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旭也跟著上去,見城門樓上擺著一大桌宴席,魚蛋一應俱全,一個寬胖、穿著盔甲的將軍大馬金刀地坐在桌前,正在大快朵頤。
一張這麼大的桌子,幾十道菜,就他一個人在吃喝,邊上幾個士兵伺候著,給他夾菜倒酒,好不威風。
“禪師,久仰大名,來來來,酒宴準備好了,坐下一起吃喝?”
法度禪師倒是在他對面坐下了,不卑不說道:“承蒙將軍好意,老衲出家人,酒是用不得的。”
將軍大笑,道:“禪師從來沒吃過酒?”
“老衲五歲就被父母舍在廟里,當了一輩子和尚,要說食,五歲之前興許吃過,但早忘了味道。”
“哈哈,禪師所來何事?”
“聽說將軍要殺人?”
“本帥每天都在殺人。”
“聽說將軍要殺了這一城的人?”
“這城中盡是刁民,我大西軍來,城中刁民不思投誠,卻反倒助府守城打我,如今城破,留之何用。禪師莫非是來說的?”
老和尚開始勸說,那將軍笑嘻嘻聽著,聽完之后也不表態,說道:“禪師說殺人是惡事,是有違天道,那敢問禪師,你以為人之為人,本是善還是惡?”
法度禪師道:“人心如水,水本無清濁,只看沾染何,才有清濁之分。”
將軍擺手道:“以我看,人心本惡,五歲孩,游戲之中便喜殺戮蟲豸螞蟻且不覺殘忍。人之為人,便是作惡之始,天生萬以養人,人無一以報天。全都該殺!”
說完蹭的一聲拔出鋒利佩刀,反在桌案上,沖老和尚森然冷笑起來:“大師,我知你為何而來,恐你今勸不了我,反遭殺生之禍。”
法度禪師雙手合十,宣了聲佛號:“大將軍殺孽太重,生平罕見。”
大將軍聽了這話,不怒反笑,道:“大師別怕,先來吃這斷頭酒。”
突然眼珠一轉想到什麼:“大師想要勸我不屠城,也不是沒辦法,大師是聞名遐邇的高僧大能,從不犯戒,今日若是在我這飽餐一頓酒,我便放過城中百姓,如何?”
法度禪師想著他說道:“如此大事,將軍愿以此兒戲待之?”
大將軍笑道:“我想殺人只因他們惹我生氣,殺之確無什麼好,今大師若令我開懷,那便放了他們,也沒什麼壞。”
法度禪師道:“將軍此言當真?”
見大將軍頷首不語,老和尚大笑起來,招呼人倒酒,喝了一大口,又拿起骨頭啃吃起來,狼吞虎咽,不多時將桌上食吃了七七八八。大將軍在旁邊看的眼睛發亮,有種惡趣味實現的快。
“大師,哈哈,你破戒了,你修行一輩子,到底還是破戒了啊,將來可是不了佛了。”
法度禪師就那麼坐著,在陳曉旭看來,他姿高大拔,如同一尊古佛……
換做是我,我會怎樣?
陳曉旭猛然想到了葉之前給自己出的題,本質上跟這老和尚的經歷也差不多麼,殺人,是為了救人,可要救人不被殺,自己反而要先殺人……到底怎樣才是對的?
陳曉旭生平第一次對自己的信念產生了懷疑,這時眼前的景象再次變化,卻是牢獄之中,一個獄卒正在聽一個囚犯低聲講話,講的是國家如何改革才有出路,可惜他的這套理論被朝廷定為反,他本人也緝捕獄,不日便要斬首示眾……
獄卒聽其洋洋之言,雖不甚解,但也念這囚犯乃是一腔熱為國為民, 若是不死,必須能大,推翻這個腐朽的朝廷,于是私下將其放走,自己卻被捉拿,凌遲死,卻至死無悔……
之后又是一子李氏,丈夫在外,自己獨守家中,一向注意名節,不與外人來往。不想一日卻又一傷男子爬行門外,央其救命,子再三猶豫,最后還是救了他,在家中養傷數日,男子走后,事傳開,左鄰右舍都說養了漢子,及至丈夫歸來,聽信謠言,報告族長,將子關站籠,不而而死……
子王氏,品貌絕佳,嫁于京城某宦之家,卻逢國破,京城為羌人占領,一羌人貴族將領,聽聞王氏貌出眾,招來一見,果然神魂顛倒,強要之,王氏不從。將領于是以全家命威脅,若是不從,屠戮全家。
子為了保全宗族所有人命,委從賊,假裝恩,令將軍言聽計從,釋放了很多本該喪命之人,數月之后,有義軍打京城,羌人敗走,子得以逃回家,夫家卻不認,大罵其不能守節,一紙休書驅趕出門,回到自己娘家,父母也以為恥,不讓其進門,更有不衛道士搬出“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圣人之言訓斥王氏,王氏憤而自盡,尸骨被拋棄野外,夫家和娘家都不愿安葬……
接著畫面流轉,UU看書www.uukanshu.com又出現了很多這樣的景,陳曉旭總結了一下,猛然醒悟,明白自己看到的這些“故事”雖然看上去沒什麼規律,但本質上卻有著莫大的聯系,當他領悟到這一點之后,畫面一轉,再次清晰起來時,他又回到了須彌山上,但環顧四周,沒有了那口大鼎,只有一座玉石砌的臺子,數了下一共十九層,頂上有一座石碑,石碑后面有一座大鼎,看模樣正是自己之前進去的那一只,陳曉旭心中好奇,自己本來是在鼎中間的,怎麼這時候又在外面了?而且這石臺又是從哪里來的?
只見這大鼎之上有祥云遍布,四方氣息,縷縷地被吸到鼎中去,其中氣象萬千,一看就知道絕對不是尋常去。
陳曉旭繞到石碑的正面,只見這石碑正面好像大理石一樣,湛藍潔,從不同角度看過去,能看到的也不一樣,而且……這些都是陳曉旭所沒看過的。
這種說法難以形容,因為人沒法形容也沒法想象自己沒看過的東西,例如彩,誰能想像出自己從來沒見過的一種?
喜歡茅山捉鬼人請大家收藏:()茅山捉鬼人熱門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