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炮灰女配和奸臣HE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先發制人

《炮灰女配和奸臣HE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先發制人

許多大臣都往皇子座位這邊看呢,最后大部分人的視線都落在了燕王上。

太子眉頭蹙了蹙,但這個時候他卻不好開口。

二皇子楚王站起,滿面嚴肅,他朝著武帝鄭重行了一禮,“父皇,既是這般,兒臣愿意自請去城震災,父皇放心,兒臣定不負您和眾位大臣的重托,安城百姓。”

誰也沒想到這個時候二皇子會站出來請命,他話一出口,一幫大臣立馬就要言又止,就連主位上的武帝的眉頭也擰了起來。

武帝朝著不遠臣子那邊掃了一眼,目多在一位臣子的上停留了兩秒。

被看的那位臣子立馬從座位中走出,拱手進言,“萬萬不可啊,圣上,二皇子如今協理戶部,戶部算是六部里最忙的,哪里還能騰出來去賑災,若是二殿下去了城,這戶部一大半的事都要停擺。”

其實有更深層次的理由這位臣子并不敢在明面上說出來,但是浸朝堂多年的老臣卻是心知肚明的。

二皇子如果離開京城,這些皇子們就唯太子獨大,于武帝掌權不利。

二皇子如今是用來限制和制約太子的,不能輕易離開京城。

武帝頷首,“卿說的有理,老二,這是不用你,你安心在戶部幫忙。”

“父皇,若是這般,兒臣只能恭敬不如從命了。”二皇子楚王一副無奈的樣子重回了自己的座位坐下。

燕王角微扯,周圍的目他何嘗沒有覺到。

今日這人選只能是他一個人!除了他,任何人要去賑災,圣上都不會同意。

燕王眼睛微微瞇了瞇,既然這樣,他不走這一步,別人也會著他走,那不如他來個先手,這樣還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否則被走到那一步后,什麼條件都講不了了。

Advertisement

別人看這一招棋是死棋,那又怎麼可能有天生的死棋,以前是他不想掙扎,可現在他有了家,若是不掙扎一番,自己這個家早晚會失去。

見大殿里又陷了一篇沉靜,二皇子準備起進言推薦燕王,可他剛有作,燕王就率先站起了

所有人被燕王這突然的作驚了一下,幾乎整個大殿的視線都落在了燕王上。

燕王板著臉走到大殿正中,隨后朝著上首的武帝行了一禮。

武帝見燕王這樣,眉頭擰了一條線,渾都是對這個兒子的不滿意。

怎麼,他這個六皇子要直接拒絕去賑災?找什麼理由了嗎?

他在心里冷嗤了一聲,決定今日就算老六不想去也得去,他寧愿不要這個兒子,這次的賑災也只能是他去冒險!

剩下的兒子里,武帝還真沒有舍得的,老五二是二了點,但他純孝,對自己這個帝王父親也從來沒什麼瞞的。哪里像是老六,那樣的出生也就罷了,對他這個父親一點尊敬敬畏也無,與那從野狼窩里撿回來的狼崽子有什麼不同,死不足惜。

是武帝這麼想,大殿里的臣子們此刻腦子也在瘋狂的轉著,想著六皇子一回兒與皇上說不想去賑災,他們該怎麼勸的讓他沒辦法再拒絕。

下一秒,燕王的聲音在大殿里響了起來,明明聲音正常,卻好似在大殿里傳的很遠,讓每一個人都聽清楚了。

“圣上,兒臣愿意去城賑災。”

燕王的聲音落了下去,所有人的眼睛都微微瞪大了。

六皇子沒有說不想去,不但這樣,他還要自請去賑災?若是只一個人,他怕是以為自己幻聽,可這大殿里這麼多人呢,幻聽是不可能的了。

二皇子自請去賑災,那是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去,不過是出來表現一番,讓人知道他仁德大義。六皇子的況可不同,他這麼說了,這事兒可就真的會落到他頭上。

Advertisement

遭了兩次大災的城啊,先不說變了什麼樣,聽說那里活下來的百姓都開始易子而食了,這哪里是去賑災,這是去狼窩好不好,一個不好,怕是就要出意外的。

看看前一波去賑災的員就知道了,在城的時候那麼狼狽,回來的路上還被山賊給搶了,好不容易星夜趕路到了臨城家的驛站,一個個與乞丐也沒什麼區別,好幾位員都生了病,現在回來,留在驛站養病呢!

這還只是個大旱,而水患更不同,水災常常伴著大疫,要是這中間出了個什麼疫病,那可真是要人命的。

這些大臣醞釀在腔里的話突然一個字都沒機會吐出來,好似如鯁在,難的憋的慌。

就連二皇子聽了也猛然皺眉,拳頭,怎麼這個六弟本不按照他的套路出牌,好似這六弟以前也不是這樣的人。

五皇子的表現就非常從心了。

他張大,驚地能塞進去一顆蛋,他懷疑此刻是不是他自己的腦袋有病,這樣的差事,老六竟然自請要去,這可是送命的事,不是什麼香餑餑!

