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藩王 第529章 汝等可敢攻城?

《回到明朝當藩王》 第529章 汝等可敢攻城?

大寧猶未到,曾渡北浮橋。

楊文帶著夏原吉、楊士奇親自來接駕。

可惜他們卻只等來了王妃的車駕,至于寧王則毫不見蹤影。

“三位有心,王妃有請諸位大人前來議事。”

大寧衛的將兵強將,可謂是匯聚一堂。

三位王妃居中而坐,新來的韓月兒則一臉淡然,心思都在孩兒上。

唯有楊士奇悄悄豎起大拇指,與夏原吉相視一眼,兩人從對方眼中看到兩個字——牛批!

誰能想到,殿下回了一趟應天府,竟然連孩子都有了!

“王妃,敢問殿下何在?”

鐵鉉意識到事不對勁,趕上前詢問。

“鐵大人勿憂,希在我說完后,諸位能夠保持淡定。”

徐妙錦得大方,有來宣布此事最為合適。

“還請王妃直言!”

“殿下前往吐蕃,他要平定此地,讓其真正歸附大明!”

什麼?

鐵鉉只覺得頭暈目眩,差點直接暈倒在地。

平安和瞿能咬牙切齒,盛庸則勸道:“殿下的子,你們兩都清楚,不必如此。”

誰知二人異口同聲道:“這等好事,竟然不我二人?韃靼瓦剌整日本不敢與我等手!”

盛庸一臉無奈,合著二位指揮使是想要去打仗。

“阿嚏!”

楊士奇尷尬一笑,誰知又打了個噴嚏,“王妃,我知道這幾日,為何我總是打噴嚏了!定是殿下冒用了我的名諱!”

——

松潘衛。

不到數日,灌頂法王再次率軍而來,這一次足有近四萬人。

見識過明軍“妖”的厲害,灌頂法王選擇使用人海戰

人多勢眾,哪怕前面有所犧牲,卻依舊能夠夷平明軍。

四萬僧兵氣勢洶洶,在灌頂法王的帶領下,再臨松潘城。

Advertisement

“楊士奇,給我滾出來!”

“今日你我決一死戰!”

“我吐蕃僧兵,定會殺得你們片甲不留!”

話音未落,就看到松潘衛城門大開,幾名老者拿著掃帚,竟然開始淡然掃地。

城樓之上,早已見不到指揮使徐峰,唯有那名殺死神犬的年輕人,正在準備琴。

“裝神弄鬼!你們漢人有位諸葛亮的人!”

“可惜你不是諸葛亮,我更不是司馬懿!”

“準備攻城!”

面對城門大開,吐蕃僧兵絕不會客氣。

唰!

城樓之上,無數畫像栩栩如生,掛在其中。

本來想要攻城的僧兵,卻瞬間保持原地不

藏傳佛教有五方佛一說,包括中央的大日如來,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就佛。

朱權的做法很簡單,你們僧兵不是喜歡打仗麼?

五方佛的畫像盡數掛在城樓之上,只要開打,便是對佛祖不敬。

這些僧兵都是虔誠的信仰者,至比灌頂法王信仰的多。

眼看眾人放下屠刀,開始誦經念佛,灌頂法王只覺得大事不妙!

“楊士奇,果然是狡詐惡徒!”

灌頂法王唾罵一句,城樓之上琴聲響起。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

的琴聲,加上朱權神的演唱,一首《大悲咒》瞬間引起了僧兵們的共鳴。

更有甚者,竟然跟著朱權一起誦經。

這特娘還打個屁?

灌頂法王一度懷疑,佛教法王就是他,還是那楊士奇?

唯恐再待一會,這些僧兵說不定會反水!

“所有人,給我撤回靈藏,從長計議!”

灌頂法王氣急敗壞,只覺得所率之人太過不爭氣!

一眾僧兵甚至念念不舍,畢竟《大悲咒》太過魔

Advertisement

旋律在腦海中徘徊不止。

朱權則淡然一笑,他此舉在于試探僧兵們的信仰。

看來除了為首的法王外,其他僧兵全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可惜,權力容易使人迷失。也許以前的灌頂法王,虔誠的侍奉過佛祖。”

“現在的他,不過是淪為權的奴隸。”

一旁守護的徐峰,當即大驚道:“楊參謀……對面撤退了?”

“我們松潘衛……”

朱權擺了擺手,“松潘衛已經安全了。尿頂法王沒有興趣去啃骨頭。”

“在靈藏與四川毗鄰之地,還有很多衛所。”

“一個一個去跑,難免浪費時間,我打算親自去靈藏,除掉這禍害!”

說罷,朱權便收起古琴,準備走人。

說來也巧,他與那歷史上的朱權一樣,喜好音

“不如依舊留下《神奇譜》吧!”

聽聞朱權要離開,松潘衛眾人不舍。

這位寧王府的參謀,教會了他們何為勇氣。

灌頂法王不會再來侵擾。

朱權也大方得很,直接將曲譜留給了百姓。

“諸位,只要想我了,便一起唱這首《大悲咒》如何?”

“此乃《神奇譜》第一首,算是我留給你們的臨別之禮。”

朱權揮了揮手,與凌月奴購買了糧食,補充了草料,便徑直藏。

徐峰想要派兵相送,卻被朱權拒絕。

如今的藏地,對于大明還抱有敵意。

農奴主們,可不會告訴農奴,大明皇帝關心子民,甚至會給流民田地耕種。

以朱權的了解,恐怕他的父皇,被描繪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鬼了。

想到此,朱權忍不住笑道:“娘子,此番前去,定會很有趣!”

“真想看看,我不聲不響拿下吐蕃,父皇是何等表。”

Advertisement

凌月奴嗔怪道:“還有臉說?待到老爺知道你沒回大寧,擅自去了吐蕃,恐怕會氣急敗壞呢!”

朱權吹著口哨,“娘子,看為夫如何解決那尿頂法王,出發!”

——

奉天殿。

老朱最近總是右眼跳個不停。

朝臣所說之事,有朱標理,他也懶得干涉。

“對了,老十七是否到了大寧?”

老朱突然開口道:“為何這些時日,都沒有給咱帶封家書?”

朱標愕然,輕聲道:“父皇,這是在朝堂之上……國事為重,家事咱們私下說!”

老朱吹胡子瞪眼道:“帝王無家事!皆為國事!”

朱標苦笑連連,作為唯二知道朱權去向的人,面對強勢的父皇,大明太子爺不到一秒鐘就暴了十七弟的行蹤。

“什麼?兔崽子真去了吐蕃?”

朱元璋著急道:“那些個吐蕃人,可不認咱大明的藩王!”

朱標輕聲寬道:“父皇,十七弟說了,他要讓您當千古一帝,僅次于古龍……”

砰!

老朱抬起便是一腳,“告訴臨近藏地衛所,時刻保持警惕,咱有可能跟吐蕃開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