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502章 良種司,品種選育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502章 良種司,品種選育

一番鄭重的告誡之后,李承乾頓時變得心事重重,整個人都開始苦惱起來。

太子妃……我哪知道誰適合做太子妃啊?

“哈哈,行了。”

韋安平見狀,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又不是讓你現在就決定,還有幾年的時間呢。不過我還是得告誡你一下,孔子曰:之時,氣未定,戒之在!”

說完,他又拍了拍對方的肩膀,隨后便轉離開了。

只留下一臉糾結的李承乾,獨自無語。

回到家之后,韋安平也開始注意起邊合適的人選,結果看來看去……最適合的竟然是自己的兒!

“不行不行!”

一想到這個可能,韋安平便毫不猶豫地搖頭。

他娶了李承乾的姐姐,在輩分上就已經跟李承乾是同一輩了。

若是將兒嫁給李承乾,豈不是等于了輩分?

再說了,韋安平的兒們都是庶出。

在這個最講究嫡庶之別的時代,庶出基本等于沒有任何地位。

就像是李淵有那麼多兒子,但李世民發玄武門之變,殺了李建和李元吉之后,皇位就只能傳給李世民。

為什麼不傳給其他兒子呢?因為只有李世民是嫡子!

李世民的況也是如此。

歷史上,李承乾造反失敗,被廢掉太子之位。

那時候,李世民也有很多兒子,但太子只能在李泰和李治之間選擇,因為只有他們倆是長孫皇后生的嫡子。

其他庶子,就算是李恪那種隋唐兩朝統的庶子,都沒有任何機會。

庶子都這樣,庶就更不用想了。

只要是稍微有點心氣的年輕人,恐怕都不會去娶一個庶……哪怕是五姓七這樣的門閥世家。

Advertisement

“那……哎呀,算了!”

韋安平也懶得糾結了,這種事……還是讓李承乾自己去頭疼吧。

轉眼來到二月,天氣逐漸轉暖,春回大地。

長安城的一切都像是剛睡醒的樣子,慢慢睜開了眼睛。在家藏了一個冬天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來到郊外或者野地里踏青。

韋安平也從家里走了出來,去了一趟良種司的試驗田。

說來也怪,在這幾年里,良種司雖然沒有改良任何糧食的種子,但對于非糧食的植,卻選育出不優良品種。

最有代表的,便是棉花。

貞觀四年開始,長安城周邊已經大規模地種植棉花,后來經過幾年的推廣,已經一路往西,種到了河州和洮州邊境。

甚至就連吐蕃人,也在向大唐購買棉花的種子,似乎想要拿到高原上去種植。

對此,李世民還特意問過了韋安平,要不要答應此事。

韋安平經過一番權衡利弊之后,還是選擇了拒絕。

此時的吐蕃高原,還不是大唐的一部分,送給他們棉花,就等于資敵。

除非吐蕃愿意舉族來投,否則……還是等打一架再說吧!

除了棉花,良種司還選育了一種十分重要的作,那就是大蒜!

之前韋安平曾給李彩瑜推薦了一個研究方向,那就是大蒜素的工業化生產。

想要做到工業化生產,除了要有先進的技,還得有足夠的原料。

以前的大蒜,個頭小,味道淡,里面的大蒜素十分稀薄。

經過良種司五年多的選育之后,如今的大蒜不僅個頭大,而且蒜味沖,辛辣味更是讓人直呼過癮。

這樣的大蒜,不僅可以用來制作大蒜素,還可以做菜、做配料、調料等等,甚至用來做腌菜也是一絕。

Advertisement

可以說,良種司的這次選育,為大唐又找到了一樣寶貝。

但……這顯然還不夠。

韋安平此行的目的,就是給良種司分配更多的任務。

“靈竹,這幾年辛苦你了。”

“先生客氣了,靈竹不辛苦。”

田靈竹微微一笑,黑紅的臉蛋上出一個淺淺的酒窩,說完又用手肘臉上的汗水。

手臂出來的,也是一片黝黑,似乎被曬得不輕。

這年頭可沒有什麼防曬霜,種田的人就要被曬。

不過,看起來卻十分健康,格也變得十分爽朗,有一種中豪杰的獨特氣質。

“這次過來,除了要看之前的果,還有幾個新的任務給你。”韋安平微微一笑,直言道。

田靈竹連忙點頭:“先生請講。”

“從去年起,朝廷已經在對突厥的領土進行整合,到了今年初,應該就能完。”韋安平緩緩講述道:“接下來,朝廷要在北邊的草原上,進行開墾種植。”

“草原與中原的土質不同,種的東西當然也不能一樣,所以我想讓你選育一些適合草原的植。”

“其中,我最看好的就是苜蓿。這東西你應該知道,非常適合作為牧草。不管是喂給戰馬,還是其他的牛羊,都是很好的飼料。”

“先生讓我選育適合在草原種植的苜蓿?”田靈竹很快聽明白了他的意思,但又疑道:“可是……這些東西不是隨可見,到都有嗎?”

“確實隨可見,但它們的品質還不夠好。”韋安平搖頭道。

對于苜蓿,韋安平其實早有研究,但此時的苜蓿本不算優良品質,產出不高,產量也不行。

所以……還得進行選育。

Advertisement

“我明白了。”田靈竹點了點頭,接下這個任務。

“還有一樣東西。”韋安平又說道:“大豆。”

說完,他從兜里掏出幾粒大豆種子,放在手掌上,一邊拉一邊解釋:“我需要一批耐寒的大豆,最好可以在遼東那邊種植。”

“遼東?那種地方,怎麼可能種大豆?”

田靈竹雖然沒有去過遼東,但也能從書中,以及說書人的口中得知。

遼東就是一片苦寒之地,一年有十個月都是冷的,大多數時候都是冰天雪地,本不適合人生存。

“所以才要耐寒啊。”韋安平笑道:“遼東不僅可以種大豆,將來還會是大豆的生產基地……哦,對了。還有小麥,也要培育一批耐寒的小麥。”

“這個……我只能盡力而為了。”

對于這種“耐寒”品種,田靈竹可不敢打包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