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辭回來的時候,就見小姑娘像蜂似的這里飛飛,那里飛飛。
“夏煙姐姐,這塊布也是給我做裳的嗎?這個好看。片刻,又跑去匣子里挑選珠花:“哇,我喜歡這朵的,夏煙姐姐,我能戴去學堂嗎?”五歲的小姑娘已懂得俏。裳要穿好看的,頭花要戴鮮亮的,小姑娘雖不攀比,但不妨礙們穿好看讓旁人夸贊。不過小姑娘的首飾很簡單,不喜金銀,倒酷那些巧的花鳥。譬如蝴蝶,譬如兔子,又譬如絹花等等。阿黎選了一對碧玉蝴蝶珠花,照著鏡子戴在圓溜溜的發髻上。梳著雙丫髻一邊一個,左右對稱。走路時,蝶翅搖搖晃晃,宛若翩翩起舞。再配上憨的模樣,招人稀罕得很。容辭站在門口,靜靜瞧了會,才抬腳進門。“容辭哥哥。”看見他,阿黎飛奔過去。在他跟前停下,歪頭問:“我好不好看呀?”這話惹得婢們紛紛笑起來。言無忌,也虧得阿黎年紀小,若是旁的姑娘這般問未來夫婿“我好不好看呀”,必定會死個人。容辭莞爾,蹲下去,認真道:“好看。”阿黎高興,抿靦腆笑了繡娘量完后就離開了,眼下不過酉時,離用晚膳還早。容辭帶阿黎去了書房,教寫字。阿黎每天要認十個字,再寫五個大字。認字倒還好,可寫字就有些難為小阿黎了。提筆不甚練,寫的字也歪歪扭扭。
一個“柒”字,在容辭寫來俊逸好看,但阿黎卻寫滿了整張紙,威猛得很。
不過容辭很有耐心,一筆一劃地教小姑娘。
“對,這一點落筆可重些......”
“這一撇無須太長,到這便可結束......”
“握筆放輕松,這樣......”
他自己示范了下,告訴:“腕放平,筆固定,手心虛空。來,你練習一遍。”
“嗯。”阿黎小臉認真。
乎乎的手握住筆,如臨大敵般,寫字。
一筆一劃慢慢寫,漸漸地,神態有模有樣。
容辭夸:“阿黎真聰明!”
“嘻嘻.....”阿黎出潔白貝齒,還有兩顆小虎牙。
書房焚著上好的沉水香,裊裊青煙沿著致汝窯香爐旋轉而上,落在春里,落在韶華間。
時靜謐。
容辭督促寫了會字后,自己拿了本書坐在一旁,而阿黎坐在的小矮凳上,提筆專注練字。
小孩子都是好的。
阿黎也是如此,練了會字后趴在桌上左右四顧。一會悄悄看容辭,一會又去瞧窗外樹梢的鳥。過了會,又在紙上畫圈圈。
容辭看了幾頁,問:“阿黎寫好了?”
阿黎就等他這句話呢,立即捧起宣紙:“容辭哥哥,我寫完啦!”
將紙捧得高高的,生怕容辭瞧不見,臉上一副“你快夸我啊”的表。
神分明急切,卻故意忍,但又不怎麼忍得住的模樣。
容辭默默看了會,憶起上輩子阿黎也是如此。
曾有段時日,阿黎上了作畫,心來于午后畫了支翠竹。等了他一天,待他下職歸來歡歡喜喜問他畫得如何。彼時他忙于一樁焦頭爛額的案子沒留心,隔了數月后,無意中在箱子里瞧見那幅畫,才想起來那日是在求夸獎。
回想前世,諸多事都了他的憾。他的阿黎優秀,他卻常常錯過的好。
“寫得非常好!”容辭收回思緒,夸獎道:“阿黎越來越聰明了!”
