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477章 一代宗師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477章 一代宗師

“陛下,何至于此!”

韋安平一聽到李世民的話,就知道他也被著接二連三的傷心事,給弄得抑郁了。

如果在后世,遇到這麼多傷心事,大不了哭一場就能解決。

但在這個封建迷信的時代,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鬼神,或者上天的意志。

李世民雖然是皇帝,但有這樣的想法,一點都不奇怪。

“生老病死,都是客觀規律,不以任何意志為轉移。”

韋安平低聲解釋了一句。

“何為客觀規律?”李世民忽然站定,回頭看著他問道。

“就是有因必有。”

韋安平解釋道:“比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客觀規律。不可能種瓜得豆,也不可能種豆得瓜。”

“先生的意思是,承乾生病也是因為某些原因?”

“正是。”韋安平點點頭道:“孫醫生說,承乾生病的原因主要是憂思過度,太過勞。不過依我看,應該是沒有吃好睡好,心也沒能調整過來,導致免疫力下降,所以才會生病。”

“如此簡單?”

李世民有些難以置信,畢竟韋安平又不是醫生,怎麼會懂醫的?

“就是這麼簡單。”

韋安平重重的點頭道:“人是一臺的機,往往一點小問題,就可以讓人癱瘓,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致命。”

“吃不好睡不好,會導致的能量供應不足,讓人渾無力,免疫力下降。”

“心不好,會導致注意力下降,思維遲緩、焦慮,分泌失調,激素紊。后果就是機能下降,免疫力下降,最終以生病的形式表現出來。”

“這……”

聽完這一套現代醫學理論,李世民整個人都是懵的。

Advertisement

雖然聽不懂,但覺似乎很有道理。

他不懂醫,但對于“一個小問題就可以讓人癱瘓”這件事,頗為理解。

因為這種事在戰場上十分常見。

打仗時,造士兵傷亡最多的況,往往不是在戰場上被殺死,而是在戰場上了點小傷,事后卻無藥可治,然后眼睜睜的死掉。

這對于士兵來說,不僅十分恐怖,而且相當殘忍。

正因如此,韋安平提議的“戰地醫生”計劃,才會到如此重視,并且能夠極大提升大唐軍隊的士氣。

“那承乾要怎麼才能快點好起來?”李世民想了許久,終于問出了最關心的問題。

“很簡單,只要吃好喝好,保持好心就行了。”

韋安平說完,忽然嘆了口氣:“不過,這話說得容易,想要做到卻很難。吃好喝好,也是一門學問。”

李世民驚訝道:“呃,先生難道也不懂?”

“我知道這點,恐怕連皮都算不上。”韋安平搖頭苦笑。

“那誰最有辦法?孫神醫?”李世民追問道。

“也不是。”

韋安平說完這句話,腦海里忽然浮現出一個年的影,隨后直言道:“其實是學堂的一名學生。”

“哦?”

李世民一下子睜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在醫方面,學堂可以說是大唐頂尖的存在。

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因為學堂有孫思邈、甄權、甄立言三位神醫。

但他萬萬沒想到,先生竟然說有一名學生,比三位神醫還要厲害!

想到這里,他下意識的問了一句:“他多大了?”

“陛下可不要小看了他。”

韋安平微微一笑,認真道:“此人是孟圣之后,今年雖然只有十一歲,但在吃這方面可謂是高手。而且能把吃喝與治病結合在一起,開創了獨樹一幟的‘食療之法’,可謂是一代宗師級的人!”

Advertisement

“果真如此?”李世民滿臉驚訝道。

將吃喝與治病結合起來的“食療之法”,他確實從未聽說過。

如果真是一名學生所創,那確實稱得上是“一代宗師”。

只是……想到這位“一代宗師”如此年輕,僅僅十一歲,他就有些不敢相信。

這已經不是年天才,而是神了!

“陛下若是不信的話,可以把他來當面詢問一番。”韋安平無所謂道。

李世民聞言想了想,點頭道:“也好。朕也想知道該如何讓承乾快點好起來。”

過了半個時辰,甄立言帶著孟詵匆忙趕來。

再加上本來就在太子東宮的孫思邈,三人一起來到了后花園,面見了李世民。

“見過陛下!”

“不必客氣,都坐吧。”李世民擺擺手,目直接看向人群中年紀最小的那個。

按照先生的說法,孟詵此時才十一歲,但從外表來看,竟然比太子李承乾還要一些。

而且材更加高大健壯,渾充滿了朝氣和活力,小小年紀就已經長到了他的肩膀高。

看到對方的那一刻,李世民的心里就已經信了一半。

這并不是他以貌取人,而是從外表就能看出一個人的能力和專業水平。

就好像一個健教練,不要求你是個“大霸”,至也不能是個瘦胳膊瘦的竹竿吧?

又比如孫思邈、甄立言這種,隨隨便便就能活到八十幾歲的醫者,醫水平還能差嗎?

“你就是孟詵?”他看了許久,終于開口問道。

“回陛下,在下孟詵,汝州人士。”

孟詵連忙站出來行禮回答道。

“不必多禮。”

李世民見狀,連忙笑著擺擺手,一臉和善道:“以后坐著回答就行。”

Advertisement

“多謝陛下!”

孟詵再次行了一禮,隨后快步坐了回去。

看到這一幕,李世民對他越發喜,忍不住微微點頭。

“朕把你來,是想要知道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太子快點好起來。朕聽先生說,你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做食療之法。能否跟朕說說啊?”

“這是當然。”孟詵不卑不,侃侃而談道:“在下年,學識有限。其實此法也是先生指導,才逐漸想通的。”

“所謂食療之法,就是以食來補充元氣,讓自然強壯,從而達到預防、恢復或者治病的目的。”

“用于食療的材料,并不一定都是食,也可以是一部分藥材。”

“按照先生所說,有些東西是藥食同源之,既可以做藥材,也可以作為食。”

“所以這些藥食同源之,才是最佳的食材。”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