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是顧延章在課上問的話,才讓兒子半夜不睡跑去看農書,楊太后倒是鬆了一口氣。
換做旁人,哪怕黃昭亮、董希、陳灝之流,都會多幾個心眼,可這一回是顧延章,實在人生不出多懷疑。
這人不羣不黨不說,實在是太好支使了,上頭分派什麼,他就用心做什麼。旁人做出一二分的事,都要四嚷嚷,他卻是做出了十分的功績,也只安安靜靜的。
楊太后也讀過幾年書,略一思索,想著這應當顧延章是怕小皇帝不知人間疾苦,防他鬧出那等“何不食糜”的笑話,是以他知曉農種。
回想顧延章任崇政殿說書這許久以來,不同於其餘幾位大臣、大儒,雖然也教授各道理、經義,可往往別出心裁,能得意外之獲。
前頭朝政甚多,知道了來龍去脈,便沒有再把此事放在心上,只囑咐下頭人要盯著趙昉,莫要像頭天那般熬到深夜也不去睡。
且不說楊太后這一,只以爲小皇帝乃是得了顧延章教學,要了解農時、農事,此乃正道,並不值得去管。
誰知才過得數日,卻聽趙昉殿中宮人來回,說這一位小皇帝自回殿之後,日日翻閱農書,先頭還是人把相關書目送得過來,後來索自己跑去了集賢館,自下午翻書翻到晚間,有一兩天,甚至險些誤了晚膳時辰。
趙昉從來都勤力得很,遇上崇政殿中的先生也好、校場上的師傅也罷,旁人教他什麼,他就學什麼,不僅用心,而且努力。可楊太后與他做了這許久的母子,把這兒子放在心上,其實還是琢磨出一點其他味道來——
趙昉學課也好、學武也罷,其實對事本並無什麼太大的興趣。
他對待學習的態度非常複雜,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其中有夙願得償的欣喜,更有“不得不”的忍耐,是以每日的功課都是按著進度完,先生布置什麼,他就做什麼,縱然偶有趕超,卻從不會像今次這般廢寢忘食。
難道他的真心志向,竟是在這農事之上?
這推測實在太過於匪夷所思,楊太后一時也有點不敢相信。
再急的政事也比不過兒子重要。
問清楚此時正正是顧延章在授課,楊太后一刻也不願意多等,一下子站了起來,對著一旁的崔用臣道:“崇政殿的人莫要一驚一乍的,我要去瞧一眼。”
垂拱殿與崇政殿相間並不太遠,沒用多功夫,一行人就到了地方。
外頭的宮人早得了分派,見得楊太后,連忙輕輕把門讓開,將引到了殿邊上一屏風後頭。
殿中的顧延章正與趙昉談,自然沒有留意到此的靜。
楊太后站在屏風,屏氣細聽,過隙引頸而。
前頭顧延章手裡拿著幾張紙,慢慢地翻看,那紙上頭寫滿了字跡。
一旁的崔用臣用氣音提醒道:“顧公事手上拿著的,乃是陛下這幾日所做功課。”
楊太后還沒來得及問話,已是聽得前頭趙昉道:“我按著先生所說,翻查了昭文館與集賢館中所有能找到的與農事有關的文書,通讀摘錄之後,才得了這一份東西,不知那張璧做了什麼模樣?”
即便他的語氣已是十分克制,楊太后還是自裡頭聽出了幾分躍躍試。
心裡有些發酸。
明明自家已是把楊度進來伴讀,可那侄兒不爭氣,不是今日頭疼,便是明日腦熱,隔個三五日,便要告病一回,與趙昉也說不到、玩不到一去。
倒是那太皇太后家的小兒張璧,不知爲何,卻是同趙昉極爲投緣。
這個便宜兒子,有事想著張璧,沒事也想著張璧,眼下做個功課,還想著要與張璧比較。
那張家小兒,也不見得比度兒好到哪裡去啊!
不過垂簾久了,楊太后對孃家的倚靠之心也淡了不——沒幾個中用的人,扶都扶不起來的,實在沒法多花心思,他們能一日清閒富貴,便算是走了運道。
這一酸水還未來得及多泛,便見得顧延章自桌上的一個匣子裡頭取了份東西出來,遞給趙昉道:“這是張璧做的,你且看看你二人文之法,其中可有不同。”
趙昉接了,埋頭看了起來。
楊太后站在一旁,離得雖然不是很遠,卻也不近,看不到那紙上究竟寫了什麼,簡直急得那心同給貓抓了一般。
過了好一會兒,只聽顧延章復又問道:“這兩份五穀稼穡之法,你覺得孰優孰劣?”
