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燕邊有五大書,也是五個書全力以赴才剛剛好足以配合唐紅燕龐大的工作量。
之前左明洲被唐紅燕調去南方查事,這就導致了五個人的工作量其實是四個人做的。
這天天加班的覺,簡直不要太酸爽。
左明洲全當看不到。
他對唐紅燕道:「董事長,確認就是這條清溪村了。」
先前左明洲按照唐紅燕的吩咐對武令一家施以經濟迫,在丈夫與兩個孩子雙雙下崗之後,武令終於選擇拿那筆錢。
告訴左明洲,當年將那養不起的嬰扔在了清溪村的村口。
之所以放在村口,是武令想著可能會遇到善心人將嬰收養。
在查明之後,左明洲就將這事告訴了唐紅燕。
他沒有想到的是,董事長居然親自過來了。
就算帝都那邊的事擺平,但S市那兒也有一大堆事務等著董事長,怎麼就親自過來了呢?
不過後來左明洲想明白了。
如果當年董事長的親兒沒有遇到善人,沒有被撿回去,那就意味著——
這清溪村是兒魂歸的地方。
不待唐紅燕問,左明洲就道:「清溪村現在有29戶的人家,其中有23戶的青年男都外出打工,家中剩下老人與小孩。」
這種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的況在經濟不甚發達的地方很常見。
唐紅燕將目標定在老人上,「走吧,去看看。」
他們這一行一看就不是本村的,加之個個都氣質出眾,一下子就被上了「大城市」的標籤。
乾淨的鞋子踩在灰沉沉的路上,唐紅燕沒有任何嫌棄。
認真的看這條村子,眼中似乎有什麼在逐漸沉澱。
如果——
如果真是那個最壞的結果,便計劃將這一片地皮買下來。
村中人多淳樸,有個老婆婆看到唐紅燕一行,「年輕人,你們是外地來的?」
老婆婆的腰很彎了,背上像是伏著一座小山峰,但聲音倒是洪亮,看來還不錯。
唐紅燕看了那老婆婆一會兒,走了過去。
左明洲與鄭明對視一眼,心道董事長是想從這位老人家上開始問起。
混商場的人都有很多張臉,該笑的時候絕不含糊。
唐紅燕臉上帶笑,「老人家,我確實是外地來的,來這裏有點事。」
老婆婆驚奇,正想接著問,卻被唐紅燕先一步轉了話題,「老人家,您今年多歲了?」
難得有年輕人肯跟自己說話,老婆婆也樂意,「歲數啊,好像是八十一,好像是八十二,不太記得嘍。」
唐紅燕又問:「您在這裏生活多年了?」
老婆婆答:「好多年了,我自十八歲嫁到這裏,就一直在這裏生活。」
在不知不覺中,這場談話的主權完全掌握在唐紅燕手上,老婆婆一無所覺。
唐紅燕繼續問,「老婆婆,您記得這村裏曾經有人撿到過嬰兒嗎?時間大概在十八年前。」
這問題倒是讓老婆婆沉默。
不過沉默沒多久,就忽然道:「啊~有的,我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