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恐怖靈異 茅山捉鬼人 第三千四百二十二 重返須彌山二

《茅山捉鬼人》 第三千四百二十二 重返須彌山二

著那些浪頭上的神祇高聲喊,但本沒人理他。

“師祖,我未必是人神,反正我不覺得自己是……”

“閉!”

最后總算看到須彌山了,葉也累的不行了,只能咬牙堅持。這次他支撐地久一點,熬到了山下,實在不行了,用自己頂住了一個浪頭,將陳曉旭力推了上去,自己幾乎昏迷在水中,被水浪沖到了外面去。

四寶等人趕快把他拉過去,見他沒事,問陳曉旭怎麼樣了。

“上山了,不知道。”

大伙一起過去,除了白蒙蒙的一片云霧,什麼都看不見。

陳曉旭卻是眼前開闊了,上山之后,之前的阻力一下子就消失了,放眼去,這里是一個多麼奇妙的世界!

之前從外面看,這里似乎就是一座普通的青山,但真的登上去了,覺就像是到了另一個時空。

這山上全是高大的樹木,從枝葉到樹干全都閃著一種古銅芒,而且樹種也都是人間沒見過的,叢林之間飛舞著數不盡的好像魄一樣的球,大小都有,大的有拳頭那麼大,小的就像蒼蠅,有一些停在樹上,一些在空中到飛舞。

陳曉旭忍不住一個,結果這小小東西似乎有自主意識,立刻飛走了。

覺就像到了夢幻世界……

陳曉旭回頭看去,山下已被霧氣掩蓋,葉已經看不到了,他想了想,就繼續上山去。

沒有路,但是樹林的間隙很大,地上堆滿了落葉,踩上去跟天鵝絨似的。

陳曉旭深吸一口氣,運氣知了一下,心中猛地一驚,這山上的靈氣竟然濃郁到了這種地步!至是人間的十倍以上,不,甚至一百倍!

Advertisement

不愧是須彌山啊……

陳曉旭懷著一種敬畏和崇敬的心一路上山,自己心算時間,爬了大概有二十分鐘,到了山頂,然后……看到了一口鐘,不對,是一口鼎,跟青州鼎、荊州鼎之類長的像的,陳曉旭仰頭看著,立刻會到一種滄桑威嚴的覺,心猜測這怕也是九鼎之一,只不知道是哪一口。

陳曉旭走過去上下打量,只見這巨鼎之上也有很多文字,但字太小,他文言文也不行,本看不明白,只好放棄。

想來這口大鼎放在這須彌山山頂的正中間,一定是有原因的,但是陳曉旭繞著四周轉了一圈,除了這口大鼎,這山頂居然什麼都沒有。

陳曉旭呆了半天,只能又回到大鼎下面,仔細檢查,還是沒什麼發現,于是縱飛到鼎口上去,見鼎中是空的,底部似乎刻著什麼圖案,干脆跳下去看個究竟。

大鼎的底部中間,刻著些許圖案,繞一圈,中間有黑白兩的氣息,繚繞回旋,似乎下面有一個出氣孔似的。

陳曉旭心中驚奇,再看那些圖案,像是篆字,但寫的十分簡約,又像是某種符號。

莫非是卦象?

陳曉旭倍玄妙,不那些符號圖案,突然之間,這些符號全都亮起來,放出紫和金芒,在上空籠一圈,將自己全都罩住了。

不知道為什麼,陳曉旭覺這在審視打量自己,讓他忍不住想起了坐高鐵飛機過安檢的那種掃描,一時間愣在原地不知道干什麼好。

那紫金二氣“掃描”了一陣之后,開始環繞著他,上下移,逐漸彌散開來,遮掩了視線。

Advertisement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 陳曉旭猛的一個激靈,好像從夢境中驚醒過來,放眼去,自己已經不在鼎中了,而是在一片破敗的廟宇之中,自己漂浮在半空中,能看見廟宇的全貌,但見地上青石斷裂,雜草叢生,瓦殘房破,好一番頹敗景象。

在大雄寶殿前面的空地上,有男幾十人站在場中,手里都端著碗,個個一臉菜,眼著大雄寶殿。

其中有兩人在說話,陳曉旭聽了一會大致明白了,原來這是戰爭年代(年代未知),又趕上災荒,災民遍地,這寺廟的方丈法證禪師到化緣求施,每天在這里放粥,救濟附近災民,這些人就是附近的災民過來喝粥的。

陳曉旭于是跟這些災民一起等著,過了一會,里面搬出一個大鍋,幾個和尚招呼大家開始領粥,有災民評價說今天的粥怎麼稀了一些,幾個和尚說廟里也斷頓了,連他們自己現在每天也是喝這樣的粥來度日了。

放完粥之后,災民們有些道謝下山去了,有些就直接去了前面那幾間殘破的房間里去休息,幾個和尚吃著剩下的粥,其中不免夾雜一些抱怨。

“方才師祖要做善人,他自己去做便是,何苦拉著我們這些人一起,名都讓他掙去了,我們倒跟著一起苦吃這雜糧菜粥……”

幾個小沙彌小聲跟著附和,這時其中一個年紀大點的咳嗽一聲,說道:“方丈他本人也吃這個。”

一句話說的大家面面相覷,都不做聲了。

就在這時,從大雄寶殿里出來一個和尚把鐘敲響了,從各院和廂房里又出來幾個僧人,一共四五十個——陳曉旭看到這廟宇雖破,但占地規模還是大的,說明曾經也繁榮過,有這麼多僧人大倒也不足為奇。

Advertisement

人到齊之后,一個老和尚大雄寶殿里緩緩走來,上袈裟破舊得像是澡巾,看上去佝僂著腰,很瘦,但不知道為什麼,在陳曉旭看來,這老和尚的臉就像是視頻里被打了馬賽克,或者說像素很低,只能大致看到五廓。

喜歡茅山捉鬼人請大家收藏:()茅山捉鬼人熱門吧更新速度最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