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 第224章 研發新炮

《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 第224章 研發新炮

沒錯,這款武雖然看起來是一種高拋線彈道的曲炮。但炮過于脆弱,恐怕發炮彈的時候會被巨大的膛直接撐

這種一次消耗品不是炮仗是什麼?

廣明的職業病又犯了,有些焦急的向李逸問道:“殿下,這款武真的要裝備到陸戰隊嗎?”

李逸見狀有心試試他們的底,便笑道:“是啊,有何不妥?”

洪三平在旁邊瘋狂使眼,警告后者不要當面頂撞洋王殿下。

但耿直的廣明視而不見,聲音拔高一個度道:“萬萬不可啊,這種炮壁極薄的火炮已經被無數次實驗證明了不可取。炮彈的發藥裝多了會炸膛,裝了它的程可能連重機槍都趕不上,這種火炮完全就是個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洪三平聽到這額頭滲出一陣冷汗,急忙解釋道:“殿下恕罪,臣看他是天天研究圖紙研究糊涂了,我這就帶他下去清醒清醒。”

他作為思想保守的中年員,對“尊卑有序”十分注重,此時見廣明竟敢當眾把殿下設計的火炮稱為花架子,心里早把后者這頭倔驢家里的十八代都問候一遍了。

廣明看到這一幕也回過神來,趕說道:“是屬下口出狂言,請殿下責罰。”

李逸卻是耐心勸道:“不用這麼拘謹,本王不搞僚主義那一套。以后說話就要按今天這種方式來,把正確思想說出來才設計師的本職。千萬不能因為我地位高就阿諛奉承,專挑好話講。”

眾人聽到這同時松了一口氣,心想洋王果然如傳聞般平易近人。

這要擱以前皇帝掌權的時候,對皇室員不敬可是要殺頭的。

李逸看著廣明,出欣賞的眼神,洋州需要的就是這種有技和經驗的人才。

Advertisement

他提醒道:“你接著說,這種火炮如何才能備實戰價值?”

廣明見洋王這麼好說話,便看著圖紙皺眉道:“要想不炸膛就只能減藥,這麼做就是主降低程了。其次還要解決兩個問題。”

李逸聽到這眉頭一掀,“還有哪兩個問題?”

“一是準度,這麼薄的管壁肯定不能刻膛線,所以想要保證準度就要在炮彈和瞄上下點功夫。

二是后坐力,它口徑再小也是個炮,需要依靠堅固的底座才能正常發。但這樣一來薄脆的管壁容易被震裂,所以需要一個合適的卸力裝置。不然它在戰場上火力的持續將會大打折扣。”

“啪!啪!啪!”

李逸聽到這忍不住鼓起掌來,“機械制造局還是有人才啊,你的思路非常正確。這款武是為了補足步兵火力用的,有效程三公里就足夠了。而且為了避免炸膛和炮管過熱,它發藥的裝量必須非常。”

后者聽到這更加疑了,“殿下,咱制造局不是提供了300門120mm重型榴彈炮給陸戰隊了嗎?您還要這些程近、威力小的小口徑火炮干什麼?”

火炮自從誕生以來,就一直在“更強、更遠、更準”的道路上持續前進。

從來沒有聽說過哪個列強會主研發大量小口徑的“刮痧火炮”。

這種口徑的炮彈,既不能“隔山打牛”震傷掩后面的敵人,又不能產生大面積的沖擊波殺傷敵軍。再加上這麼可憐的程,真是“要啥啥不行,聽響第一名。“”

只能寄希炸產生的破片擊中運氣比較差的人。

怪不得被廣明當“炮仗”。

一旁的云明聽著眾人的激烈討論,不知為何腦海中浮現出了“暴雨輕機槍”的影。

Advertisement

當初李逸第一次提出“小口徑通用子彈”的時候,很多將士包括槍械設計師在都充滿了質疑和不解,認為這種威力程都不強的子彈沒什麼大用。

但最終的實戰效果卻差點驚得眾人的下掉到地上。

暴雨輕機槍現在為了敵軍所有士兵的噩夢,就連鼻孔朝天的東瀛人都被打得沒有脾氣,在奉天城里不敢出來。

李逸聽到這無奈一笑,“你們知道前線打仗這幾個月燒掉王府多錢嗎?兩億多白銀啊。洋州數場大戰的勝利都是建立在重火力覆蓋的基礎上的,但是王府就算銀子再多,也不夠把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本土都炸一遍。所以需要研發這種經濟實惠的輕型便攜火炮,以量取勝。”

轟炸機雖然可以投放炸彈,但它們出是有種種限制的。

只能白天起飛,必須有機場和一系列后勤保障,飛抵戰場需要時間。這些況都大大阻礙了轟炸機在戰場上的發揮。

廣明聽到這眉頭深鎖,“那殿下如何解決剛才這兩個問題?”

李逸拿起桌上的一張草圖,上面畫著的正是迫擊炮炮彈。雖然因為不專業畫的比較潦草,但基本能讓人看懂。

他沉聲道:“這是我為新炮設計的專用炮彈,它的尾部和前端一樣都是圓錐形。末尾有一個細小的圓柱形小筒,用來裝發藥,這麼的裝藥量不會震裂炮管。

因為是使用炮口裝填的膛炮,我為它加裝了尾翼來提升準度,這樣一來炮彈在空中飛行的姿態就會比較穩定。”

這些圖紙正是他據前世記憶畫出來的迫擊炮草圖,因為了解有限,他只提供了大概數據,比如口徑為60mm,兩腳架支撐,炮彈造型和基本發原理。

Advertisement

剩下的就給專業人士去設計吧,李逸很有自知之明。

果然,廣明聽到這眼神一亮,不贊嘆道:“這個思路好啊,一個炮彈造型的設計,就同時解決了準度和后坐力兩大問題。這種火炮確實不需要太厚的炮管壁,而且角度合適的話肯定能夠用拋線打出三公里的程。”

為火炮設計師,連上百噸重的艦炮都會造,更別提一個小口徑曲炮了。

關鍵他一眼就看出了此炮的優勢,那就是造價極其低廉。

這種火炮要按目前的要求制造出來,他有信心把炮重控制到二十公斤以下。炮彈更是不到兩公斤,比手榴彈也重不了太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