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蔓兒有些哭笑不得,心說這個何氏還真是會鑽空子,就是不知道周氏會不會縱容。
“你不想挑豆子了?”周氏問。本連頭也不擡,手裡繼續挑著豆子,作又快又準。
“娘,你不是讓蔓兒來挑嗎,那還費那二遍事幹啥?”何氏道。
“行。那你別挑豆子了。”周氏將手裡一把豆子挑完,這才擡起頭來,“你去把大門口那幾捆柴禾拾掇了。”
“啥?”何氏顯然吃了一驚,“娘,那可十來捆柴禾……”
“十七捆。”周氏道,“吃晌午飯前,你把那些柴禾拾掇好。下晌,再拾掇十捆。”
連蔓兒暗笑,何氏想撿便宜,可惜周氏不會向縱容連秀兒那樣縱容,這下撞上鐵板了。
所謂的拾掇柴禾,就是拾掇高粱桿。鄉村人家每一樣東西,都要派上用場。將高粱桿上的葉子扯下來,用來燒火,只留下禿禿的高粱桿,明年種菜的時候就要用它來夾帳子、搭黃瓜架、豆角架。
何氏當然不願意,挑豆子雖然麻煩,可坐在炕上暖暖和和地,要是出去拾掇柴禾,就得在風雪裡站半天,外面的雪是不大,可風不小。
“娘,俺還是挑豆子吧。”何氏腆著臉笑道。
“把你二伯孃挑的豆子給我。”周氏就沉下臉,對連蔓兒道。
連蔓兒瞟了眼何氏,就將挑的半笸籮豆子遞給周氏。周氏接過去,用手在裡面拉了幾下,就撿出一粒沙子。
“這就是你挑的豆子。你眼睛長後腦勺去了。幹啥啥不行,還不拾掇柴禾去,等我伺候你是咋地?”周氏對何氏瞪起眼睛。
一粒沙子,混在豆沙中,被誰不小心吃到了。磕掉一顆牙齒,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何氏還真是心。
何氏自知理虧,不敢違拗周氏。就慢騰騰地下炕,裡一邊咕噥著“就撿俺們這老實的欺負”。
“柴禾不收拾完,你別回來吃飯。”
周氏又加了一句。何氏這才撅著出門去了。
“這一笸籮。都重新挑。”周氏把笸籮裡豆子都倒進大笸籮裡,然後將空笸籮遞給連蔓兒。
連蔓兒就坐了何氏空出來的位置,小七也跟著湊過來,幫連蔓兒挑豆子。
“這不是玩的,好好挑。”周氏就道。
小七就撞了連芽兒一下,“這不是玩的,好好挑。”
連蔓兒覺得有些好笑,小七這傢伙也會欺負人。尤其是有哥哥和姐姐在跟前撐腰的時候,不過這孩子心眼好,欺負人也就是調皮。不會過分。小七欺負的人,僅限於連芽兒、連朵兒和六郎。
連芽兒挪了挪子。慢吞吞地挑豆子,也不說話。的子既不像連守義,也不像何氏,平時在家裡就被四郎和六郎兩個欺負。
“五郎那,咋沒來?”連秀兒突然問道。
們家發了豆芽,每天都有人來買,屋裡當然要留人照看。張氏想上午的活計,用不著幾個孩子,就只帶了連枝兒來。五郎在西廂房看書、寫字,接待可能來買豆芽的人,連蔓兒和小七是閒不住,好奇,所以也跟了來。
張氏就要說話,連蔓兒卻搶在了前頭。
“我哥在外邊,和四郎、六郎在一塊那。”連蔓兒就道。
“都玩野了,也不知道回來幫著幹活。”連秀兒就抱怨道。
大家都不吭聲。
人多幹活快,將近晌午的時候,豆子就挑好了。張氏和趙氏找了兩個大木盆,倒了水洗豆子。豆子雖然挑乾淨了,但是上面沾有灰塵之類的東西,也要洗掉。將豆子洗淨後,又另外換了水,將豆子泡上,這一上午的活計纔算完。
“那我們先回去了,下晚兒再過來。”張氏就道。
“去吧。”周氏道。
連老爺子似乎要說什麼話,想了想,最後還是沒有說。
連蔓兒幾個就從上房出來,雪粒子還在下,比早上小了一些。連蔓兒特意朝大門口看了一眼,那裡擺了一排的柴禾,不過卻沒看見何氏。
