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葉的魄為何如此強橫,能夠勝過尋常道門之人,甚至與武夫相媲。其本原因在于秋葉將玉清和太清兩脈絕學都融于自己一之上。當年玉清制太清,太清日漸衰微,然后一分為幾,或是歸于玄教,或是歸于佛門,或是歸于儒門,或是歸于劍宗,或是守著太清的名號茍延殘,但還有相當一部分選擇歸于玉清。所以在玉清一脈中亦有太清一脈的諸多法門,甚至一氣化三清之法,本就是太清一脈的本絕學。
秋葉為道門掌教真人,自是有資格去翻閱道門道藏殿中的所有典籍,他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不但靜修玉清一脈的諸多道法,還兼修了太清一脈的三清訣、請神之法以及紫金之,無垢之與紫金之融會貫通之后,使得秋葉魄毫不遜于一位十八樓境界的武夫,可見三清本是一,同同源,存續相依。
如今秋葉以太清一脈敕令鬼神之法請下雷部正神,再配合玉清一脈的五雷天心正法,更是火上添油一般。只見一道道明紫電穿天地,割裂虛空,又在轉眼間凝聚三十六顆磨盤大小的紫雷珠,仿佛三十六紫日一般瞬間照耀于蓮花峰上。
原本被染紅的天幕頓時明亮一片,而且這明亮還越來越盛,不見天,不見地,不見山,唯有明澈一片,唯有象征著天道煌煌威嚴的無邊紫意。
接著,三十六顆雷珠之中浮現著三十六位面貌模糊卻又形態各不相同的諸天神明,或是手捧風袋,或是雙手持傘,或是手執刀劍,或是手持殿鑿,或是手持雷錘,或是雙手持鑼,或是滾滾擂鼓,無不渾上下流溢彩,有無數紫天雷在其周如一尾尾蛟龍穿梭游。
這便是秋葉借助神霄印的三十六位雷部正神的一縷神意請下的三十六尊雷部正神法相,這與尋常雷法的花架子不同,而是真正代表了大道雷霆真意,掌控天樞地機,雷霆,布雨興云,甚至是代天行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便是代表著天道,即使不是三十六位正神的真降臨人世,也依然有著絕大威力。
就在三十六雷將法相現的瞬間,整個碧游島周圍的天地元氣都為之牽,躁不安,好似是風暴來臨時的海面之上,瞬間形了一個巨大的漩渦,深不見底,若是有人抬頭去,便要覺自己的視線被漩渦徹底吸其中,就好像是終年在域外游的天魔正俯瞰人間。
下一刻,漩渦深生出一道震虛空不休的紫雷柱。在三十六位雷部正神的加持之下,此時五雷天心正法的威力又勝過平時何止十倍
三十六部雷將法相齊齊發聲,使得此方天地都震不休,而那道紫雷霆與平時一閃而逝的閃電天雷又是不同,落勢極慢,眼可見,但卻攜帶了不可阻擋之勢,滾滾落下。
此時此刻,在氣機牽引之下,徐北游非但不能繼續凝聚天地元氣為己用,而且也不能逃離這道雷霆的落下范圍,若是撼這道天雷,等同于撼那方神霄印,就算徐北游破去天雷,秋葉也不過是損失了一枚神霄印而已。從長遠來看,神霄印消失之后便等同道門損失了一件重寶,徐北游只是損耗些許氣機而已,可從當下的局勢來看,秋
葉以損失一枚神霄印為代價,爭得那一線之機,只要能將徐北游擊殺于此地,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都是值得。
可在當下這個關口,徐北游又是避無可避,而且此時誅仙三劍又是已經刺秋葉,徐北游手中已經無劍。
秋葉此舉的意圖也十分明確,不但要得徐北游扛下這道天雷,而且還要順勢把徐北游的后手也相出來,若是徐北游不肯用自己的后手,單憑一個紫金之,很難不傷勢。
事已至此,徐北游也不能繼續留手了,如果說剛才的他只是出力八分,現在就要出力十分了。
手中已經無劍的徐北游狠狠一跺地面,整座蓮花峰頓時山搖地。
這不是徐北游的一腳如何勢大力沉,而是因為山下藏有飛劍萬余,此時此刻,終于要現世了。
而且與此同時,劍氣凌空堂中的龍碑天書也芒大盛,整座蓮花峰在此刻變為一座魘鎮厭勝大陣,這座大陣本是想要用來對付秋葉,不過此時卻首先要用來鎮三十六尊雷部雷將法相。
在大陣現世之后,三十六尊雷部雷將的法相有了片刻的凝滯,作緩慢,上華黯淡,使得從天上降下的雷霆也有了片刻的停頓。
趁此時機,徐北游向前踏出一步。
他除了已經破去的大寶瓶之和剛剛就的紫金之之外,還有源自劍宗的無上劍,當年道祖傳下三大法,無垢之不懼污穢法,紫金之無懼刀槍兵戈,再加上主殺的無上劍,進而可攻,退而可守,幾乎可以說是完。只是日后三大道君各自決裂,使得三大法也“分道揚鑣”,如今秋葉和徐北游皆是就紫金之,唯一不同的便是徐北游有無上劍,而秋葉是無垢之,從這一點上來說,秋葉只能守,而徐北游則必須攻。
這一刻的徐北游,整個人就像是一把無雙神劍,瞬間來到秋葉的面前。
人至便是劍至。
手中有劍無劍又何妨
天地之間驟然炸起一聲巨響,如天人以劍撞天鐘,震心房。
依稀可見徐北游已經近到秋葉的前一丈。
上仙塵曾有言道,前三尺,即是舉世無敵。
雖然徐北游此時手中無有三尺,但是他整個人就是一柄五尺五寸之劍。
以為劍,人至劍至。
這本就是劍宗的舍命一劍,也是慘烈決然的玉石俱焚一劍。
雖說徐北游有魄為依仗,談不上舍命,更談不上玉石俱焚,但是劍意決然,一往無前,縱九死而無悔。
徐北游瞬間破開七尺距離,來到舉世無敵的三尺范圍之。
然后以劍指姿勢,點在了秋葉的眉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