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 第241章 內訌

《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 第241章 內訌

齊州雖然面積不是很大,但幾乎全都是平原。

人口更是在兼并了原來的豫州之后達到了九州之最,擁有6000多萬人。

如果能把這塊地盤拿下來,再加上有4000萬人的燕州,那本土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將納王府治下。

這可是一億人啊,放到西方,就是一個妥妥的“超級大國”。

只有米國之類的國家可以媲

到時候王府完全可以把很多彈藥的生產線搬遷到本土,現產現用,讓洋州軍隊戰力更持久。

“是,殿下。”傳令兵應道。

“對了。”李逸補充道:“孔右部隊走得太急,補給有點跟不上。命令第一特混艦隊執行后勤運輸任務,同時把卡車和120mm重炮也送到歷山城。”

現在他手里的所有部隊中,只有孔右的六個師在齊州。

再加上后方生產的上萬門迫擊炮都給了孔右,所以接下來主攻的任務大概率要給第二軍來執行了。

給孔右把卡車和重炮團都配齊,這六個師才算達到戰力巔峰。

“是。”傳令兵弓道。

云明聽到這也是一臉振,忍不住問道:“殿下,要不要命令孔右開始準備反攻?”

照洋王這麼安排,孔右的第二軍11萬人將擁有數量非常夸張的重炮和輕型迫擊炮。加上已經普及的狼牙半自步槍和大量輕重機槍,火力兇猛程度堪稱當世之最。

再算上能夠讓大部隊進行快速轉移的卡車,以及天上飛行的大量轟炸機。

即便是正面剛世家的百萬聯軍,第二軍也毫不虛。

李逸聞言卻搖了搖頭,手指敲擊著桌面思忖道:“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

現在楊元勛剛剛被擒,歷山城失守的消息也沒有徹底擴散開來。

Advertisement

要等這次事件的影響發酵一陣,待聯軍上下人心惶惶的時候,王府再進行下一步作比較好。

云明有些不明所以的撓了撓頭,他也不懂這麼多彎彎繞繞,只得道:“是臣愚笨,此事全憑殿下定奪。”

傳令兵走后,李逸站起了個神清氣爽的懶腰。然后步走出大廳,優哉游哉的散步去了。

最近過得太張匆忙了,需要時間放松一下。

……

燕州。

京城南側20公里

此時已是傍晚,天上看不見一架洋州飛機。

世家聯軍的大營,聚集了一眾世家將領,聒噪的喊聲甚至傳到了營帳外站崗的士兵耳中。

為首的楊炎率先開口道:“家父乃是齊國君主,我是無論如何都要救他的。”

他在得知歷山城丟失和父親被擒的消息后震驚了好半天,才逐漸緩過勁來。

歷山城發來的電報中說只要楊家撤兵,放棄進攻燕州,那洋王就會放掉楊元勛。

楊炎雖然對洋王的承諾存疑,但那可是他親爹啊。

拿下京城把洋王趕出本土,李逸也能依靠海外三州過得很滋潤。可楊元勛要是死了,齊國和楊家卻會頃刻間崩塌。

楊元勛在楊家的地位和李逸在洋州的地位差不多,是唯一的核心人

這個領頭人一旦死了,楊炎立刻就會失去現在麾下這30萬楊家部隊的指揮權。

因為他要不是楊元勛的兒子,本沒有資格當這個統帥。

所以收到電報后,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撤兵救主。

“不行!我們幾家出兵近百萬跟著你來到燕州一起打洋王,結果現在敵人都捂進鍋里了,你居然說撤軍?”張元正憤憤不平的說道。

雖然前些日子樊濤所在的第三集團軍依靠奇襲打了津門的局勢,但在世家龐大的兵力制下,包圍圈的缺口被再次堵上。

Advertisement

斷斷續續幾場仗下來,樊濤的部隊折損了至五六萬人,估計短時間不敢再主挑事了。

所以現在正是發總攻,一舉殲滅洋王在燕州主力部隊的大好時機。

別人都是搶到了利益才為分贓不均的事吵起來,而他們現在是地盤沒打下來就要面臨散伙。

幾大世家絕對無法容忍這種事發生。

“楊炎,我看你是糊涂了吧?洋王這番話語就是為了你軍心,好解他們京城被圍的困局。李逸向來險,如此威你恰恰說明他底氣不足。所以我等應該齊心協力盡快拿下京城,才能阻止洋州的謀得逞。”王文也在一旁勸說道。

他王家不但沒了家主,還損失了十萬大軍,這一切都拜洋王所賜。

如今海深仇的大敵近在眼前,說撤兵簡直比殺了他還難

楊炎聞言出一陣無奈的慘笑,“你們當我不想即刻發起總攻嗎?可洋王這個小人在我麾下部隊中大肆宣傳生擒楊元勛的事,如今30萬大軍人人都知道了楊家家主在洋王手中。將士們怕李逸會殺了家主泄憤,本不聽從我這個統帥的命令啊。”

楊元勛在楊家大軍中的威無人能及,他這個當兒子也無法指揮部隊大義滅親,強行進攻京城。

并且再這麼耗下去,孔右的部隊能把齊州攪個天翻地覆。

所以他只能撤兵回防,先保住老家不丟再說。

但這番話說出來,幾位世家將領頓時不干了。

“混蛋,楊家的30萬大軍可是聯軍主力。你們都走了,我們幾家還打個屁啊?”

“聯軍前些日子就在津門損失了近10萬部隊,現在再30萬,我們圍著京城都費勁,更別提強攻了。”

Advertisement

“眼看就要大獲全勝了,歷山城卻鬧這麼一檔子事。要我說,你們楊家本靠不住。”

“牽頭的楊家都不干了,那這聯軍還能聯軍嗎?”

“……”

他們肯來燕州,是因為能夠跟著楊家、王家打秋風,100萬的聯軍主戰部隊中有50萬來自楊、王兩家。

一旦楊家帶頭撤兵,那他們想拿下京津兩城恐怕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畢竟洋州士兵戰斗力世家是有目共睹的。

氣氛凝固間,眾人都看向聯軍的二號人王文。

因為雍州和齊州挨著燕州,所以打起燕州來,兩家可以說是不余力。

聯軍中除了楊家部隊,就屬王家的兵最多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