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自那日出發后,一路可謂是風餐宿,吃盡苦頭。快到雁門之時,照吩咐,先往毗鄰的并州去尋刺史陳衡。倒不是他怕死。前方戰火之地,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王妃也不是在一個地方駐定便不走,必會隨戰況而,似自己這般,若無知之人引路,萬一遇到意外,丟命也就罷了,完不待的事,那便真正是萬死不辭其咎了,再想到攝政王此前的那些毀謗和污蔑,他更是恨不能翅立刻見到王妃的面,將一切都告訴。誰知天不遂人愿。先是沒立刻等到陳衡,耽擱了些時日,輾轉見到人后,對方聽明來意,便帶著他,循王妃行軍作戰的線路一路北上。好不容易終于接近,大隊又和一支有著幾千人馬的從燕郡撤退的狄兵狹路相逢,所幸陳衡足智,順利甩開狄兵。險后,知他心急如焚,又親自帶他離大隊先行趕路。
昨日,一行人經過一名為鸞道的要障之地,今夜宿營在野,落腳之后,他想著出來已久,也不知長安如今況如何,爹爹是否已到錢塘,心煩意,愈發想要見到王妃的面,一時睡不著,從帳中出來,看見陳衡還獨自坐在一堆仍未熄滅的殘余篝火之前,忙走了過去。到了近前,發現他的目越過火堆,著前方的漆黑野地,似懷心事,影子去,十分凝重。
關于陳衡此人,頗有來歷,就連張寶也聽說過他在武帝一朝曾極盡榮華后卻突然出京從此沉寂無名的經歷,在對方面前,本就不敢托大,此刻見他仿佛心事重重,神憂慮,一時不敢上前打擾,正想悄悄后退,對方已是覺察,收目,轉頭來。
張寶只得上去,問再要多久能到,聽到他說此間距王妃的所在已是不遠,趕四五日就能,心里這才到踏實了些,對他十分激,道謝:“這一路多虧刺史照應,還親自送我,請我一拜!”說完深深拜謝,不料對方卻倏然起,讓到一旁,避過他的禮,微笑道:“連日趕路,小公公你想必也乏了,去休息吧。明日一早還要上路。”
張寶這一路確實疲累至極了,還擔驚怕,此刻放下心來,一頭鉆進帳里,倒頭便睡了過去,誰知連睡夢都是在趕路,夢見自己兩條不停地跑,累得如同灌鉛,恨不得立刻癱倒在地,但想到自己上所攜的件,只能繼續前行。睡夢里正咬著牙拼命邁朝前狂奔,冷不防側旁里仿佛有人推他,他驚醒,兩腳還在空中胡蹬著,口里嚷道:“走開!王妃!我要見王妃——”忽然聲音戛然而止。
迷迷糊糊睜眼之時,他對上了一雙正俯視著他的眼睛。
他的圓張,停了下來,發呆片刻,突然轉頭,飛快看了下左右。
還在帳中,就躺在地鋪上。
他又狠狠咬了一下自己的舌頭,痛得哎呦一聲,這下也徹底地清醒過來,瞬間狂喜,大一聲“王妃”,幾乎是連滾帶爬,飛快地到了的面前。
“王妃!真的是你?你怎會來此?刺史不是說,還要幾天才能到你那里嗎——”
姜含元彎腰托他,阻止他向自己磕頭,面上出淡淡笑意:“我收到刺史傳信,說你也來了,我便過來接你。”
“這里還在打仗。你不在長安待著,來此尋我何事?”
張寶著含笑的臉,無數的委屈在這一刻涌上心頭,突然一把抱住,當場便嚎啕大哭,聽到問自己怎麼了,是不是上哪里了傷,搖頭哽咽道:“不是,奴婢沒事……”
就在方才,見到王妃的那一刻,不知怎的,此前他為攝政王到的全部委屈再也控制不住全都涌了出來。他哭了幾下,忽然想到正事,急忙抹去眼淚,解下睡覺也不離的那只囊袋,獻道:“這是奴婢爹爹命奴婢轉給王妃的件。爹爹說,比所有人的命加起來,都還重要!”
