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 第397章 怪我怪我

《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 第397章 怪我怪我

咔嚓!

大旗的一瞬間,便散發出了耀眼的金

秦始皇心中一喜,終于了!

不多猶豫,立馬轉飛出山口。

隨即就見,沖天束從火山口出。

四道金直沖云霄!

霎時間,天雷振作,雷鳴不斷。

轟隆隆!

電閃雷鳴,雷電的閃爍,照映在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四人剛毅的臉上。

分屏觀看:

四人依舊同步,割破手掌,帝王之抹在各自神兵之上。

眾人見狀,亦是心中

秦始皇手中紫龍紋劍,此刻迸發出耀眼的金

大喝一聲,秦始皇如離弦箭沖殺向旱魃。

旱魃瞳孔一,飛而逃。

轟隆!

一道天雷劈下,準無誤,直劈在旱魃天靈蓋。

旱魃神痛苦,劇烈掙扎,還在頑強抵抗。

此時秦始皇已經殺到。

嗖!

唰!

秦始皇穿而過,停在遠,背對旱魃于五十米外。

劉邦等人抬頭看著天空,安靜了兩秒。

然后就見旱魃的頭顱傾斜,隨之從高空掉落。

轟隆!

又是一道天雷劈下,再次劈在旱魃上。

旱魃頭顱與軀,皆化作煙塵消散。

其余三隊,也皆是如此。

一切塵埃落定。

‘第四關’挑戰功。

最后結算:第一關兩千龍珠、第二關五千龍珠、第三關一萬龍珠、第四關二十萬龍珠。

共二十一萬七千,再乘4。總獲八十六萬八千龍珠。

Advertisement

所有人傳送回城。

“漂亮啊!”

眾人在見面的那一刻,皆是歡呼。

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贏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始皇答應,每人一萬龍珠。

秦始皇笑道:“不錯,最后一次可算是了。”

劉備:“曹老板不是霉運到期了嗎,其實完全可以不冒風險,讓他再用一次言出法隨,就喊可以同步功。”

話落,眾人一愣。

是哦..怎麼把這茬搞忘了。

:“你個死玄德,嫌我倒霉運不夠是吧。”

說著,就將言出法隨塞給了劉備:“下一個就是你了,看你還笑不笑得出來。”

劉備接過,一臉無奈。

王莽:“不不不,如果用言出法隨,這次發下來的龍珠肯定就只有零頭八千,還是大家平分。而如此一來,每人一萬!”

胡亥:“沒錯沒錯。”

眾人皆笑。

秦始皇一笑搖頭:“虧了虧了,朕當時就應該讓孟德用言出法隨的。”

眾人再次哈哈大笑。

...

如約兌現,這次龍珠發放是目前最多的一次,每人一萬,一次發了25萬龍珠。

有人要問為啥是25萬啊,因為秦始皇和劉邦不需要。

秦始皇:“神兵的修復,公費出。升級費用個人出。”

眾人:“明白。”

眾人的花費選擇,基本都是拿出占比大頭升級神兵,剩下的購置個人所需所想。

這次所有人的神兵多多都有損傷,尤其曹的破碎山河刀,是真破碎山河刀了。

Advertisement

心疼得不行,不過好在修復費用公費出。

完事之后,眾人各自散去。

回房休息,或戶外悠閑。

王莽摟著朱元璋的肩膀,邊走邊聊:“老朱,第一次出城覺咋樣。”

朱元璋:“相當過癮,但一次又一次經歷死亡的覺,著實不好。”

“你死了多次。”

“記不清了,好像咱是隊伍里最多的。”

“哈哈哈..沒事,等你慢慢適應后,就好了。”

劉秀:“我這次可算是見識到老朱的烏了。”

朱元璋:“扯,反正咱不信那邪乎事。難道我說前面那大鐵車突然翻車,那就真的會翻車嗎。”

王莽和劉秀看去,原來朱元璋說的是圍城那輛越野車。

就見越野車正行駛著,開車的人正是趙義。

副駕駛好像還有人,王莽仔細看去,是李儇那小子。

王莽氣得不行,大步上前:“我不是警告你們,不要再我車嗎!”

話落,就見越野車開到了水稻田,稻田于低坡,胎一空,整輛車往左邊側翻而去。

啪嗒一聲。

越野車側翻在了稻田之中,冒著黑煙。

朱元璋直接傻在了原地。

劉秀笑得不行,拍了拍朱元璋肩膀:“老朱啊,不能不信邪啊。”

朱元璋苦笑,隨即連忙上前。

王莽氣得咬牙,來到近前,趙義和李儇剛好費勁的從車里爬了出來。

王莽:“你倆是皮了是吧。”

Advertisement

義連連擺手:“莽哥誤會,我車技很好的。剛才是李儇這小子看見你,嚇了一跳,他搞我方向盤,才翻車的。”

王莽:“那就是說,還怪我嚇你們咯?”

朱元璋:“怪我怪我..”

義看向朱元璋:“跟你沒關系,是李儇。”

朱元璋:“呃..好的。”

李儇:“屁啊,莽哥的意思你是聽不懂嗎,莽哥是怪我們他車。”

說著,李儇舉手:“我舉報,是趙義拉著我上車的,我其實不想上。”

王莽:“你死遠點。車才修好多久啊,又給我整壞了。而且還弄壞稻田,你們兩個等著挨板子吧。”

這時,李世民和趙匡胤二人聞聲而來。

李儇和趙義一見二人,更是心虛,轉就想跑。

一轉,就見劉盈蹲在稻田里,怒氣騰騰的盯著二人。

二人咽了口唾沫。

最后,二人各被打了二十大板,并罰在稻田勞作一月無休息。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