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醫錦夜行 第334章幽州

《醫錦夜行》 第334章幽州

他和呂山莫名其妙地著了道,方文川卻帶著一幫小弟在窗邊吃著點心看熱鬧,后來還用說不出話來威脅呂山,看呂山那樣子還真怕他的。這是怎麼回事啊?

傅振杰對自己的能耐很清楚,他自忖對呂山這監諦司的老油條也看得清楚,只是對方文川此人,卻如霧里看花,越看越不明白。

這羽林軍中的小頭目手段竟如此高明?

呂山和方文川邀他喝酒,傅振杰略一沉便答應了——借此機會了解一下方文川也好,畢竟此去幽州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大家既擔負著同樣的任務,互相了解一下沒啥壞

三人讓驛站做了些簡單酒菜,便坐在一起喝了起來。

幾杯酒過后,酒桌上氣氛漸熱,傅振杰淡漠的臉上也有了些表,借著酒勁開始旁敲側擊地打聽方文川的事。

方文川沒反應過來,呂山這老油條卻是極為,立即就明白了他心中所想,心知這才是這位鬼衛大人同他們喝酒的真正目的。

呂山想想覺得也該告訴傅振杰,不然的話,下次再遇到玉竹出手,萬一傅振杰自負不聽指揮,說不定會壞事。

“傅兄弟你想多了,你們隨后跟來見過那些死尸了吧,是不是覺得很有兩下子?”呂山笑道,幫傅振杰滿上酒:“來,再喝一杯,讓方老弟跟你說說。”

方文川也不是個傻的,聽了這話立即明白過來,他比呂山想得更多:方才這兩貨在院子里打架的時候,自家的一幫兄弟可是吃著瓜子看熱鬧來著,自己手下那幫傻小子為了拍馬屁還替自己吹了牛。

此去幽州還有很長一截路呢,這兩家伙若是因此記恨上自己,給自己出點夭娥子,那……

方文川立即決定實話實說。

Advertisement

“……就是這樣了,真正有大本事的人是玉大夫,我們的一切行都是聽玉大夫的指揮。這一路以來,我們這邊的十幾個護衛都變了擺設,幾乎沒有像樣地打過一架,至于老呂那邊,跟了我們十幾天,他都編出蹭護衛的理由了,傅大人也可知道他們有多閑。”

呂山心有余悸地點頭附和。他當初見到玉竹那些手段,初時的驚訝過后立即就變了驚喜。

“玉大夫可真是有本事。老呂我還正想著,這一路上左右無事,讓我手底下那幫崽子們跟玉大夫學一學,就是不知玉大夫肯不肯教。”

傅振杰知道這兩人沒有說謊。

不說別的,就從今天晚上的事,就能看出來這位玉小娘子的手段。

能察覺到鬼衛四人的到來,還設計著監諦司的人和鬼衛打了一場,并且無聲無息地把兩邊的人都放倒。沒見羽林軍這幫家伙還搬著板凳吃著瓜子坐在窗邊看戲麼?

不管論心思的縝還是手段的毒辣,這位玉小娘子都可以算是一流的。藥和毒的運用也就不說了,畢竟是皇上都稱贊的神醫,可是那些匪夷所思的手法又是從哪兒學來的?

傅振杰直覺,去往幽州的這段路上,自己也得警醒著點兒,說不定也能跟著這位玉小娘子學到點東西。

有了鬼衛、監諦司和羽林軍中的諸多高手護衛,再加上玉竹層出不窮的陷阱和手段,后來的殺手和死士更是沒有一個能占到便宜的。

三天之后的下午,滿載著藥材的車隊終于平安到達了幽州城。

正是一天之中最為燠熱的時候,天空碧藍,熾烈,空氣紋,連一風都沒有。

一行二十多人十來輛車子停在城門外,仰起脖子看著半新不舊的城墻,和城墻上沒打彩耷拉著的軍旗。

Advertisement

小古站在城門下邊喊話,說明一行人的來歷,上面的軍士大聲答應,似是下去稟報。

玉竹從馬車上跳下來,打量著幽州城。

幽州城曾失陷于南越之手,康王大軍反攻時,北邊的城門和城墻承了很大的力,看著破破爛爛的。

城墻垛口參差不齊,開了許多豁口,墻面上斑斑駁駁濺滿了褐跡,許多地方坑坑洼洼的,看樣子像是被投石車投出的石塊砸壞的,也沒來得及修補。

破破爛爛的城墻和遠不勝收的自然風景形了鮮明的對比。

南越這邊多山,山峰不算很高,卻極為秀麗,因氣候炎熱多雨,山上形了多種多樣的綠植被。

不遠的山峰被深淺不一的綠所覆蓋,層巒疊嶂,青翠滴,因為昨天剛剛下過雨,山間不地方都掛著銀亮亮的瀑布,離得老遠似乎都能夠聽到飛珠瀉玉的聲音。

玉竹不在心里喝了一聲采。在北疆呆過十多年,見慣了天高云淡和獷的原野,這種賞心悅目的秀麗風景給了很大的視覺沖擊。

城門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慢慢打開,守城的軍士恭敬地請他們進去。

車隊魚貫而,傅振杰,呂山和方文川三人跟隨在玉竹的邊,保護著進了城。

幽州城里同城外完全是兩個世界。

都充斥著死亡的氣息,街上幾乎沒有什麼人,大白天的,兩邊的商鋪有一半都上了門板,即使沒上門板的商鋪里也是空的,伙計沒打彩地蹲在門口,見車隊路過眼皮都不抬,整個人都泛著一消沉的氣息。

玉竹看得心驚,在許多絕癥患者的臉上見過這種神——人在完全絕況下,萬念俱灰只能等死才會有這種形。

Advertisement

一路所過的街巷,許多人家門上都掛著白布條——這是家里近期辦了喪事的標志。

負責迎接玉竹的是一個年輕的軍,看著客氣有禮卻沒打彩。對于玉竹這位奉了皇命前來治療瘟疫的小娘子大夫,年輕軍的態度客氣而淡漠。

他眼睛里的神,和街上的百姓一模一樣。

那是一種萬念俱灰,把自己當作行尸走的眼神。

一路走來,玉竹越看越是心驚。

幽州城里大部分人家的門上都掛了白布條,這意味著,死去的人數絕不是在京城所知道的那麼多,而是那個數字的幾倍甚至十幾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