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種田經商 穿書小配角之將軍夫人 第122章 半路打劫

《穿書小配角之將軍夫人》 第122章 半路打劫

總之,再也不用每月支付幾千兩的工錢,還得自負盈虧,一旦這生意做好,他輕輕松松的拿著租子,租子雖不多,那也只是前三年的,三年過后要是名氣響了,這租子可以漲的呢。

胡四沒有再多想,應下了,但他也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池小悅的柜臺前若是有新出來,必須用綢布料做一套送給他,比如上的,這裘他就不太想還回去了。

總歸尋了一條好門路,還有胡四兜著南北向東家的迫害,這裘就送給他吧,至于以后的新,池小悅嘆道:“胡東家恐怕不知,我一旦有了柜臺,一月或許出四五套新。”

“我要是每套新都送,我這生意真做不了,不過我可以單獨給你做新,按本價加我一點兒熬夜手工錢給你,其他的本還得將這租子以及其他費用算在的,所以也比市場價格便宜呢。”

胡四一聽每月要做四五套新出來,他就覺到不可思議,忍不住問道:“你一個人做裳,怎麼做得過來?”

池小悅卻是一臉從容,新鮮點子很多,等做一段時間的生意就知道了。

胡四見不語,只好應下了,這一長衫實則他也喜歡,但棉布料的,他就不想穿了,還是綢料好。

裳換下,裘卻是不舍換下了,穿著自己的綢料裳,雖然不及那長衫好看,卻是很貴氣,這皮的裘是真的好看。

胡四這就要簽下文書,池小悅在一旁又有些難過的說道:“我就一件裘,便是胡東家都不釋手,若是向東家知道了我與你合作,改日我做出新裳來,他一定買走一件,自己也仿制出來。”

“這樣一來,我這新裳還沒有賣開市場,對面南北繡莊借著名聲搶先一步了,這生意我要是做不了,你這鋪里也就沒了名氣。”

Advertisement

胡四聽著這話,卻是笑道:“這個你不必擔心,他不敢,他要是敢這麼仿造,我也能讓他們在權貴富紳中名聲掃地。”

看著胡四一臉自信的樣子,池小悅終于放心了,要的就是他的庇護,一百兩銀子,得到柜臺,還能得到胡家庇護,這就是的初衷,倒也值了。

文書一式兩份,一人留一份,池小悅這才起,“那租子,就等胡東家將鋪子的柜臺做出來,我過來看看覺得滿意,就將銀錢送上。”

胡四怔住,合著不是現在

池小悅并沒有在文書上說第一筆租子什麼時候,這就是故意的,胡四這會兒也想起來了,頗有些哭笑不得,剛才自己一味地想人家哪來這麼多的錢帶在上,也不回去與丈夫商量,原來是他想多了。

既然他決定這麼做生意,倒也不在乎千把兩銀錢的事,他手上還有不零花錢,足夠修繕了,再說打幾個柜臺麼,也不是什麼難事兒,一日就能做出來。

池小悅拿著兩件長衫,這就與胡四從樓上下來,底下的繡娘伙計仍舊悄悄地打量著池小悅,都在猜測著這小婦人的來歷,剛才與東家又在上頭簽下了什麼呢?

不過很快這些繡娘看出了況,等等,他們東家上穿的這大是什麼?茸茸的,穿在上與平素如同換了一個人。

風流倜儻,雍容貴氣,往日的東家怎麼沒瞧出來呢,還有這份雅意。

胡四將池小悅送到了鋪門口,兩人告了別,胡四一回頭,就面認真的看向鋪里的繡娘伙計,說道:“從今日起我做了一個決定,你們都跟我上二樓,我有話要講。”

胡四說完,率先上了二樓。

此時出了錦繡坊的池小悅,正歡喜著上的文書,生意落定,心頭也落定,孩子在城里讀書,也在城里固定的地方做生意。

Advertisement

這生意做下去,能養活一家人,許謖在邊震懾,誰也不用害怕,只顧著自己的創作,努力做出更好看的新即可。

只是池小悅才走出沒幾步,忽然從街角涌出一伙人,為首的人竟然是南北繡莊的向東家,他一墨綠窄袖袍衫,姿括,與上一次帶著妾室來買皮子時不同,此時的他面狠厲,是有備而來的。

“先前與苗氏打道,并不知苗氏后之人是你池氏,手上的裳可是這一次做出的新?胡四不要,對吧。”

“我之前就代過苗氏,不要妄想在城里將新賣給別的繡坊,人家不會收,同時也會惹惱我南北繡莊,看來你們并沒有記住這話呢。”

池小悅聽到他這話,暗自吃驚,對方一眼就認出來,覺得沒可能,上一次在皮貨鋪里,就站在旁邊都沒有認出來,這幾日又沒有城,更沒有與他相遇,怎麼轉眼就認出來了呢?

池小悅的眼神往向東家后幾人看去地,就見里頭有一位著腦袋,躲在人群里,乘著他們說話之際,悄悄地離開。

看著這人離去的背影,越發覺得眼,池小悅本來記就好,兩次錦繡坊,已經將錦繡坊的繡娘伙計記住了,這個人一看就知道是錦繡坊的,還正是迎接他們的一位小管事。

所以錦繡坊里出了南北繡莊的應,指不定和胡四說的話,此人聽了去,這就去對面告訴了向東家,才將堵在這兒的。

池小悅試探的說道:“向東家說什麼呢?我聽不懂,我只是城南的一位小繡娘,我不知閣下口中所說的苗氏是誰,我也不是池氏。”

剛才那小管事已經悄悄地離開,想來怕錦繡坊的人知道他是應,而且這兒隔著錦繡坊不遠,這樣一來,就沒有人作證了。

Advertisement

向東家怎麼也沒有想到會不承認,還說是城南的小繡娘,于是問道:“城南哪巷子,姓啥?”

池小悅一本正經的說胡話,“城南吳巷,姓吳,我家與城西吳繡坊有些親戚關系,因吳繡坊的東家不收我這新裳,我才找到錦繡坊來的。”

這話答得迅速,也面鎮定,瞧著毫無破綻,這讓向東家有些疑,回頭看向錦繡坊的小管事,人已經跑了,向東家暗罵了一聲。

一時間不承認,似乎也找不到借口攔,但這事兒的確古怪,于是眼神落到了裳上,這裳棉布料的,看著是窄袖,風格就是他們鋪里的那種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