姜含元一怔,接了過來,解開囊袋,里面是口匣子,看似是用金鑄造而的,應是為了水火不侵的目的,上面除開一道十字形的小孔之外,竟全然封,渾然一。一時不知如何開啟。張寶這時又拿出一枚鑰匙,用李祥春教他的法子,孔中后,慢慢先是往左移,再右,上下又各移數次。
伴著一道輕微咔噠之聲,匣中間的部位現出了一道隙,開了。
原來這道匣蓋和匣之間的閉合隙太過細,以致于開鎖之前眼難辨,方造了一的錯覺。
姜含元打開匣蓋,看見里面是枚符印,通泛著烏金的,掌大小,鑄作鼎狀,正面刻“如朕親臨”,背面是“天啟祥瑞”。
此前沒見過這面符印,但鑄鼎狀,上又有如此字樣,來自何方,不言而喻。
天啟是本朝高祖的年號。
就著燭火,看著手中這面有些分量的符印,很快,想起了一件舊事。
高祖當年命武帝代他四出征伐,曾賜下了一面據說是用天降隕鐵鑄造而的令牌,名為天鼎。執令者,可調天下一切兵馬為己所用。至于員任免裁決,乃至生殺予奪,所有如同出自上意。
武帝去后,據說這面堪比國的符印也隨他下葬,從此不復存世。
此刻,自己手中的這面符印,難道就是那面天鼎之令?
姜含元吃驚不已,向張寶。
張寶著手中的符印,目敬畏之,再次跪地,畢恭畢敬地先磕了個頭,方低聲說道:“爹爹命奴婢轉告王妃,此令當年并未被圣武皇帝帶走,留在了莊太皇太妃那里。太皇太妃老人家出京前,將此令給了爹爹保管,命在必要之時,轉呈攝政王殿下。”
“此為圣武皇帝之意。”
姜含元徹底驚了,定定著手中這面驟然宛如重若千鈞的令牌,突然回神:“此事非同小可!你爹爹既然拿出來了,為何不給殿下?”
問完,看見張寶兩眼變得通紅,著自己一副言又止的模樣,心猛地一跳,驟然間仿佛明白了一切,然而,卻又不敢相信。
到底發生了什麼?
“王妃,你都不知嗎?開年從你領兵北上之后,朝廷里便發生了許多的事!”
張寶說完,自己頓悟,“奴婢知道了!一定是殿下不想你知道,怕你分心!”
姜含元一字一字地道:“你給我說!全部!一件也不能落!”
張寶應是,從年初起的那場大朝會開始,講高賀復出,帝對戰事改變態度;流言四起,攝政王如何到污蔑,又是如何始終力主作戰,半步不讓;再是西關之變,朝中那些反戰派和別有用心之人如何借機攻訐已故的大將軍和父二人,又布下殺局,擬在他上朝途中實施刺殺,幸而他早有預料,當天在大殿當場反殺高賀,猝不及防,震懾百。
“自那之后,總算消停了些,朝中再無人膽敢企圖阻撓戰事。”
“還有!奴婢萬萬沒有想到,先帝在世之時,表面對殿下信任至極,同坐同,臨終前,還解腰帶將帝托付給殿下,沒想到他卻……”
張寶臉漲得通紅,一副咬牙切齒的模樣,頓了一頓,最終還是說道:“沒想到他暗地防殿下極深,竟留了旨,稱殿下圖謀不軌,意除去殿下。就是因了那道旨,高賀那些人才興風作浪!倘若不是殿下最后將那些人都了下去,如今真不知會是怎樣的景況!”
他顯然是極力忍著,才沒有口出不遜,但語氣里的那種憤怒和厭鄙卻是遮掩不住。
“陛下呢!他也和高賀那些人一道,與攝政王敵對?”
姜含元聽得心驚跳,無法想象,那個年皇帝,他究竟是和束慎徽敵對到了何等的地步,才會令李祥春拿出了這面鼎令。
提及帝,張寶的神又轉為沮喪:“先帝也就罷了,或是心里妒恨殿下,表面不得已為之,臨終前留下旨,陛下提防殿下。但奴婢不解的是,殿下是什麼人,陛下難道不知嗎?殿下怎可能會對他不利?他雖沒公開如何,卻放任高賀那些人明里暗里對殿下的污蔑和攻擊!倘若陛下能和殿下同心,殿下又何至于到此地步?王妃有所不知,那段時日,對殿下的毀謗,真真是鋪天蓋地。眾口鑠金,奴婢是真為殿下擔心……”
他說到傷心之,想起當時的艱難,忍不住又抹起了眼淚。
原來在毫不知之時,在后的長安,竟是風雨滿城,黑云頂。
也終于完全明白了,為何年初之時,該到的戰令,遲遲不至雁門;為何戰令送到之后,他對自己的態度也開始轉為冷淡,又為何,他后來命王仁特意給自己送來當初他便備好的那把聘刀——算時日,這應當就是在他斬殺高賀過后的一個舉。
他殺高賀,在張寶口中道來,猝不及防,仿佛是他為了報復刺殺的一個臨時行。
然而姜含元知道,這必是他深思慮過后的決定。他清楚他那樣做可能會導致的一切后果。
想來那時開始,他便已考慮好了一切,所以才和自己切割干凈。
姜含元也明白了,李祥春為何不將這面代表圣武皇帝意志的鼎令給束慎徽,而是轉給自己。
老太監隨他多年,顯然極是了解他,知他會做何抉擇,這才將此傳到自己這里。
一時怒不可遏,發悚,著手中令牌,轉大步出帳。
楊虎和同行而來,方才一直守在近旁,看見面帶怒容,一怔,隨即快步上前,低聲問道:“出了何事?”
