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懸疑推理 一品仵作 第三章 帝後審案

《一品仵作》 第三章 帝後審案

“你還想罪?!若非你貪,怎會有此意外?若非你縱容家丁,又怎會鬧出人命?”暮青一把拿起蘇母之骨,骨上跡斑斑,直指堂外,“蘇母患鬱疾,時常責罵兒,此乃鄰裡皆知之事。但母連心,世上有多事是不為鄰裡所知的?為娘親,當真不疼兒?一生的榮辱皆因刺繡而起,兒與一樣被榮辱所累,故而不許承習家學,隻盼一生平凡無名。可憐天下父母心,不過是不希兒步的後塵罷了!母連心,蘇繡娘又豈能不知母親的苦心?心繫娘親的鬱疾,白天服侍在旁,夜裡習繡藝,苦練謀生之技為母請醫問藥,哪知繡技日漸湛,家中的日子漸漸有了盼頭兒之時卻被你盯上了!”

“蘇繡娘年方十八,姿容秀麗,你知道需要銀錢,便用一筆銀錢將了府中。你本想把人和繡本都得到手,卻沒想到鬧出了人命。蘇母得知兒死時,悲痛之可想而知,到李府門前為討命,人死在你府裡,骨未寒,你但凡還有良知,怎會縱容家丁棒打苦主,事後又惡人先告狀,汙衊死者,搶奪繡本,惡事做絕?而今蒼天有眼,冤案昭雪,你怎還有臉將罪責推於意外和家丁上?”

“你可知今早為何不傳你到堂,而是讓林衛把你綁來縣衙嗎?因為傳你到堂,你必定會換上袍前來陛見,你不配!惡徒為,乃吏治之恥!”

這一罵,聲可斷金,暮青摘下驗的行頭轉走回堂上,往步惜歡旁一坐,道:“骨已驗,案已清,恭請聖裁!”

一點兒也沒個恭請的禮數,步惜歡嘆了一聲,把手旁放溫了的茶遞了過去。

Advertisement

百姓的眼珠子瞪得老圓,剛剛驗時,聖上手中的茶換了好幾回,每回都隻是吹一吹就放去一旁,還以為是縣衙備的茶不合胃口,鬧了半天是給皇後孃娘備著的?

李龐的心涼了半截,帝後深天下皆知,可若非親眼所見,誰能想到皇後如此無禮,聖上竟不以為忤?聖上對皇後寵到此等地步,憑皇後眼裡容不得冤案的,今兒聖上就算不殺他,估著也得他一層皮!

“傳蘇張二人到堂。”大雨傾盆,青簷下垂了雨簾兒,帝音淡漠,喜怒難測。

堂外不見有百姓離去,眾人淋著大雨轉頭四顧,忙著尋人。

蘇父和張書生竟也在?在何

大雨聲掩了門推開時的吱呀聲,一個青年人扶著位老者從偏廳裡出來,正是張書生和蘇父。蘇父正當不之年,發已枯白,舉步艱難,竟貌似花甲老人。

見二人慾行跪拜之禮,步惜歡道:“免禮吧,賜蘇父坐。”

蘇張二人寵若驚,還沒回過神來,宮人就搬了椅子來。

“方纔,皇後已重驗蘇氏母骨及當年的證,如今二人死因已明,蘇父,你對案可還有疑意?”帝音傳來,勝似天威。

蘇父執意起巍巍地跪了下來,聲如老者,泣不聲,“草民多謝陛下、皇後孃娘重審此案之恩!草民的妻死得冤枉,草民能等到這一日,真是蒼天有眼……蒼天有眼哪!”

西天雷音威沉,堂上久無人聲。

半晌,步惜歡嘆道:“平吧,朕為一國之君,吏治不清乃朕之過,朕會給蘇家一個代的。”

“謝陛下!”蘇父垂淚,被張書生扶起坐了回去。

步惜歡出公堂,聲音涼似雨後秋風,“你方纔隻有一句話說對了——你罪該萬死。朕無需你萬死,一死足矣。”

Advertisement

李龐猛地抬頭,一道驚電裂空,他心頭駭意急湧,怎麼也沒想到死期將至,“陛下!陛下,您不能殺微臣!難道您就不怕嶺南……”

“不怕嶺南反朕?”步惜歡笑了聲,漫不經心地走下堂來,“你怎知嶺南一州十三縣,在朕心裡重得過朝廷吏治?朕之誌,若隻在坐擁天下,當初又何必棄那半壁江山?吏治不清,民冤難平,朕親政有何用?民心不平,天下又如何能平?”

話音落下,男子已在堂前屋簷下,一抬手,雨滴在指間綻開,化作雨花飛至階下,濺在李龐的臉上,冷若冰渣。

“貪不除,吏治難清,你有今日是罪有應得。”雲上龍蛇遮日,天昏昏,步惜歡負手出縣衙,眉宇間顯出幾分厭來,“此等靈秀之地竟占了數年,朕站在這兒都嫌地兒臟!來人!”

“在!”林軍統領李朝榮上前聽旨。

“李龐賄賂知縣,欺百姓,法理難容!令其歸還蘇家的繡本,就地革去外職,斬立決!”