“肯定又上哪家串門去了。”張氏小聲道。
回到西廂房,連守信和五郎已經在燒火做飯了。
“晌午咱吃啥?”小七就問。
“還是三和麪的饅頭,酸菜凍豆腐,再炒個酸辣味的豆芽,咋樣?”連守信和張氏商量。
“行,晌午多吃點,晚上吃餑餑,還不知道啥時候那?”張氏就道。
“我也是這麼想的。”連守信笑道。
所謂三和麪的饅頭,就是用黍米麪、雜豆麪,加上許的白麪蒸的饅頭,因爲加了白麪,吃起來口好了許多,而且也很頂飽。豆芽菜就是加幹辣椒炒,出鍋之前特意加點醋,酸酸辣辣十分爽口。他們一家人都很吃。
酸菜凍豆腐是他們這裡冬天的家常菜,將酸菜切,買了白豆腐放在外面凍的了,吃之前拿進屋來化一化,切小塊放進酸菜湯裡燉。
現在夜裡屋子外的溫度,已經達到零下十幾度的樣子了,白豆腐在外面凍上一個晚上,一塊塊地比石頭都,能打死人。可是燉在酸菜湯裡,那味卻是頭等的。
連蔓兒尤其吃凍豆腐。
“爹,多放一塊凍豆腐唄。”連蔓兒就笑道。
“知道我們蔓兒吃,還能放了。”連守信道。
吃過晌午飯,張氏就從屋角的一個籃子裡,拿了兩大串穿在一起的葉子出來,泡在了水裡。
“你姥姥上次來給咱帶的,清香味的。下晚兒咱的餑餑,就墊這個。”張氏道。
傍晚的時候,連秀兒過來,張氏去煮豆子。沒有任何添加劑,要煮出好的豆沙,全靠的是對火候的掌握。往年煮豆沙的活計,都是張氏一手包辦的。
這個時候,連蔓兒已經有些明白了。
“我就說,咋咱爺說一起包餑餑,咋就一點沒反對那!”
“多幹點活,累不死人。”張氏還是那句話,“就是不一起包,咱自家也要煮豆沙,順手幫他們煮了,也不是啥大事。”
連蔓兒往外看了看,大門口那些柴禾晌午是啥樣,現在還是啥樣,不知道何氏有沒有吃晌午飯,再看看低頭燒火的張氏,連蔓兒暗自嘆息。
如果不是發生了那些事,周氏是絕不會讓他們分出來過的吧。張氏現在幫著周氏幹活,心態能這麼好,自然是的格使然,不過也是嚐到了分家另過的甜頭,對一些偶然的麻煩、刁難就更不放在心上了。
等豆沙煮好了,黃米麪也發好了。發好的黃米麪的積幾乎增加了一倍,有一個麪缸的蓋子都給拱起來了。
連老爺子檢查了黃米麪和豆沙,連連點頭,表示很滿意。周氏也都看過了,依舊板著臉,卻挑剔不出什麼來。
上房東屋,已經點起了油燈,三張飯桌並排擺在炕上,一家的人都在桌子邊坐好了。包餑餑,是人的活計。男人們負責將一團團的麪糰從缸裡取出來,再揣一番,遞到桌子上。
連蔓兒看見何氏也在桌旁坐下了,就多了一個心眼,拉著張氏、連枝兒離何氏遠遠地坐了。
開始包餑餑,張氏就給連枝兒和連蔓兒兩個做了一下示範。一個餑餑用多大的麪糰,用多豆沙餡。
連蔓兒就學著樣,挖了一塊麪團,在手中,麪糰有些粘手。等麪糰的順了,就用手指在麪糰中間,將麪糰一個錐形,再用勺子舀適量的豆沙填進去,實,然後將口上。口一定要,不然蒸的時候會餡。之後,再將麪糰圓形,下面墊上葉子,放在簾屜上,一個餑餑就完了。
小七坐在連蔓兒後,眼地看著。他也想包餑餑,可週氏不讓,怕他糟蹋東西。
等一簾屜餑餑包好了,就拿到外屋去,上鍋蒸。餑餑蒸了之後,就要送到院子裡去。外面非常冷,不用多久,冒著熱氣的餑餑就凍上了。這也是爲什麼連老爺子選在晚上包餑餑的緣故,晚上氣溫更低,餑餑凍的更結實。
凍好的餑餑,會放進瓦缸裡,放在房檐下,可以保存一個冬天。
