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錦不過就是來慈寧宮充充數,就幾乎被雍正甩過來的宮權的給砸暈了。
還是熹妃反應快,連忙扯了一把,舒錦這纔回過神來,忙與熹妃行禮謝恩。
再瞧瞧皇后,眼珠子都要冒火了,怕是恨不得把和熹妃給燒渣渣!
舒錦一陣無語, 要奪你宮權的雍正,有種你瞪他啊!
皇后啊皇后,你丫的就知道柿子!老孃鄙視你!
舒錦無語蒼天,真的只想躺平,不想工作啊!什麼勞什子宮權,那是那麼好拿的嗎?
不過熹妃卻鬥志昂揚, 第二天就跑到舒錦的承幹宮, 來跟商議如何“協理六宮”。
沒錯,只是“協理”而已, 畢竟雍正又沒有剝奪中宮箋表,所以後宮大事,還是不得得皇后蓋印。
但是一些瑣碎事務,協理宮妃便有權自行決定了。
而這後宮裡的事,絕大多數都是細碎零散的小事。
所以哪怕只是協理六宮,也是極大的權柄了。
所以但凡皇后活著,便不能輕易下放給嬪妃。但現在雍正有現的、順理章的理由——太皇太后病了,作爲孫媳婦的皇后責無旁貸!若不想被人非議不孝,你就得天天去慈寧宮報道,甭管老太太需不需要你伺候。
如此一來,自然就無暇打理宮務了。
敬事房總管太監陳福,及各管事太監也在翌日的清晨,齊齊整整來到承幹宮, 將小山般的賬目呈上, 並一一上前向兩位宮妃稟明後宮諸多事項。
舒錦看得眼暈、聽得頭暈, 不一會兒功夫,便只覺得頭大如鬥。
話說,皇后還真是個能人,一個人就能理這麼多瑣事,還能順便算計六宮。
舒錦了眉心,“本宮與熹妃從未打理過這麼多事……”——要是出了紕,可怎麼是好啊?
丫的,打理好了未必有功,可若出了差池,便是過錯、甚至罪責了!
熹妃雖然野心蠢蠢,卻也不免爲這些事而犯愁,“是啊,尤其接下來就是頒金節了……”——尋常小事出了紕就算了,這等大節慶若是安排不好,怕是要吃掛落。宮權纔到手,熹妃也不想轉手就失了。
敬事房總管太監陳福微微帶笑,“兩位娘娘請放心,皇上已經吩咐了,太皇太后染重病,這頒金節從簡辦理, 其餘事項也能省則省, 二位娘娘若是還有不懂之, 蕭規曹隨便是。奴才會好生盯著, 必不會出了大岔子。”
這陳福可是昔日雍王府的大總管,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舒錦也敏銳地到了,雍正這簡直是明著幫和熹妃掌權啊!!
是了,這纔是雍正的目的!
剝奪皇后權柄!
只是……皇后畢竟是皇后,等太皇太后病癒,這宮權按理說便該回歸中宮了。雍正這麼做真的有意義嗎?
舒錦忽的心裡咯噔了一下,除非——雍正沒打算把宮權歸還皇后了!!!
舒錦心中大駭,卻急忙維持了表面鎮定,“那就勞陳公公多費心了。”——回頭不得給這個陳老太監一筆厚賞。
熹妃心中也是如此想,有了這個大總管襄助,何愁不能穩穩接管宮權?回頭私底下得人多賞賜些銀子纔是……只盼著太皇太后多病幾年,時日久了,就算皇后重奪宮權,起碼也能安足夠多的釘子。
熹妃看了裕妃一眼,眼下要做的,便是和裕妃聯手,儘快把持六宮!
舒錦:你看我幹啥?看賬本去啊!
接下來的日子,舒錦便徹底沒了清閒好日子,每天天一亮,熹妃便準時來承幹宮,和一項項商議宮務,各管事太監也是馬不停蹄被傳召、吩咐,小到月例用度的發放,大到慈寧宮、壽安宮的諸多事宜……
舒錦開啓了九九六的福報的生活,o(╥﹏╥)o
在雍正明裡暗裡的“幫助”下,舒錦和熹妃接管六宮異常順遂,雖然也出過一些不大不小的紕,但陳福都能很快理妥當,甚至連頒金節,也安排得符合聖意,還得了皇帝的口頭稱讚,並鼓勵們倆繼續努力。
努力你煤球!
老孃想休假!