趙昉沉默了一會,纔有些不甘不願地道:“張璧做得比我好。”
“好在哪一?”
趙昉道:“他做得細,一樣是種稻谷,我只在書上抄錄了氣節並種植防害,可他卻連做何事要費多工,什麼地要種什麼東西,都寫得十分清楚。”
說到此,趙昉已是忍不住又問道:“先生,一般是翻查書冊,爲何我做出的東西,竟是比不得張璧?”
楊太后早已自崔用臣口中得知,顧延章佈置的功課,乃是趙昉自各農書當中尋出稼穡之法,當做自己就是一名京畿之地的農人,要種植“稻、樑、菽、麥、黍、稷”五穀,自年初至年末,應要如何行事。
如此題目,按道理趙昉必是站在上風,畢竟昭文館、史館、集賢館三館當中所藏宗卷書冊之數,實在乃是世間最多、最全,而趙昉比張璧年歲既長兩三載,雖是資質稍遜,可讀書識事之能,確實領先後者許多。
這般簡單的查閱、摘錄之事,趙昉竟然自行認輸,還比不過張璧,楊太后一時有些不敢相信。
“昭文館、史館、集賢館三館貯藏圖籍,數量、種類俱是世間無雙,只不知其中如何分類?”顧延章問道。
趙昉道:“乃是以甲丁、干支,按種類、著書者而分。”
顧延章再問道:“如此分類之法,你在其中尋出農書難也不難?”
趙昉道:“並不難,所有農書,俱在一齊。”
顧延章道:“其中農書多爲誰人所著,寫的又是何事,是否和於京畿之地季候、土地?”
章節報錯
人渣or反派的漫漫改造之路 暫定世界: 拋棄妻子的知青(已完成) 隱婚的渣影帝(已完成) 世界上最好的哥哥(已完成) 過河拆橋的鳳凰男(已完成) 叛國的將軍(已完成) 誰讓我是老實人(已完成) 成為狀元的農家子(已完成) 軟飯男的自我修養(已完成) 全世界都重生了(已完成) 我在荒島求生存(已完成) 突獲機遇的種馬男(已完成) 變態的自我救贖(已完成) 二流子的春天(已完成) 錯位人生(已完成) 吝嗇鬼生涯(已完成) 人鬼情未了(進行中) 瑪麗蘇的男人們 女皇的寵夫 他心有白月光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校草 啃老族的逆襲之路 惡毒女配她幹爹 我是廠公 ......
互聯網大廠卷王姜嫻穿越了。穿越前,她剛因為焦慮癥向醫生求助:“我一天不加班渾身難受,放一天假就呼吸不暢,怎麼辦?”朋友問道:“你這病傳染不?來我公司待一下,抓緊把這病傳染開去!”穿越后,來到慢節奏的后宮,人人無所事事,她快閑瘋了!于是她二話不說,直接開卷。*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答應:十一月份,京城雪下得最大的時候,姜答應天天在梅園跳舞!我的親娘啊,用得著這麼賣命嗎?爭寵什麼的,那就不是我們年薪四兩該操心的事。所以同年,姜答應成了美人,而她還是答應。*再后來,傳聞姜貴妃和后娘關系不睦,後孃得子後進宮求見,貴妃娘娘賞她十五字真跡,掛在便宜弟弟牀頭——距離科舉考試還有四千三百七十天。在老闆面前刷存在感,姜嫺是專業的。你見過凌晨三點的後宮嗎?宮妃五點起牀,她三點:宮妃賞花賞月看戲扯淡的時候,她在練舞練歌練琴,鑽研大老闆的喜好,業務能力和奉承阿諛兩不誤,姜閒相信,只要這麼卷下去,老闆升職加薪必然第一個想到她。而皇帝見識過無數爭寵手段。還真獨獨記住了姜嫺一一這女人實在太愛朕了!
一覺醒來,蘇御已經置身大魏王朝,并擁有長生不老的能力。他要做的就是在武道一途有所建樹,然后擁有自保之力。為此蘇御加入鎮武司,開始了摸魚的當差日子。行到水窮處,
被人害的淒慘一輩子的楚悅,再次回到了七歲命運選擇的那一年,她果斷拋棄虛偽的親人,毫不猶豫選擇對她疼愛有加卻窮苦難當的姑姑。 家窮? 沒關係,她有空間小鯉魚,福運連連。 上山能撿到野獸,下水能摸到金子,隨便救個人,都是大佬級別! 隔壁的那個悶葫蘆,前世為她付出一切卻不得善終。 這一世,她一定會緊緊的抓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