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530章 上車,啟程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530章 上車,啟程

崔知悌和李虔縱都是第一批學的學生,在學堂里跟著孫思邈、甄氏兄弟三人學醫,已經有五年了。

崔知悌也從一個十二歲的年,長了十七歲的年輕人,不僅外貌大變,就連格也變得十分沉穩。

長期學醫,讓他擁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態,對于各種疑難雜癥都能信手拈來。

帶著他,就等于給整個隊伍買一份保險。

李虔縱雖然沒有崔知悌那麼厲害,但他在本草領域,也算是繼承了甄立言的缽。

嶺南到都是崇山峻嶺,草藥資源十分富,正好適合李虔縱的專業發揮。

尤其是他聽說了黃花蒿可以治療瘧疾,早就想去看看了。

除了兩名天才之外,韋安平還帶了十名醫學生,準備到嶺南去組建一個新的醫學堂,用于培養更多的醫者。

將來組建水師的時候,每一艘戰船上,都要配備一名醫生。

除了這些人,對于嶺南急缺的人才,韋安平也沒有放過,反正都是學堂里培養出來的……就相當于自家的韭菜地,割了一茬還有一茬。

最后的一個晚上,在吵鬧和哭聲中過去。

第二天,天微亮。

韋安平便從睡夢中醒來,隨后看了一眼邊的劉云馨,發現對方睡得正香。

他頓時笑了笑,輕手輕腳地爬了起來,沒想到剛剛一劉云馨便忽然驚了一聲。

“郎君,不要走!”

“……”

韋安平頓時一愣,但又發現對方本沒有睜開眼睛,似乎是在做噩夢。

看到這一幕,他頓時心中一……干脆又躺了片刻。

直到門外傳來了管事的呼聲。

“阿郎,該起床啦。”

韋安平長舒了一口氣:“好,馬上就來。”

Advertisement

劉云馨也被這個呼聲吵醒,睜開眼睛,水汪汪地看著他,一言不發。

韋安平穿好服之后,才看到這個目,頓時笑了笑:“我要走了,不用去送,就在家里陪著小七吧。”

“好,我會把漫畫寄給郎君的。還有小七……”劉云馨說著,默默地流下一行清淚。

“放心好了,我最多兩三年就回來了。”

韋安平抱著道:“又不是一去不回,沒必要這樣。你要是實在想我,就多多寫信吧。我會留一批人,專門替我傳遞消息和信件,你有什麼信件直接給趙四郎就行了。”

“好。”劉云馨默默地點了點頭。

韋安平也點了點頭,隨后起離開了。

洗漱之后,又吃過了早餐,韋安平這才來到前院。

此時此刻,院子里已經等滿了將要跟他一起去嶺南的人。

雖然沒有細數,但略估計也有三百多人。

這麼龐大的隊伍,需要的資也是數不勝數,因此還有不是專門負責運送貨的民夫。

“大家都準備好了沒有?”韋安平看著眾人問道。

“好了。”

“沒問題,隨時可以走。”

“是啊,我們早就準備好了。”

“就等著先生呢。”

“哈哈,先生快走吧,我都等不及啦。”

畢竟是年輕人,沒有太多的離愁別緒,心態也更加樂觀一些。

對于嶺南之行,許多人都跟李恪一樣,充滿了幻象和期待。

韋安平也沒有多說什麼,反正嶺南到底好不好,有沒有前途……去過就知道了。

與眾人打了個招呼之后,韋安平開始拿著名單,一個個地點名……檢查是否有沒到的。

十分鐘后,結果讓他十分滿意。

Advertisement

該來的人,基本上都來了,不僅沒有人缺席,甚至還多了一人。

正是李孝恭的次子李晦。

看到他,韋安平十分驚訝,又有幾分不解。

不過,李晦并不是孤前來,而是帶著李孝恭的一份信件。

看完了李孝恭的信以后,韋安平就答應讓李晦留下來。

點完名,韋安平又拿出一份資名單,開始清點資。

此次前去嶺南,除了錢財之外,他還帶了不長安的好東西……包括書籍和各種工

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資,關系著將來嶺南的建設,一樣都不能

韋安平清點得十分認真,足足花掉了半個時辰。

半個時辰后,所有的資都清點完,韋安平也松了口氣,隨后大手一揮。

“諸位,上車,啟程!”

“好耶!”

“走路,啟程咯。”

眾人頓時一陣歡呼,仿佛就像是去游玩一般。

又過了半個時辰,整個南下隊伍才緩緩出發,來到了長安城的南門外。

此時,已經有不人在這里等候,準備送韋安平最后一程。

韋安平并沒有一一回應,只是朝眾人揮了揮手,隨后又向城門樓上拱手作揖,這才緩緩地離開了。

看著韋安平離去的背影,李世民不一聲長嘆。

“先生走了……”

“是啊,先生終究是嶺南人,也會想念故鄉啊……”長孫無忌在一旁慨道。

“輔機……你覺得先生此行,是為了去建設家鄉嗎?”

李世民淡淡的問道。

“不是嗎?”長孫無忌反問:“我聽說,先生帶了好多人才和錢財,難道不是為了發展嶺南嗎?”

“你想錯了。”李世民搖頭道:“先生是為了大唐!不是為了家鄉!”

Advertisement

“呃……那就是我錯了吧。”

長孫無忌笑了笑,似乎不怎麼在意……反正韋安平都已經走遠了。

總不可能跑回來罵他一頓吧。

“先生臨走之前,還跟朕說了一番話。”李世民目著南方,悠悠的說道。

“什麼話?”

“先生說,有他在嶺南,朝廷的嶺南發展計劃可以暫緩一陣子了。”

“啊?為何?”長孫無忌十分不解。

這個計劃不是朝廷的百年大計嗎?

明明計劃執行得好的,嶺南的發展也很不錯,最近一直都有嶺南的資運到長安和來。

怎麼忽然要暫緩了呢?

“因為有一個地方,被我們忘了太久……”李世民悠悠的說道。

“呃……難道是東邊?”

“不錯。”李世民點了點頭,目深邃道:“先生說,不患寡而患不均。朝廷這幾年的關注點,從嶺南到北方草原,再到如今的西域,只有一個地方無人注意,也沒有得到特別的發展。”

“現在……該到他們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