

並不崎嶇的道,甚至還寬敞的,沿途也有火把,雖然經年累月下來早已沒法用了,但很顯然,這一道最初並非是被囚之人逃離時倉促挖出的……莫非,是李裕齊挖的?沒道理啊……堂堂正正走大門不好,道……幽會嗎?

十來塊大木板子嚴嚴實實地將道出口封住了,倒也不是不能破開,隻是姬無鹽一時間也判斷不出這出口到底是哪裏,若非待到走投無路,也不願如此貿然行事,於是舉著巍巍快要熄滅的蠟燭又回到了室裏。

坐在屋子裏唯一的一張椅子上,黑暗之中看著道的方向,支著下頜猜測著上鳶被囚在這裏的形。上鳶知道這條出去的道,那……出去了嗎?是不是就是因為從這條道逃離,所以李裕齊才讓人封上了這條道的出口?那後來呢,又是什麽時候從這間室裏離開的?離開後,為何不尋機會離開?

鳶那麽聰明的一個人,若非當初輕信了李裕齊的鬼話而折了一顆心在對方上,也斷斷不會落到這步田地。隻是,對方如此苛待,上鳶為何還如此執迷不悟?姬無鹽自始至終不明白,就像撲火的飛蛾,明知前途生死未卜,為何還能如此義無反顧?

黑暗之中,耳朵似乎總是更加靈敏些。

Advertisement

本來隻有自己呼吸聲的室裏,約從傳來了腳步聲。這腳步聲並不大,步子卻很快,幾乎是呼吸間便覺得聲音又近了許多。姬無鹽目微凜,“錚——”起間,劍已經在手,黑暗之中盯著腳步聲的來,呼吸都斂著。

近了……更近了……

微弱的火印在視線範圍,影影綽綽的,那人影似乎被拉得極長,看形……其實看不到什麽形,隻是一道影影綽綽的人形的影,但不知為什麽,姬無鹽的心髒突然劇烈地跳了下,又倏地了一下,膛被這一下震得生疼。

“寧……”張了張,下意識喚出的名字,又被自己生生咽下。

在期待什麽?期待連見一麵都不能的寧修遠出現在這裏嗎?低頭兀自扯了扯角,隻覺得在此待久了,倒是染了些許上鳶的脾……卻聽那頭腳步聲止,對方手中燭火的微落在前,正抬頭間,聲音已經傳來,“寧寧。”那人喚道。

豁然抬首的瞬間,心跳聲徹底淩

那人站在最後一級臺階之上,橙暖的燭火打在他臉上,襯地平日裏冷白的臉多了幾分微紅暈染。

真的是他。

本不是習慣依賴人的子,之前上躥下跳的時候也大多單打獨鬥,隻興許是之前想見而未能見到,才讓此刻見到寧修遠的瞬間覺格外五味雜陳。姬無鹽如是告訴自己,下意識避開了會令自己都無措的方向,目落在對方執著蠟燭的指尖,瘦削的手,節骨分明,似雪,若玉質。

這人當真是得天獨厚的一副好皮囊,連手都比旁人好看幾分。

避開了目——寧修遠很清晰地捕捉到了這個尋思,心下些許無奈,隻開口喚道,“寧寧……”

Advertisement

“時間不多了,幸得一場大雨,李裕齊路上興許要耽擱片刻,但想來也快回來了。咱們該上去了。”實際況上,他一早安排了席安蹲在李裕齊回來的必經之路上,多製造些事故攔上一攔,但想來也攔不住太久的。

畢竟,李裕齊不是傻子。

朝雲不在此,原就該離開的。姬無鹽點點頭,目從他上一劃又過,上前兩步,又問,“你如何會來?”

瞧,問得著實生分。

寧修遠輕歎,心下卻無從怪怨,畢竟是小丫頭最親近的外祖母,如何怪怨?不過對方既是小丫頭最親近的外祖母,想來,倆人的關係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任何原因而有所疏遠才是。他沒原則地想了想,片刻都不曾猶豫,就道,“外祖母來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