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房的選擇必須要滿足兩個要點,一是通便利,可以利用河流大批量的運輸土豆麪。
二是,地方要空曠,周圍沒有樹木,便於空氣的流通,麪廠最大的問題就是塵,如果真的發生了炸,威力不亞於炸彈。
挑來挑去,最終選在了黃村附近的永定河河段,這裡於良鄉縣的中心地帶,可以輻到全縣,方便全縣的土豆往這裡運輸。
永定河本來就是一流域遍及數省的大河,又連接著京杭大運河,以後完全可以通過永定河,以較低的本把土豆麪運到更多的州府,讓更多的老百姓有飯吃。
畢集推廣土豆不是一張一句話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件需要長久堅持的農業革命。
這其中牽扯了太多的利益,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流事件,估計要從這裡開始了。
朱舜建造了這麼多廠房,已經形了一套完備的流程,找到宋老太爺說了一句,這位老爺子聽說要幹一件讓天下老百姓有飯吃的事。
立即騎上一匹遼東大馬,火速趕往了選好的廠房,招攬了一百多名壯漢聽從朱舜的安排。
朱舜帶著宋士慧先用石灰把廠房的廓畫好,指著石灰說道:“圍牆就按照這條石灰建造。”
畫好圍牆,朱舜走到已經被理的很平整的河岸邊,一點一點的教給宋士慧:“麪廠一共分爲五個部門。”
“生產、搬運、倉庫、秤房、管理,負責財的賬房先生,劃到管理部門。”
朱舜提起石灰桶,繼續開始撒石灰,劃分麪廠的區域。
作爲最重要的生產部門蒸汽磨坊,距離永定河最遠,氣太重,生產出來的麪容易發黴。
挨著蒸汽磨坊的是倉庫,距離永定河也遠,畢竟這裡要存放麪。
秤房在倉庫旁邊,管理部門在蒸汽磨坊的對面,保持足夠的距離,萬一真的發生了塵,到的波及也能減輕很多。
朱舜本來還想在倉庫旁邊修建一條水道,把沉重的麪運到永定河裡面,反正一條細長的水道,也不會產生太多的氣。
但是沒有水泥,容易造地面塌陷,暫時只能放棄這個想法,代宋士慧用青石板鋪出來一條道路,一直鋪到永定河邊上的小碼頭。
理完這些,一天已經過去了。
第二天中午,兩人繼續劃線敲定公廁、高爐水塔、晾桿這些疫防重地的時候,忙忙碌碌的周圍,又來了七八輛驢車。
這一次運送的不是磚瓦木材,而是一個個直徑1.7米的圓形碾砣,全部是用青石打造。
朱舜原來的計劃是要用鋼鐵打造,但是最起碼要消耗十幾噸鋼鐵,本太高,在實現冶金系的初步工業化以前,只能暫時放棄這個念頭了。
青石碾砣沒有鋼鐵碾砣耐用,但也有好,本比較低,也就降低了蒸汽磨坊建造的本。
不過當這些青石碾砣的直徑小於1.1米,就需要更換新的,按照損耗程度來算的話,估計兩三年就得換上一茬。
朱舜把這個要點代給了宋士慧:“慧兒,記住這些碾砣小於1.1米的時候,就要換新的了。”
“舊碾砣也別浪費,打磨打磨,鋪在廠房裡墊路。”
下午的時候,朱舜站在蒸汽磨坊區域不走了,思考著怎麼解決蒸汽磨坊最大的問題,塵。
土豆麪的組是澱和糖,含有碳、氫等元素,都是可以發生燃燒的質。
只有每立方米的空氣裡含有9.7g的土豆麪,一旦遇到明火和適當的溫度,瞬間就會燃燒,產生劇烈的炸。
解決塵問題只有一個辦法,降低每立方米的麪濃度。
瓦特建立第一家蒸汽磨坊以後,沒過幾年,義大利的一家麪倉庫,就發生了塵。
朱舜這幾天一直子思考這個問題,心裡基本上有了一個完備的方案:“慧兒,好好記著接下來的方案。”
宋士慧握了毫筆。
朱舜又在心裡思索了一遍,覺的沒有了,繼續說道:“第一,加強通風,在蒸汽機上再加上一套齒,利用蒸汽力在廠房的四面,增加四個大的排風扇。”
“還有倉庫,倉庫也要增加排風扇。”
“第二,避免高溫和明火,尤其是你這個旱菸的行爲,在麪廠一定要止。”
“第三,定期灑水,千萬不能太多了,稍微灑一些就夠了,嗯,還有一點要記住了,所有的鹼金屬和鹼土金屬都能和水發生劇烈反應。”
“以後要是建造碾磨這些金屬末的工廠,千萬不能有水。”
“有了上面這三點,估計就差不多了,一定要記住。”
宋士慧醇厚的笑了笑,把本子放進了懷裡,手裡的菸袋桿子趕熄滅了火:“記住了,恩師。”
代到這裡,也就差不多了,朱舜邁離開了:“這裡就給你看了,爲師還要去紡紗廠看看。”
“也不知道蒸汽工廠改造的怎麼樣了。”
朱氏紡紗廠。
宋老太爺、曹文耀、興安伯公子,還有不的將種子弟,全部站在新式廠房面前,看著面前從未見過的蒸汽廠房。
等到朱舜來到這裡,工廠主朱壽拿著一個綁著紅綢子的新鏟子,給了朱舜。
新式機械廠房有一個專門的鍋爐房,這裡放著第二代蒸汽機的鍋爐,通過一鐵管連接到新式廠房裡面。
煤炭燃燒的黑煙,徹底遠離了紡婦。
朱舜象徵的鏟了一鏟子煤炭,填進鍋爐裡面,就給專門負責鍋爐房的工人。
朱舜帶著衆人來到蒸汽廠房裡面,當場就被裡面的壯觀景象給吸住了眼球,在也挪不開了。
一臺蒸汽機噴吐的白氣,帶皮帶,通過複雜的齒傳系統,傳遞到房頂上。
房頂上有一排排的齒,帶一排排的傳桿。
傳桿帶皮帶,通過皮帶,傳到每一臺的三百錠半金屬紡紗機。
隨著蒸汽機的作加快,一百臺半金屬紡紗機開始快速轉,紡婦們在半金屬紡紗機中間不停的走。
蒸汽機時代正式開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