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 第376章 毀約

《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 第376章 毀約

同年,壽山下令在江浙、江西、河南等地進行田產登記,清查田畝,好增加稅收。

結果,被派去的人被當地土豪賄,富人的田產瞞不報,窮人的田產無故增加。導致廣大底層農民苦不堪言。從而發了一場農民起義。

起義經過兩個月很快便被鎮八達迫于力,只好減免賦稅。

壽山是個儒學、漢學好者。

推行“以儒治國”政策,同時將多本漢書翻譯蒙古文,下令讓蒙古人、目人學習閱讀。

其中就包括描寫李世民的《貞觀政要》和李世民親筆原創的《帝范》。

聽到這里,李世民滿意一笑:“不得不承認,你小子很有眼。”

壽山:“你就是唐太宗嗎。”

李世民:“沒錯。”

“久仰大名,今日一見,三生有幸啊。”

“哈哈哈,低調低調。”

說到壽山晚期。

立儲之事一直都是壽山最頭疼的事

因為當初自己和哥哥相約為定:兄弟相襲,叔侄相繼。

意思就是,大元從今以后的皇位,都不傳兒子。要麼傳兄弟,要麼傳叔侄。

按照約定,皇位應該傳給海山的兒子,也就是壽山的侄子:和世瓎。

和世瓎滿心歡喜的等待圣旨到來,結果等來的封號不是儲君,而是封為周王。

因為壽山想傳兒子,這從壽山剛即位時做的一件事,就能看得出來。

壽山即位,便殺了哥哥海山時期的三位重要舊臣。

其實這個時候,壽山就已經有了撕毀約定的想法。

隨后,和世瓎在前往封地的路上,手底下原來海山的舊臣,紛紛抗議慫恿和世瓎起兵謀反。

Advertisement

謀反確實是謀反了,但八達都還沒出兵鎮呢,和世瓎部卻是起了訌,導致和世瓎灰溜溜逃亡到了察合臺汗國(四大汗國之一)。

聽到這里,海山終是忍不住了,握了拳頭。

“你..為什麼不遵守我們之間的約定!我兒子差點死了。”

壽山:“呃..自古以來都是傳給兒子的..”

海山:“這需要你說嗎,這老子知道。但我們有了約定在先,我履行了約定,我可是把皇位傳給了你!沒有傳給我兒和世瓎。”

壽山慚愧低頭:“哥啊,我..我錯了。”

海山深吸口氣:“我兒他..還好嗎,死了沒。”

“沒死,我沒有派兵去追殺他。”

忽必烈:“真不是我說,你們閑著沒事非立這個約定干嘛。就算立也可以,但沒必要從今以后都這樣吧。”

吉思汗:“如此一來,本來是按規矩傳給兒子的皇位,反倒變得名不正言不順了。很有可能會導致國家啊。”

秦始皇:“有點意思。不傳兒子,規定只傳兄弟叔侄的,還是頭一次見。”

劉邦:“接著說吧,然后呢。”

壽山終是沒有履行當初和哥哥海山的約定,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嫡子:碩德八剌。

公元1320年,壽山駕崩,終年三十五歲。

:“看來你母后算得也不準嘛,你跟海山一樣短命。”

壽山親嘆口氣:“唉..沒辦法。”

秦始皇看向劉恒:“劉恒,海山住的是中等房,是吧。”

劉恒:“是小號的中等房。”

Advertisement

秦始皇點頭,隨即看向吉思汗:“鐵木真,我們的賭約歸賭約。但元朝的皇帝功過不會到偏見。育..什麼,記不清名字。總得來說,他是個一般偏上的皇帝,除了最后沒有履行約定的污點。”

“所以,他就和海山暫時住一個屋吧。等中房間多建一些后,再單獨分給他。”

壽山一愣:“這..我和他住一個屋,我怕...”

秦始皇一笑:“怕什麼,你們兄弟倆的關系不好嘛。兄弟之間沒什麼矛盾,打一架就好了。”

海山:“始皇說的有理,今晚!我一定好好招待我這位小老弟。”

壽山咽了口唾沫:“哥..下手輕點。不..咱喝頓酒不就好了,今晚我喝酒賠罪,行不。”

海山:“好..喝醉了再手。”

...

晚上。

在外面玩的眾人,聽到海山房間里傳來砰砰響,砸桌子的聲音。

忽必烈搖頭:“我怎麼覺始皇是故意的呢。”

王莽:“把覺去掉,始皇這個老六就是故意的。”

忽必烈苦笑:“和我印象中的始皇不太一樣。”

胡亥:“還不是都怪王莽,把我們都帶壞了。”

王莽:“屁哦,帶壞你們我承認,始皇我可帶壞不了,他如此做你們其實可以換個角度。”

眾人看向王莽。

王莽又道:“圍城來的皇帝,功過而論。但如果是私事,一般不會牽扯到杖刑,而是給那個有仇的人,私下解決。”

“這次就是個例子,另外還有每次開國之君到來,即使他們是好皇帝,始皇也會給被滅國的皇帝發泄一二的機會,只要別太過火就行。”

Advertisement

點頭:“你這麼一說還真是。”

...

三天后。

響徹,新皇到來。

就見天空上寫:

南宋第七任皇帝:宋恭宗趙顯(公元1271年——1323年)

元朝第五任皇帝:元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公元1303年——1323年)

眾人皆是一愣,臥了個槽...

司馬紹:“這不來,我都差點把趙顯搞忘了。”

忽必烈:“嚇我一跳,我第一眼還以為大元亡國了呢。”

趙匡胤連忙領著趙昰、趙昺快步而去。

趙昰:“弟弟,是你嗎。”

趙昺:“哥哥,是你嗎。”

兩個小屁孩,一個大叔:弟弟、哥哥。著實有些突兀。

圓柱上的趙顯,此時穿一件樸素僧,剃著個頭。面容和善,平平淡淡。

有人要杠:死后不是穿在位時的龍袍嗎!為什麼他沒穿。

因為趙顯在位時還是個小娃娃,現在已經是個大人,還穿那套服,就當場撐破。所以還是穿僧比較好。

當趙顯看見哥哥趙昰,弟弟趙昺時,直接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