舒錦和熹妃越順遂,皇后越就暴躁,鍾粹宮的瓷報銷頻率是越來越高了,中宮的開銷也越來越多。
偏生們倆作爲嬪妃,又不能卡皇后的用度,反倒還得第一時間補充上去,省得皇后娘娘木有瓷可砸。
好在因太皇太后染病,各宮嬪妃也不敢鋪張浪費,甚至還有不嬪妃特意吃齋唸佛,這一增一減,後宮的開銷倒是與往常差不離。
這太皇太后的病,說到底就是老了,這病去如,自然好得格外慢些。雍正三年的冬天,皇后都在侍疾中度過。
知道雍正四年二月,天氣轉暖,老太太的子骨才終於好轉。
皇后鬆了一口氣之餘,便想著趕奪回宮權,卻不想,烏雅太后病倒了!
得嘞,伺候完太婆婆、接著去伺候婆婆吧!
鍾粹宮正殿中,嬪妃雲集。
伺候太皇太后一整個冬天皇后也眼可見地瘦了不,人到中年,這一瘦,便顯得衰老了許多。
“皇上,臣妾去壽寧宮侍疾,瞧著皇額娘……似乎並不十分打。”皇后努力斟酌著用詞,可心裡已經惱火萬丈,太后本就沒病!
胤禛板著臉,滿目不悅之:“皇后這話是什麼意思?!”
就算誰都知道太后裝病,但誰又敢揭穿呢?
皇后心裡恨得牙,只得旁敲側擊上眼藥:“太后怕是心病。”——不就是想小兒子了麼!
胤禛當然知道自己的親額娘作的什麼幺蛾子的,雖然心裡也不痛快,但是……皇額娘此舉,倒是幫了朕了。原本想著,皇后也病一場,不想太后來了這麼一招。
“那你就好好安太后!”胤禛黑著臉道。
皇后急得眼裡冒火,“皇上……”皇上又不肯寬恕十四爺,能有什麼法子安太后?!
胤禛擺了擺手:“好了,前朝事冗雜,這後宮就不要再給朕添了!你爲皇后,本就該恪守孝道,六宮瑣事自有裕妃和熹妃打理!”
撂下這句話,雍正拂袖而去。
皇后生生氣了一隻朝天椒。
章節報錯
農學院高材生穿成一身蠻力的癡傻農家女,父死母弱,弟弟疏離,姐姐把她當累贅。幸好她有靈泉空間在手,獵殺野豬,震懾狼群,引靈泉灌溉莊稼,培育良種。種田、養殖、搞副業,傻二妮兒帶全家走上紅紅火火致富路。隔壁家絕美孤傲小書生,長得好看了不起?一代權臣了不起?還不是被傻二妮兒輕鬆拿下?一句話:從癡傻農家女到一品誥命的開掛人生!...
穿越成豪門嫡女,卻是凄涼小院薄被單衣,爹不靠譜、后母惡毒,怎麼辦?藝在調香、心在調人,只得自覓情郎!…
女主很快有自己的龍鳳胎,不是什麼女強男強人設,事業線不明顯,溫馨日常家裡長短養家養娃 故事純屬虛構,半架空,請勿對標現實考究 請文明看文,不喜毋噴,謝謝
她本是21世紀冠絕天下的女聖手,一朝靈魂穿越,卻重生在一個準備行刑的可憐人身上。 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燕王,為了報恩把她從刑場上救下。 成婚當日,燕王霸道搶親。 皇上追責,燕王拿出一紙婚約堵住了皇上的嘴。 自此她便成了人人豔羨嫉妒的燕王妃。
秦瑱穿越三國,成了一個寒門士子。 為了改變命運,四處求學,最終投入曹操麾下。 憑著超越時代的見識,屢次建功。 本想輔佐曹操成就霸業,沒想到卻因功勞太大,引起曹操忌憚。 正逢宛城之戰,眼見老曹要一炮害三賢,秦瑱再次勸誡,卻惹得曹操怒斥。 於是秦瑱果斷掛印而去,你老曹不是多疑嗎?那這軍師不當也罷! 至此,秦瑱轉入劉備麾下,以一人之力,提前改變天下大局。 奪淮南、戰呂布、敗孫策、取荊州,短短數年之間,輔佐老劉成就霸業。 多年之後,曹操遲暮,病榻之前,謂眾人云: 「孤一生行事,但無悔過,唯秦子瑄離去,孤之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