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孩子都是應臣托付你們照看的?”
“你以為呢?現在這麼冷漠的社會,像應臣那樣無私心善的人很了,他為了這三個孩子跑前跑后,付出了很多時間和力。”子士對應臣的印象非常好,本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轉變的。
“那這三個孩子是不是都患有某種疾病?”陳歌過表象,直接問到了一個關鍵點。
“你怎麼知道的?也對,沒有缺陷,估計他們早就被領養走了。”子士小聲說道:“阿目患有利恐懼癥;阿患有很嚴重閉恐懼癥,一個人呆在房間里會發瘋;阿應的病更見,做尖恐懼癥,聽見嘶喊和慘就會犯病。”
“你有沒有想過,這三個孩子為什麼會得這樣的病?而且為什麼是應臣先發現的他們?”
“這個問題我倒沒有考慮過,可能跟孩子的親生父母有關。”
“可是在阿目的記憶當中,他父母對他非常好,那是他記憶中最溫暖的一部分。”
說道這里,陳歌臉已經變得很差。
他僅僅通過這得可憐的線索,腦海里產生了一個非常大膽的猜測。
子士、木頭先生和紅小姐都是現實中被應臣殺害的死者,被囚的應瞳知道真相,但是他不敢跟人說,最后甚至跟那三尸了“朋友”。
在陳歌看來,應瞳雖然眼睛有問題,但他并非是完全看不見。
這孩子在應臣的惡趣味下茍活,患上了諸多心理疾病,不過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只有作為一個盲人才能活下去,所以他把自己脆弱、恐懼和僅剩的好記憶封存,形了天真的阿目、阿應、阿。
至于他本人則老老實實充當著一個盲人,不斷尋找著逃出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