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書 輪回世界從拜師九叔開始 第762章 小花帽

《輪回世界從拜師九叔開始》 第762章 小花帽

“好好好!”

孫悟空喜不自,眼看面前這面容冷峻的師父,越發覺自己對了胃口。

“咱們師徒,就去西方大雷音寺好好看一看吧!”

師徒兩人商量好,定下名分,又覺天旋地轉,被蘇澤甩出袖來。

“看來你們都商量好了。”

蘇澤笑道:“那我也不多留了,以后我或許在你們后,或許在你們前,又或者不在你們附近,你們也不必過多在意。”

說完之后,乘上黑馬,又沒黑漆漆的林中。

唐僧恭送蘇澤之后,坐回火堆邊繼續吃烤好的老虎

“師父,你可看出來那黑馬有什麼不同?”

唐僧微微搖頭:“徒弟,我不過是一個凡人,能看出來什麼不同?不過你既然有此一問,蘇先生又有著法力,想來會有些不同之。”

“嗯,那是一條龍所化。”孫悟空說道。

唐僧有些驚訝:“龍?蘇先生騎著龍所化的馬嗎?人間的皇帝也不過是真龍天子,這樣說來,他跟皇帝行禮,豈不是丟臉?”

孫悟空笑道:“人間皇帝自稱真龍天子,這是一國氣運有真龍、潛龍、蟒蛇之分,哪里是說他們真的是龍族子孫?而且,就算是真龍,真說起來位格也比不上聚攏萬千人心人間皇帝。雙方差異和高低之分十分復雜,并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言明概括。”

“原來如此。”

唐僧又問了兩句,才明白原來龍這神,在神仙眼中不過是高等一些的靈,雖然有些厲害神通,卻也有時候用來當坐騎,當拉車攆的座駕。當了各地的水神、龍王,獲得天庭敕封,方才算是有個出,不會被隨意打殺。

一夜無話,第二日繼續上路。

走過一家姓陳的老者家中,那老者見唐僧是和尚,專門弄了些不沾葷腥的齋飯,唐僧也不推辭,一樣吃了道謝。

Advertisement

聽這老者說起陳年舊事,小時候還曾經去兩界山下放牛見過孫悟空,更是惹得孫悟空嬉笑不止,眾人滿堂歡笑。

住了一晚,第二日又上路之時,卻有六個賊人上前攔路搶劫。

孫悟空上前問話,那為首的賊人說道:“我們六個人,便是此山大王,一個喚做眼看喜,一個喚做耳聽怒,一個喚做鼻嗅,一個喚作舌嘗思,一個喚作意見,一個喚作本憂!”

孫悟空聽得不耐煩,就要上前打死了他們算完。

唐僧聽到這六人的諢號,卻是道:“悟空,且慢。”

孫悟空停下如意金箍棒,回頭看向唐僧:“師父?難不你也大發慈悲不?”

“那倒不是,只不過這六人的名字來的古怪,對應的正是佛門的六。人都說六不凈,出家人六清凈,指的便是在此。”唐僧說道,“六個攔路搶劫的小賊,連字也不認識,如何能取佛教上的諢號?難道他們的母親都是佛門的某位菩薩不?”

“你用火眼金睛看一看他們。”

孫悟空抬眼看去,雙眼冒出金,看了一眼后笑道:“師父多慮了,這六人便是凡夫俗子,讓我打殺了他們吧!”

唐僧冷聲道:“悟空,雖然如此,卻不能殺了他們。”

“為何不能?這強盜剪徑,不知殺害多好人,俺老孫殺了他們也是替天行道,如何不能?”孫悟空有些不耐煩了,說道。

“你親手殺了這六人,是要讓你自己六清凈,專心皈依佛門嗎?”唐僧沉聲道,“哪怕你看不出不妥,那也要穩妥為上。”

孫悟空連連搖頭:“你這師父也太小心,俺老孫偏是不信。待俺老孫手試試……”

Advertisement

說完之后,揮金箍棒便打死一人。

隨后回頭看向唐僧:“你看,什麼事也沒有,怕他什麼!”

又揮起金箍棒,將其他五人也都打死,喜滋滋對唐僧表功:“師父,你可是想錯了,這六個便只是凡人罷了!”

唐僧微微搖頭,不再多言,只是催馬前行。

孫悟空見他不和自己多說,也失了興趣,只好背著金箍棒快步跟上。

兩人剛走出不遠,一個老夫人巍巍而來,手持一頂小花帽。

“長老,要去哪里去?”

唐僧騎在馬上,冷眼看著這老夫人:“老夫人又是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悟空,此山路艱難崎嶇,你送這老夫人回家吧。”

老夫人卻是不答話,只說:“長老好心,老也是無以回報。這小花帽乃是我小兒用的,他只做了三日和尚便染病亡,若是長老不嫌棄,就請收了小花帽,自用也可,給徒弟用也可。”

唐僧見這般說,長嘆一聲:“出家人不打誑語,菩薩如此滿口虛言假語,我如何接好意?”

原本孫悟空看著老夫人手中小花帽只覺好看絢麗,心極了,這時候聽到唐僧這話,頓時心里咯噔一下,抬眼看時,只見那老夫人被唐僧兌一句,已經不得不顯出本相。

正是南海觀世音菩薩。

孫悟空頓時大吃一驚,暗自想道:“這師父有些本事,他如何看得出來這人是菩薩變化?俺老孫一時不察,都沒有看清楚!”

這小花帽怕不是什麼勾魂鎖命的東西!

“玄奘!”

且不說孫悟空暗自驚懼,只見觀音菩薩說道:“你既然了佛門,為何還不虔誠禮佛,反倒三番兩次不敬,多有疑慮?”

唐僧躬說道:“見過觀世音菩薩,非我有所顧慮,而是菩薩和佛祖令我顧慮。”

Advertisement

“人間紅塵中,讀書者本意是讀書明義知禮節,再者治國平天下,因為激教導教化的恩德,才拜圣人。可不是因為圣人站在那里,天生就要跪拜此人,才有了書籍和教化。”

“我讀佛經,出家人要真誠,要不凌弱,要不逞強,要淡薄利益……這等經義當然是好,可若是菩薩三番兩次將我當做傻子,不肯真誠以待,偏要以強凌弱高高在上,已然全無出家人姿態,我拜的是什麼?求的是什麼?”

“我學佛經是為了向佛陀行禮,還是為了出家、明曉佛經經義?若只是為了禮佛,菩薩何不去長安城找些奴婢骨的,管包他們能伺候佛祖菩薩舒心如意,一個眼神端茶送水,無不伺候舒服周到,何必要找我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