五皇子現在真想敲一敲他六弟的腦袋,看看里面是不是裝了些和大家不一樣的東西。

武帝眼神微震,作為帝王,他承能力比旁人強些,盡管心里也是驚訝的不行,但并沒有太表現出來。

大殿安靜了幾秒鐘,武帝好似才找回自己的聲音,“老六既然有這個心,那這件差事朕便給你辦了,賑災的路上要小心,若是立功,回來朕重重有賞。”

武帝說了重賞這事兒,皇子們朝臣們沒一個站出來反對的。

這哪里是去辦差,就是去送命的。

別說立功了,能四肢健全健康的回來就已是不錯了,至于賞賜,如果在這種環境下,燕王還能立功,那他不管得什麼賞賜也是應該的,沒人有資格說什麼,那個時候就算圣上不封賞,那城的百姓也不會答應的。

Advertisement

燕王謝恩,不過他自請去賑災,并不是為了武帝這一句賞賜的話的。

燕王不傻,賑災這事在這個時候不說清楚,等今日的宴會一結束,怕是難說清,想要什麼也不是那麼容易要的了。

燕王拱拱手,“圣上,兒臣還有一事相求。”

武帝這心理落差還沒恢復正常呢,聽到燕王說話雖然有些不高興,但燕王畢竟剛答應了一件千難萬險的事,不好在這個時候甩了燕王的面子。

“說,只要不是無理要求,朕都答應。”

燕王心中松了口氣,抓住這個機會道:“賑災事大,兒臣雖然自請親為,可畢竟這是兒臣第一次涉足朝政,朝中許多事兒臣都不清楚。況復雜,兒臣此行需要準備的東西良多,這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賑災的款項和資,二哥管理戶部,又有積威,這籌措賑災款項的事怕是要二哥幫忙了。這樣兒臣也能將更多力放在城一路上,還圣上恩準。”

燕王提的這個要求簡直是再正常不過了,找的理由也很充分,在這樣的環境下,武帝就沒有理由拒絕。

雖然他不想二皇子楚王做這麼吃力不討好的籌款事宜。

武帝眼睛看著燕王瞇了瞇,這個老六什麼時候也變得這麼有心思了。

罷了,現在正是需要老六的時候,城等著老六的還不知道是什麼呢,暫且不牽累老六了。

二皇子怎麼也沒想到,這平時板著臉像是悶葫蘆一樣的老六在這個時候居然擺了他一道。

若說去城是個送命的差事,可這籌款卻也不是個好差事。

權貴眾多,雖然大部分人安分,但也總有那些茬和釘子,想把這銀子都收齊,怕是要得罪不人。

可六弟一句話就將這差事推給他了!

Advertisement

讓他去做這個壞人……

楚王剛要推拒,武帝卻先他一步,“老六確實未參過朝政要事,老六求的朕允了,老二,這件事便給你辦,限你在五日之籌措全款項和資,務必讓老六準時上路去城賑災!”

圣上一錘定音,二皇子就沒有拒絕的權力。

楚王最后只能憋著氣上前領命謝恩。

太子心中發笑,暗暗搖頭,還以為這棒槌一樣的老六會吃虧呢,沒想到這老六表面看著是個冷面,肚子里卻也是個黑的,并不好惹。

這回,老二和老五是算計了個空了。

只是老六這才大婚不久,就要去賑災,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剛進門的六弟妹的日子可不好過了。

大殿里的大臣們心里各懷心思,還有些老勛貴們本想賴了這募捐,燕王未朝,他們不拿出銀子,難道燕王還會著他們拿出來,鬧一鬧,這事也就過去了,現在換了二皇子,可不是那麼容易應付的了。

坐在末尾的顧宸煜朝著燕王的方向看了一眼,燕王去城,這一路上的變故可太多了……

發生了這樣的事,大臣勛貴又平白無故失了不銀子,哪里還有心思再繼續宴會,武帝心也不甚好,揮手讓萬民殿的大臣勛貴提前散了,回家的回家,去前殿等家屬的等家屬。

不過到底是太后的千秋節,武帝這邊散了宴會后,就去了后宮太后那。

千秋節,太后好不容易熱鬧一次,萬民殿這邊雖然收了八百里加急,朝堂里也限期了一層巨浪,但是后宮太后這里還是歌舞升平,誰也不敢在今晚攪和了太后的心,能拖上一天也行。

宴會一開始,大殿里就有樂音響起,舞姬們翩翩起舞,舞蹈過后,就可以用膳了。

雖說是千秋節的宮宴,那吃食也就是那樣。

多是膳房早就做好的蒸碗,擺好樣子端上來的,鴨魚圖個好兆頭,實際上膩味的很,甚至還不如各家在府上吃的熱的飯菜。

大夏天的,眷們穿的都清涼,胃口也不好,對宮宴上的菜沒興趣,也就是吃上一兩筷子意思一下,再給太后娘娘敬上一杯果子酒。

真想吃點什麼的,都等著宴會結束回自家府邸吃熱乎呢。

這些外命婦是如此,太后何嘗不是如此。

宴會上擺放的這些樣子貨,太后更是沒胃口。

宴會開始后,只喝了半杯茶水,這茶還是當初燕王與沈千歌大婚進宮的時候送的呢,留著一個人細細喝,這才沒喝完。

太后本來就不喜歡喝酒,雖不排斥果子酒,但這宮中卻沒有一樣果子酒合胃口的,索太后就以茶代酒,是太后,誰也不敢說上一句不合適的話。

旁邊的低聲詢問:“太后娘娘,這獻禮何時開始?”

太后輕輕揮手,意思是現在開始吧,還不知要鬧到什麼時候,早點開始早點結束,大家也能早點回家睡個安穩覺。

這麼著,就明白什麼意思了。

立馬去吩咐下去。

每年都有獻壽禮的環節。

臉的不是皇親國戚,就是重臣家眷。

就算是壽禮沒能被太后看中,能在這樣的形下個臉也是許多夫人和小姐求之不得的。

這麼一通知,那些早已準備的夫人小姐們就有些蠢蠢了。

當先一波是外命婦和貴們,隨后就是皇子妃們,最后就是宮里的娘娘和公主軸。

燕王府,沈千歌是新王妃,往年燕王只去皇上那邊,后院也沒個人到太后這里。

今年了婚,有了王妃,燕王府就他們夫妻,沈千歌是不面獻壽禮都不行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