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書 輪回世界從拜師九叔開始 第836章 審問

《輪回世界從拜師九叔開始》 第836章 審問

云中子聽紂王蘇澤說完事經過,只覺尷尬和無奈到頭皮發麻。

修行修心修——慈航道人和普賢真人這都是修行到狗上去了?

商湯當滅還是不滅,跟我們這些深山修行的,有什麼關系?

你們這是跟街邊的長舌婦一樣,聽師尊說了一句“商湯氣數已盡,西周當興”就迫不及待滿天下跑出來宣布,還好像能決定天下歸屬一樣……

難怪你們是首先要應劫之人,劫數也因你們而起。

就這種穩不住道心、仿佛天下跟你們有關一樣,也是活該應劫。

不過尷尬是尷尬,云中子還是吃驚于兩個道友的最終遭遇:封神還沒開始,兩人就被削去三花五氣,這豈不是平白遭難,連劫數也不算……

又想道,封神起因就是這十二上仙修行一千五百年,不能斬三尸,引起紅塵災厄。

如今慈航道人和普賢真人修為被削,對他們固然是不幸,對天下蒼生說不定反而是好事,免去許多征伐。

低聲宣一聲道號,云中子向蘇澤說道:“原來如此,這兩個道友因為對商湯無禮,這才遭此災厄。如此貧道卻是不好再請大王放他們回山。”

“貧道回去自會秉明師尊,告知其他道友,請他們各有定計。”

見他痛快利落,這就要走,也不放狠話或說些什麼氣數天命的話,蘇澤不得不慨——云中子能好好活過封神不是沒有原因,闡教弟子和截教弟子哪一個不是自高自大,輒死纏爛打,請好友、師尊出山為自己逃回面子。

只有這云中子,看似冷淡不仗義,實則修道之人就該有這種大道為先,不惹紅塵的子,否則管東管西,親戚鄰居都管著,也就不要修道,安心當個人間凡人就是。

Advertisement

“好,寡人知道了。”蘇澤說道。

云中子再稽首為禮,轉而去。

他這一去,過不了三五日,闡教的其他人就要聞訊趕來,并且再不會是這樣客客氣氣,來的定然都是“主戰派”了。

用過早膳不久,龍德殿群臣聚集,蘇澤坐在王位上升朝。

首相商容先稟報:“啟稟大王,東伯侯姜恒楚、南伯侯鄂崇禹已經,率領手下諸侯,不日就來朝歌朝覲。”

“又因西伯侯與北伯侯大軍都在北地,不知今年這兩家如何朝見?”

“朝見?”太師聞仲冷笑,“東伯侯和南伯侯率領四百諸侯前來,按照往年招待便可,至于西伯侯和北伯侯,不造反就已經是好事了!”

此言一出,群臣大驚,不知道他為何這樣說。

因為之前軍機事只有聞仲、黃飛虎兩人參與,群臣到現在還不知道西伯侯姬昌和新任北伯侯崇黑虎的事

聞仲也不著急,將散宜生散布謠言收買人心、西伯侯藏匿散宜生、聚兵對抗朝廷之事說了,又將西伯侯姬昌在北地獨掌大權,意圖繞過朝廷與袁福通議和之事說了。

北地和西岐兩一起事發,西伯侯就算沒有造反之意,也定然犯了忤逆大王和朝廷的罪過,這時候還要看他是否朝廷命令。

聽命,就說明還不是蓄意謀反;不聽命,那就是造反,朝廷要開始平了。

群臣議論紛紛,說的多是一些沒用的話語。

蘇澤示意侍衛維持朝堂秩序,群臣這才安定下來。

“現將伯邑考、姬發、散宜生押上來,當庭審問,以正天下視聽。”

便有侍衛將伯邑考三人帶上來,散宜生披頭散發,帶著鐐銬,伯邑考和姬發兩人倒是沒定罪,只是,稍有狼狽之

Advertisement

“散宜生,宣稱西伯侯姬昌仁德之名,是你和誰的主意?”蘇澤問道。

“是我的主意,獻給西伯侯,西伯侯令我小心行事,這才培養手下與門客,宣揚西伯侯仁德之名。”在蘇澤的問詢下,散宜生一個凡人,自然是不可能保留

“果然,西伯侯是知道的。”蘇澤說道,“西伯侯為何這麼做?”

“有備之人,待天時而。”散宜生說道,“西伯侯通八卦卜算,認為天時不遠,因此準備。又因為通八卦占卜,能夠趨利避害,因此在西岐治理民眾輕徭薄賦,令路不拾夜不閉戶,家家安居樂業,國安民樂。”

“因此西伯侯仁德之名,毫不假,我等不過是早作準備,以備來日。沒想到被朝歌發現,如此只好以報主,不牽連主上與兩位公子。”

散宜生這麼說,并不出乎蘇澤意料。

朝中大臣有不心中暗想:原來是這麼回事,西伯侯這麼做也說得通,不過的的確確是犯了大忌,有了不臣之心。

“原來如此。”蘇澤微笑,“都說西伯侯仁德,他一百個孩子都是如何生的?有沒有搶掠良家婦人?”

散宜生大怒回應道:“沒有!西伯侯百子之中,義子也有幾個,并非全部是親生。要生孩子之時,西伯侯只需卜算一卦,知道何時召見、何時寵幸可最佳,不傷母子便可順利孕。”

“因此本領,太姒夫人生育十子而不傷,十子個個良才玉,何須再去搶掠良家婦人?”

蘇澤聞言,也是意想不到——姬昌這是把文王八卦給開發出來什麼了不起的特,怎麼還管生養這方面?

群臣則是面面相覷,不低聲議論,羨慕不已。

西伯侯這卜算之太厲害了,難怪能生九十多個親生兒子!

Advertisement

眼看話題即將跑偏,聞仲冷哼一聲,鎮住群臣。

大殿又恢復平靜,聞仲又說道:“大王,西伯侯姬昌用心不純,看他在北地用兵如何,再分功罪。如今倒要算一算,西伯候府抵抗朝廷,窩藏散宜生之事。”

“因西伯侯姬昌不在,做主的是西伯侯長子伯邑考與次子姬發,請大王審訊,看兩人是否刻意窩藏散宜生。”

聞仲話音剛落,伯邑考便向前叩拜:“啟稟大王,是臣下懷有私心,了散宜生賄賂,將他藏在西伯候府,請大王治罪于我。”

“侯府其他人并不知道此事,此乃——”

蘇澤淡淡笑道:“好一個有擔當的哥哥,伯邑考,你要擔起這件事來,可不是那麼容易。我令你說真話。”

蘇澤這一句話說完,伯邑考再說下去,頓時臉上出驚恐神,竟然不控制地說起了真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