連守信、連守義、連守禮,還有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就負責來回運送餑餑和燒火蒸餑餑。連老爺子不用幹活,他也不閒著,常出去看,幫著看蒸餑餑的火候,看餑餑凍的怎麼樣。
一簾屜一簾屜的餑餑送出去蒸,連蔓兒看看兩個麪缸裡的面,還有那幾盆一沒的豆沙,擡起袖子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
也不是說累的不行,是外屋的火燒的越來越多,屋裡就跟著熱了起來。現在是完全明白,周氏爲什麼願意讓他們一起包餑餑了。
要包幾百斤的餑餑,其中包括連守仁一家的口糧。連守仁一家都不在,二房裡能包餑餑的只有何氏和連芽兒,這娘倆包餑餑跟繡花似的慢。而張氏一個人能頂上兩個人,連枝兒和也能頂上兩個大人,這要是沒有們娘三個,周氏帶著人包到明天去,也包不完。
而且有些了,聞著外面餑餑的香味,連老爺子和周氏不發話,沒人敢說想吃。而且,有些事,們應該自己打算打算了。
“娘。”連蔓兒用手肘了旁邊的張氏。
二更,求紅。(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
謝苗前世記憶覺醒,發現自己居然胎穿進了一本年代文裡。爹是大隊書記,奶奶是養豬能手,自己未來還將嫁給從小定了娃娃親的軍官男主,成為十裡八鄉人人羨慕的對象。然而她不過是個炮灰前妻。結婚冇兩年,男主就找到了真愛,以冇有感情為由提出離婚……想到未來,正走在倒追路上的謝苗把盆一摔:有這閒工夫不好好學習,考個清華北大,追什麼狗男人!男主:對,媳婦兒你躺著,我來追你就好~#二十一世紀學渣考霸七零校園##裝逼一時爽,追妻火葬場##穿書後,我靠學習發家致富了#隻想嫁給學習的女主x偏執狂科研大佬男主
一個現代法醫,剛穿越到明朝就趕上洞房花燭之夜,不料卻被新娘子趕了出來.娶個如花似玉的新娘子卻不讓碰,頭痛!不過,最讓他頭痛的,還是那些奇奇怪怪的案件.他獲得推薦當了某縣衙的刑名師爺之後,連接遇到"古寺謀殺案"、"洞房迷案"、"書院血案"、"鬼屋殺人案"等等離奇兇殺、姦殺案,件件都是迷霧重重,讓人頭痛不已.他運用自己的法醫偵破推理知識,仔細勘察、精心檢驗、縝密推理,抽絲剝繭,揭開層層迷霧,終於將這些離奇案件幕後真相一件件大白於天下.
穿越醒來,被X了?而且肚子里還多了一個球?一塊可權傾天下的玉佩掀起亂世風云,太后寵她無度目的不明,皇帝百般呵護目標不清,庶妹為搶她未婚夫狠毒陷害毀她清白?那她就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她堂堂影后又是醫學世家的傳人,更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特工身份,她…
【無敵文 殺伐果斷 鎮壓當世 橫推萬古】林天母胎穿越神州大陸,成為荒古世家繼承人。他生而知之,並覺醒混沌聖體,修煉百年成就絕世大帝,震古爍今。林家一門雙帝,傲視天下,睥睨四海八方,號稱萬古不朽世家,於人間全無敵!為了突破更高境界,林天閉關修煉,大夢十萬年,再醒之時,發現自己躺在一具石棺裏麵。他破棺而出,看到的卻是……“林家沒了?”林天懵了。他感覺隻是睡了一覺而已,居然就成了林家老祖,而且還是個光桿司令!林家人呢?難道都死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