姜含元沒有瞞他,將這半年多來長安里發生的事講了一遍。
楊虎然大怒,不假思索,開口便道:“攝政王乃將軍之夫,豈能坐看他遭遇不測?將軍你待如何?只要你開口,便是反了,我等也必追隨!”
姜含元長長呼吸了一口氣,下中的洶涌怒氣,轉頭,向正北方向的夜空。
那里,是北狄南都的所在。
了許久,慢慢地道:“這種話,往后不許再說了。將士為何而戰?是為邊地獲得長寧,為我大魏民眾,往后不再遭戰之苦。”
楊虎一頓,又道:“那將軍你先回趟長安?”他的語氣有些焦急。
姜含元沉默片刻,轉回頭道:“戰事要。一切等攻下南都之后再說。”
楊虎還要再開口,擺了擺手,“就這樣吧。明早我們便回了。”
楊虎無奈應是。
在原地又立了良久,去尋陳衡。
他還沒睡,獨自立在深夜的野地之畔,仿佛正在等人。
朝他走去,最后停在了他的后:“陳刺史,攝政王曾對我講,倘若有事,盡管尋你。”
陳衡緩緩回,朝恭敬地行了一禮:“多謝攝政王信任。”
“我曾聽先父講,等待收回北方,刺史便將長安,向朝廷提請辭呈,歸山林?”
陳衡微笑道:“正是。”
姜含元點頭:“解甲歸田,閑云野鶴,從此寄山水,逍遙自在,人生夫復何憾?侄恭喜刺史了。此最后一戰,我也有必勝之念。勞煩刺史,可否這就去往長安?”
陳衡凝視著:“王妃若有差遣,盡管吩咐。”
姜含元將令牌遞了出去。
陳衡接過,起初不解,待看清了,他自然認得是何,一驚,立刻下跪,雙手托舉了起來。
“除了此,我另外還有樣東西,待我取來給刺史,勞煩刺史一并代我送到攝政王的手上。另外,再替我傳一句話,就說……”
轉頭,著長安方向那片無邊無際的黑暗夜空。
“就說,毋論他最后如何抉擇,自有他的緣由。和他夫妻一場,我尊重他之所想,我也不會阻擋。等到攻下南都之后,我會去我十三歲那年曾替一個年引過路的目的之地,等那年再來。”
“我希到了那日,我能等到他來。”
最后,慢慢地說道。
衛韞十四歲那年,滿門男丁戰死沙場,家破人亡,那時隻有母親和他那位新嫂陪著他撐著衛家母親說,新嫂子不容易,剛拜堂就沒了丈夫,等日後他發達了,務必要為嫂子尋一門好的親事。那時候他說,好。衛韞二十歲那年,禮部尚書顧楚生上門給楚瑜提親,衛韞提著刀上了顧家大門,他說,進了我衛家的門,這一生都得是我衛家的人。
一襲紅衣豔絕天下,一柄寒劍震懾九洲! 她是浴火重生的將軍府嫡小姐,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騎馬定乾坤。 她韜光養晦,含血盟誓,要用仇人的血祭奠家族英魂! 麵容醜陋依舊能讓文韜武略的俊美帝王為之傾心,身為皇子太傅,她長袖善舞,八麵玲瓏,鏟除逆臣,成為百官之首。 羽翼豐滿之時,她以使臣身份回國,鏟除邪惡,報家族血海深仇。 大仇得報,容顏恢複,記憶也隨之恢複,原來夫君和孩子就在身邊。 王朝動蕩不安,內憂外患,她馳騁沙場,戰無不勝,九洲為之震顫。 奸人暗害,她鋃鐺入獄,帝王新寵,她咬碎銀牙帶娃遠走高飛… 經年後,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