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最強兵王闖三國 第12章 招攬

《最強兵王闖三國》 第12章 招攬

張綉不卑不,泰然自若,說道:「我判定袁紹會被淘汰,理由有三。」

「第一,袁紹部不穩。」

「諸位剛才聊天時,提到了很關鍵的一點,袁紹麾下人才很多。」

「的確,袁紹有良和文丑這等虎將,也有張頜、高覽等智將,還有逢紀、郭圖、許攸、審配、辛評、田、沮授等謀士,可謂是人才濟濟。」

「武將且不論,單說文臣。」

「審配剛正,許攸貪婪,兩人互為仇敵,都看對方不順眼。田耿直犯上,郭圖趨炎附勢,雙方又是對立。其餘人等,各有立場,各有矛盾。」

「重臣相互攻訐,袁紹卻聽之任之。」

「天時、地利、人和,乃是三大關鍵。可袁紹的人,各有私心,一遇到事后,不是先解決事,而是相互攻訐。」

「這等局面,徒增耗。」

張綉侃侃而談,繼續說道:「第二,袁紹寵溺子,不喜長子。」

「袁紹膝下有三子,長子袁譚,次子袁熙,三子袁尚。」

「三個兒子中,袁譚、袁熙各自領兵,各有實權。袁尚雖小,卻在袁紹膝下承歡,而袁紹也最喜子,意圖冊立子為繼承人。「

「要冊立繼承人,應當立嫡立長,以袁譚為首。可惜,袁紹看上的是袁尚。」

「而袁譚、袁熙和袁尚背後,各有支持者。」

「所謂的支持者,也就是袁紹麾下的謀士,以至於袁紹麾下形了三個派系。」

「若是在太平盛世,三子爭權,倒也無妨。可如今是大爭之世,諸侯相互爭鬥,袁紹麾下卻派系林立,相互攻訐奪權。」

張繡的分析,在一步步的推進。

第一,是文臣不穩,增加耗。

第二,三子爭奪,進一步加劇了部爭鬥。

徐庶一副贊同神,說道:「閣下的分析,的確有一定道理,但還不是最關鍵的,接下來的第三點呢?」

Advertisement

張綉說道:「第三,袁紹剛愎自用,馭下無方。」

「一個勢力中,主君最想看到的,是麾下的臣子眾志城。可是,主君最不想看到的,也是下屬萬眾一心。」

「很矛盾,卻很現實。」

「因為主君需要下屬相互制衡,以便於掌控局面。」

「袁紹麾下的臣子,各自為政,相互攻伐,或許是袁紹故意為之。他要分化臣子,讓眾人不齊心,以便於他權衡管理。」

「關鍵在於,袁紹沒有駕馭下屬的手段。」

「他對戰略佈局,對行軍佈陣,對國家大事,不是考慮哪一個方案正確,就選擇哪一個方案?而是看哪一方的人多,就站在哪一方。」

「表面上,袁紹廣開言路,實則好謀無斷,剛愎自用。」

「即使袁紹聰慧,即使袁紹有好底子,但無法在關鍵時候做出決斷,不能節制下屬的攻伐,便是袁紹將來落敗的關鍵。」

張綉問道:「諸位,以為然否?」

「妙,實在是妙。」

徐庶率先掌稱讚,慨道:「一、二論點,只能說是拋磚引玉,算不得什麼。」

「第三點,可謂點睛之筆。」

「正如公子所言,袁紹剛愎自用,無法駕馭下屬,是他失敗的源。如果袁紹能駕馭下屬,那麼下面的爭鬥,就只會按照袁紹的引導方向走,不會生出大事端。」

「可袁紹駕馭不住,必定釀禍患。」

徐庶臉上神很是歡喜。

他覺得遇到了知己,崔鈞、孟建和石韜,都認為袁紹能大事,唯獨他沒有表態,就是因為他認為袁紹最終無法事。

崔鈞皺眉道:「袁紹駕馭下屬,當真如此無能嗎?閣下言之鑿鑿,可有確切消息?」

孟建附和道:「袁紹畢竟是一方雄主,不至於如此無能。再者,口說無憑。閣下剛才的話,只是你的看法,未必真是如此。」

Advertisement

兩人反駁,張綉輕輕一笑。

這不是問題。

張綉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徐庶,笑問道:「閣下怎麼稱呼?」

徐庶道:「潁川徐庶,徐元直!」

張綉頷首道:「徐先生贊同我的話,必定有所判斷。不知道,徐先生是怎麼考慮的?」

對於張綉來說,孟建、崔鈞等人,他不怎麼放在心上。雖說這些人也有才華,至能擔任一郡太守。但如今的張綉,不需要他們。

張綉在乎的,只是徐庶一人。

徐庶抖了抖袍,緩緩道:「其實判斷很簡單,十八路諸侯討董,袁紹被推舉為盟主,佔盡優勢。可袁紹坐擁盟主的大義,卻不能權衡各方,最終導致聯軍潰散。可見袁紹駕馭下屬的能耐,著實一般。」

「十八路諸侯,各有心思,各自為政。同樣的,袁紹膝下的三個兒子和謀臣,也都各有心思,,又各自行事。」

「有一些差別,卻大同小異。」

徐庶自通道:「這是我的判斷,公子以為如何?」

張綉說道:「徐先生微,令人佩服。」

崔鈞、孟建和石韜一聽,愣了下,都是苦一笑。他們都是聰明人,誠如徐庶所言,袁紹昔日駕馭不了十八路諸侯,如今一樣駕馭不了他的子嗣和謀臣。

況不同,卻是相似的。

徐庶對張綉很有好,說道:「公子的一番言論,堪稱闢。公子才華卓越,定然不是泛泛之輩,敢問公子尊姓大名?」

張綉道:「在下張綉!」

徐庶眉頭揚起,有些驚訝道:「公子是西涼張綉?」

張綉點了點頭。

徐庶笑了起來,道:「我等都以為,張將軍是一介莽夫。沒想到,張將軍如此睿智,是徐庶著相了。」

張綉道:「徐先生謬讚了。」

徐庶繼續道:「張將軍押解著文聘和蔡瑁到襄,還敢獨自出來遊玩,難道,張將軍不怕他們被劫走嗎?」

Advertisement

張綉神態自信,回答道:「我既然敢出來遊玩,自然做了萬全準備。不怕劉表來劫人,就怕劉表不採取行。劉表採取了行,反而有利於我接下來的談判。」

徐庶思索一番,眼中明亮,稱讚道:「這麼說來,張將軍在城中遊玩,是故意為之,是要引蛇出了。」

張綉道:「順手而為罷了。」

事實上,張繡的確是順手而為,他這一趟出來,主要是招攬徐庶。

張綉也不打算繞圈子,主道:「本將南下襄時,差人打探襄的消息。探子送回的報中,就有關於徐先生的。徐先生有經世之才,今日得幸偶遇,張某不才,請徐先生出仕,擔任軍師。」

此話一出,眾人變

徐庶也是一樣,表很驚訝,沒想到張綉如此直接,才剛一見面,就直接招攬。。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