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 第225章 量大管飽

《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 第225章 量大管飽

十幾公斤是什麼概念,這款火炮不但可以單兵扛著走,沒準還能攜帶個五六發炮彈。

這樣的靈活在戰場上實用價值太高了。

隨便一個班排級的作戰單位都可以擁有靈活打擊敵軍的火炮。

如果是大規模陣地攻防戰,己方在遠距離火炮制對方之后,便可以讓這款名為“迫擊炮”的武陣線對敵方實施大范圍的炮火覆蓋。

數量夠多甚至能夠打出“萬炮齊鳴”的效果。

這簡直跟“暴雨輕機槍”的設計思路如出一轍。

通過減輕武重量的方式降低攜帶難度,同時火力不夠數量來湊。

李逸看到后者的表出一抹微笑,繼續道:“不如此,因為這款炮的膛比較小,炮彈的飛行速度到不了音速,所以炮彈的材質完全可以使用鑄鐵。”

迫擊炮可以說是本最低廉的火炮,如果再使用鑄鐵炮彈的話,那就可以真正做到“量大管飽”了。

120mm榴彈炮雖然火力強大,但重量超過兩噸,生產一門所用的鋼鐵夠造一兩百門迫擊炮了。

這樣一對比,迫擊炮除了程短點,其它的都是優點啊。

廣明聽到這眼神越來越亮,他仔細盯著圖紙里炮彈的形狀,好似在看一件稀世珍寶般。

過了幾秒廣明才開口問道:“您是打算量產尾翼穩定的炮彈,還是旋轉穩定的炮彈?”

其實飛機空投的炸彈為了防止在空中下落時隨風翻滾偏離目標區域,也都帶有尾翼。

所以他們這些研造火炮的設計師對尾翼的使用并不陌生。

李逸聽到這有些不明所以,這種問題對他來說屬于“超綱”了。

他只能敷衍道:“這些你們自己拿主意吧,可以通過大量實驗來索出最合適的方案。”

Advertisement

“是,殿下。我們會盡快拿出一個的設計方案。”后者應道。

李逸看著桌上的迫擊炮圖紙,突然一拍腦袋,開口道:“對了,你們再設計一種50mm的微型迫擊炮,連兩腳架都不帶,用大頂住底座就能手持發的那種。”

他居然把大名鼎鼎的“擲彈筒”給忘了。

這玩意跟迫擊炮幾乎同時誕生,區別就在于擲彈筒更加小巧,讓小口徑火炮真正為了“單兵裝備”。

擲彈筒可是攻堅機槍火力點的利,有了它,敵人的機槍手不論躲在戰壕里還是散兵坑中都得被挨個點名。

而且這種武還不占編制,士兵想帶就帶,跟掛幾枚手榴彈在上負重差不多。

迫擊炮和擲彈筒可以形高低搭配,中距離對敵用迫擊炮,近距離對敵用擲彈筒。

它們的高拋線彈道可以從敵人頭頂,極難防,是攻堅克敵和火力支援的大殺

“微型迫擊炮?殿下,這款只有十幾公斤重的火炮還不夠微型嗎?”廣明目瞪口呆的問道。

他原本以為迫擊炮就夠小的了,炮彈威力堪堪夠用。沒想到洋王直接提出了更加小巧的微型迫擊炮,一下子把他給整不會了。

李逸耐心的解釋道:“這種微型迫擊炮本王稱之為擲彈筒,它只需要能打個兩三百米遠就夠了。威力和準度要求也不高,目的是在敵方手榴彈覆蓋范圍之外準打擊對方火力點。而且它是單兵攜帶單兵發,不占裝備編制。”

其實擲彈筒從功能上講更像手榴彈的升級版。和人力投擲的手榴彈相比,它不但程遠,還能較為準的轟擊敵方機槍手和重要資。

廣明聽到這終于明白過來,出十分震驚的表

Advertisement

他真想敲開洋王的腦袋仔細看看,對方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到底是怎麼冒出來的。

但這些想法只能心里默念,他萬萬不敢說出來。

只能著頭皮答應道:“殿下大才,我等佩服。”

為局長的洪三平見針的開口道:“殿下,這種火炮的設計難度不高,臣等爭取半個月拿出的方案,一個月進行初代樣品試。”

迫擊炮作為“最簡單的火炮類型”,它從研發到量產可能比暴雨輕機槍還快。

李逸雖然對這個進度比較滿意,但還是認真的說道:“辛苦你們了,現在本土戰事雖然暫時停歇,但世家私底下依然蠢蠢。迫擊炮早點裝備部隊,我軍在前線戰場上便能很多傷亡。”

“為殿下效力,何談辛苦?”

“我們再辛勞也趕不上前線浴戰的將士們,為了早日量產迫擊炮,今后我吃住都在制造局了。”

李逸見眾人士氣高昂,忍不住提醒道:“也要注意保證休息質量,畢竟是一切工作的本錢。”

“殿下放心吧,累不著。”

“謝殿下關心。”

隨后李逸在洪三平的帶領下詳細參觀了機械制造局的各個車間,在了解了彈藥生產的相關原料供應之后,才施施然的慢步離去。

不曾想剛走出大門,準備登車的時候見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李逸名義上的親生父親,同時也是大夏帝國的皇帝李正乾。

“兒臣參見父皇。”李逸率先開口打招呼道。

大夏不實行跪拜大禮,所以哪怕是面見皇上也只需要弓行禮即可。

后者聞言出一抹復雜的笑容,有些悵然的說道:“免禮,逸兒真是越長越英俊了,以后選妃怕是會挑花了眼睛。”

Advertisement

他這個當爹的最關心的事,就是傳宗接代。

如今李逸已經為太子,還兼任攝政王,不久的將來便會繼承大統。

但如今居然連個妃子都沒有,這于公于私都有些說不過去。

所以他才會旁敲側擊的提醒一下。

李逸聽到這只能報以苦笑,“父皇莫催,兒臣是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太子妃的事兒急不得,您遲早能抱上大胖孫子。”

后者見狀也不再規勸,轉而看向旁邊的一眾警衛兵,開口道:“咱們父子倆一起溜溜?”

李逸聞言知道對方是想跟自己單獨說會話,便命令警衛兵們都留在原地,只帶了云明一起向海邊的沙灘走去。

這一帶都是軍事區,每隔兩百米就有一個崗哨,安全還是比較高的。

也就李正乾為皇帝,不然換個人來連制造局門口都接近不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