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 第221章 返航

《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 第221章 返航

李逸跟世家相比,最大的劣勢就是兵力。

攝政王只有一個,可世家有九個。

夜戰哪怕打出二換一的戰損,楊家也是賺。

想到這,楊元勛終于下定決心道:“只能如此了,希你們能夠盡快付武和彈藥。”

“嘿嘿,那是自然。相信您擁有了這批武,洋王的軍隊將不敢南下進犯齊國。”

“還是等我楊家看見武的時候再說吧。”楊元勛不為所的說道。

“呵呵,那是自然。”

隨后他們又敲定了一些詳細容。

兩小時后。

池田二幾人趁著夜掩護登船離去,他們要趕在天亮前回到高麗半島。

不然白天在大海上被洋州的飛機發現可就糟了。

隨后的幾天,池田二連續走訪了其他七大世家。

除距離大海比較遠的益州和云州,剩余五個世家均愿意出錢購買東瀛準備淘汰的“1910式馬克沁重機槍”。

他們為天皇簽下了價值4000萬兩白銀的超大訂單。

大夏燕州雖然表面上風平浪靜,但暗地里流洶涌。

王家和楊家正在聯合其他幾家,準備組織起一次全力大反擊。

……

此時的李逸,正在6號輕型航母的甲板上吹海風。

執行“烈焰計劃”的轟炸機把普通炸彈也扔了個干凈后,第二特混艦隊便按照原計劃南撤,準備回到臥龍港進行補給休整。

李逸正好搭乘戰艦從本土返回洋州。

他太久沒回去了,近幾個月的大戰牽扯了他幾乎全部的力。

雖然功給小日子過得還不錯的東瀛人造了巨大的心理影,但距離徹底擊敗鬼子,踏上東瀛四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為了避免洋州陷海陸兩線作戰的境地吃不消,他不打算在海上全力進攻東瀛,而是把主要戰場放在大夏本土。

Advertisement

他有預,這場收復大夏本土的戰爭恐怕會拖延很久。

因為埋伏在世家中的“暗組員”提供了敵人最近的報。

雍州王家、齊州楊家,甚至就連揚州的張家都開始大量調集戰備資,將部隊部署到環燕州地帶。

而且其軍隊中莫名其妙的多出來大量重機槍。

不用查李逸也清楚,這件事跟鬼子不了干系。

東瀛就像是個怎麼打都打不死的“巨型史萊姆”,它咬不死人惡心人。

面對蠢蠢的世家,李逸開始抓時間做準備。

他命令孔右加將幽州各地的難民通過海路運送到燕州來。

還好洋州幾年來儲備了超過2000萬噸的海量戰備糧,不然一下子產生這麼多難民他還管不過來。

“殿下,海上風大,您還是回船艙里歇息會吧。”

小白從后走來,手里拿著一件為李逸準備的藏青呢外套。

李逸看著南面的大海,出一抹滿足的微笑。

說起來,他上輩子當了二十年“旱鴨子”,還沒出過海。

沒想到這一世出海變了家常便飯,戰爭讓他在大海上逛了個夠。

李逸轉問道:“東南亞商會的主要員都通知了嗎?”

他自從知道了后勤補給資生產困難的況后,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搞錢。

銀行“創造虛擬金錢”的套路不能一直玩,不然杠桿太大會引發經濟的連鎖崩潰。

為今之計,只能以“大夏攝政王”的名義發行一批國債。

許以豪族和富商們一些回報,讓他們把錢都拿出來幫助洋州生產更多的彈藥資。

而且他還準備研制一種新式武,沒有大量的銀子那是萬萬搞不起來的。

小白微微弓,恭敬的回道:“回殿下,都已經通知了。商會員們接到您的親自邀請,沒有一個人婉拒,答應的很痛快。他們現在已經開始登船出發了,估計一周便可抵達臥龍港。”

Advertisement

東南亞的這些富商自從加了商會,小日子過得比以前好多了,出門在外再也沒有到過收過路費的海寇。

洋王治下,商賈的社會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所以現在李逸有事召喚,他們都屁顛屁顛的帶著“誠意”奔來臥龍港。

他們即便知道這次來可能要花大錢,也沒有毫猶豫。

李逸聞言滿意的點點頭,“閣的一億兩應急儲備金不用。這次本王準備先發行兩億白銀的國債,讓這些被王府庇護的大戶們回饋一下咱們。”

王府控制著三州領土發展了五年,面對必然會發生的大戰怎麼可能一點準備都沒有。

閣的“應急儲備金”就是在小白的建議下攢出來的。

意在危急時刻讓王府還有足夠的資金應對突發況,不至于連帶著銀行也一起破產。

要知道銀行是王府發展的基。

一旦前線戰場失利導致民間恐慌發生大面積兌,那銀行的現金流很可能被瞬間榨干。

當百姓們到銀行取自己的存款卻發現“錢沒了”的時候,王府的信譽也會崩塌。

以后將再也沒有人會相信李逸的承諾。

這種自毀基的事王府絕對不能做,所以“應急儲備金”必須盡量保留。

后方彈藥生產速度供不上消耗,也不全是因為缺錢。

簡單講,就是什麼都缺。

現有的原材料供應量不夠大,練的相關產業工人不夠多,軍工廠規模也需要擴建。

軍工產業是一條很復雜,涉及行業眾多的龐大生產鏈。

想要增產就得“牽一發而”,從原材料開始將所有上下游工廠都投資擴充一遍,還要花時間培養更多的技工人。

這麼一套組合投資下來,一億兩都打不住。

在東南亞和洋州,現在也只有李逸擁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可以振臂一呼就拉來兩億白銀的投資。

主要是李逸上位后的種種政策,讓廣大老百姓得到了切

現在民間不乏大量李逸個人的“狂熱”。

甚至在自發的形一種組織,但這個苗頭被謹慎的小白了下去。

小白聽到這連忙應道:“殿下英明,相信用不了兩年,本土就能重歸皇室統治。”

說完他走上前來親自把外套披在李逸肩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