果然,小姑娘臉上頓時出歡喜,然后高高興興又鋪開一張紙,說:“容辭哥哥,我再寫一個字給你看啊。”
“好。”
在馬巷用過晚膳后,容辭親自送阿黎回襄侯府。
阿黎回府時,他爹爹還沒回來。
長椿堂的老夫人得知了,派丫鬟來請,于是阿黎又去長椿堂給祖母請安。
“你娘親子怎麼樣?”老夫人問。
“娘親好著呢。”阿黎說:“娘親還說屆時來給祖母過壽。”
老夫人等了一天,就等這個消息。聞言,頓時放心下來。
問阿黎在馬街玩了些什麼,阿黎一一說來,最后又道:“祖母,容辭哥哥夸我寫字寫得好吶,我拿給祖母看。”
阿黎上背著個小布袋,從布袋里取出寫的幾張大字放在桌上:“祖母,這是阿黎寫的。”
實際上一下午寫了許多,只不過從中挑了幾張最好的帶了回來。
這點小心思瞞不過老夫人,老夫人笑得眼角皺紋又細又長:“好好好,阿黎寫得真好!容世子也教得好!”
阿黎靦腆笑,悄悄轉頭去看一旁的宋槿芝:“三姐姐,阿黎寫得好不好哇?”
冷不防被點名的宋槿芝:“......”
第33章
傍晚, 暮朦朧。狂風呼嘯,山野枯枝在寒風中搖擺,形如鬼魅。一只禿鷲撲打著長長的翅膀飛落地上,正在撿食尸骨。
這里便是京城十里地外的葬崗, 平日死得離奇或是無人埋葬的尸都會扔在這, 任由野搶食。
遠, 搖搖晃晃地走來個婦人。那婦人衫青灰陳舊, 頭上包著塊麻布,手里提著燈籠, 躬正在尋找著什麼。
“阿蓉, 你在哪里?”邊低聲喊, 邊哀哀哭泣:“姐姐來了,姐姐帶你回家。”
十六歲夭折,重生回到十歲,紀曉棠只有一個簡單的願望,就是能夠活的長久安樂.然而,她漸漸發現,事情的背後還埋藏了驚天的秘密.簡單的願望竟是奢望. "或許,你可以考慮嫁給我." "你只能嫁給我了."
前世她被害的毀了容貌和清白,被算計慘死在未央宮外。 重活一世,顧清卿決定要讓這些人血債血償。 首先就是要讓毀她容貌的人自食惡果。 看著顧家徹底亂作一團,顧清卿忍不住笑出聲來,轉身卻被堵在門口。 “成親王,你我不過交易一場各取所需,還望王爺自重。” 歐陽宸聞言看著蕭若云點點頭“是各取所需,眼下你要的已經得到了,本王要的你還沒給呢。” “你要什麼?” 說著欺身上前“本王要你做我的王妃。”
楚琳琅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與夫君和離。 畢竟在許多人眼中,她出身低微,見識淺薄,是攀上高枝的麻雀,本配不得風流倜儻的新貴重臣。既然能攀上這等高枝,又是一路苦熬,自然要牢掛枝頭。 如今,她入周家八載,一路扶持夫君寒窗苦讀,乃婦人勵志楷模。夫君年輕有爲,與她舉案齊眉,前途無量。膝下有七歲稚女,清靈可愛。婆婆更是爲人長者,寬和慈祥,家中的妾室也敬奉她這個正室,滿府上下,其樂融融。 不過也只有楚琳琅本人最清楚,以上都是屁! 二十四歲生辰那日大雪,楚琳琅拿着一紙休書,頂着丈夫“你莫要哭着回來求我”的嘲諷,在皚皚白雪中,形單影隻離開了經營八年的周家。 當她在馬車中默默搖着龜殼佔問前程時,馬車的簾子被人撩起,只見朝中專權跋扈的“佞臣”——與她私怨甚深,冷意十足的司徒晟,正在飛絮飄雪中揚着劍眉與她策馬同行。 楚琳琅深吸一口氣:這廝有多記仇?頂着大雪來看她的笑話? 她不知道,司徒晟等這一日,已經等得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