“遵旨!”

“不必押赴法場了,就在這兒斬,拿他的洗一洗這臟了的縣衙公堂,也祭一祭蘇家母的冤魂。”

“遵旨!”李朝榮領旨起,一抬手,兩名披甲侍衛便押住了李龐。

李龐大驚,求饒聲中帶著音,“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微臣、微臣可以說服兄長刺殺嶺南王,為陛下除一後患!微臣……”

步惜歡轉進了公堂,堂外刀聲一揚,隻聽哧的一聲,一顆頭顱淩空飛起,潑喇喇地灑在公堂的青階上,被雨水一澆,階下頃刻匯了一條河。

李龐的子仍然直直地跪著,斷腔裡往外冒著,頭顱落在地上時聲如悶雷,驚得百姓心頭一跳,見那帶的頭顱骨碌碌地滾來腳下,平日裡和知縣稱兄道弟無人敢惹的李員外眨眼間就死了,發遮了大半張臉,眼裡懼意仍在,頭和子卻已分了家。

Advertisement

人死了……

真殺了!

公堂外寂無人聲,半晌,一道悲哭聲傳出,蘇父跪在棺旁哭謝聖恩,“草民多謝陛下……萬歲萬萬歲……子仲,蕓兒的仇報了!”

蘇父拉著張書生的手,張書生隻點頭不說話,公堂上掌了燈,青年人一臉痛,通紅的眼裡含了淚。

暮青下了堂來,親自捧來蘇繡孃的,連同斷甲一併歸了棺中。當年驗時,這片斷甲與蘇繡孃的手指之間尚有皮相連,裡麵著塊斷木,可見跌出窗時曾試圖自救,但沒能功。此事方纔未提,因為提了也無用,不過是徒增苦主的悲痛罷了。隻是覆住了枯瘦的白骨,卻覆不住殘破的骷髏,縱是舊日仍在,也再不見昔日容了。

蘇父見了痛哭不止,連謝恩的話都說不出來了。

五年來,在心裡的石頭忽然沒了,心底湧出的卻不是輕鬆快意,而是含的悲痛。

蘇父拉住張書生的手,哭得話音含糊不清,“都是義父的錯,義父當初不該跟你提那天價的聘禮,若是把蕓兒許配給你,你們夫妻倆安安穩穩地過日子,興許就不會有後頭的事了。”

這事兒街坊四鄰的也聽說過,聽說是蘇張兩家為鄰多年,張書生和蘇繡娘青梅竹馬,長大後就生了意,張家也不嫌棄蘇母不吉,一直把蘇繡娘當未過門的兒媳婦,蘇繡娘十八歲生辰那日,張大娘請到蘇家下聘,本以為這門親事會順順利利的,卻沒料到蘇父張口便是百兩銀子的聘禮,連都覺得蘇家以前富貴過,過不了窮苦日子,想借兒的親事大撈一筆銀錢,勸張大娘還是為子另擇良緣,否則日後怕是要鬧得家中犬不寧。

此事傳揚出去後,蘇父了不非議,大傢夥兒都以為蘇張兩家會因此結仇,可誰也沒想到,張大娘還是把蘇繡娘當兒媳幫襯著,甚至在蘇家出事之後,張家也不計前嫌地照料著蘇父,張書生還認了蘇父為義父,將他當作高堂般奉養在家。

Advertisement

知道兩家舊事的人無不覺得是蘇父上輩子積了大德,否則怎會有今日的福氣?

張書生卻搖頭道:“義父切莫自責,蘇張兩家為鄰多年,孩兒豈能不知義父的為人?義父隻是一心為蕓兒著想,是孩兒無用!”

蘇父聞言悲慟更深,捶哭道:“傻孩子,無用之人是義父!義父與你皆是讀書人,深知這世道讀書人的苦,百無一用是書生啊!”

寒門子弟難仕,他年輕時憑著妻子在江南織造局的差事才拜了士族門下,可好景不長,正當他有被舉薦為之時,宮裡出了事,妻子了牽連,被趕出了織造府,他也一併被趕出了士族府邸,再沒了仕的門路。

舉家搬回古水縣後,他深覺讀書無用,妻子落難,兒尚,他為男子,竟隻能靠賣字畫養家,一家子度日艱難,反倒要靠賣繡品補家用。

蕓兒自以為學刺繡,爹孃不知,可他們夫妻怎可能毫不知?夜裡挑燈刺繡,白天侍藥,熬紅的眼和手上的針眼兒,娘豈會看不見?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兒孝順,他們既心疼又自責,若子仲不是讀書人,他會痛痛快快地把蕓兒許配給他。可他偏偏是個讀書人,他擔心他們日後會走他和妻子的老路,不忍之下才開口索要一百兩銀子的聘禮。不是他貪財,他隻是想讓子仲知難而退,可誰知反倒害了蕓兒?蕓兒想繡那百壽牡丹圖,定是覺得李府給的繡金即可替娘看病,又能補子仲,他湊足銀子來家中提親。

“是義父害了蕓兒,子仲,蕓兒的冤案昭雪了,可義父死都不會瞑目啊!”

“義父……”張書生扶住蘇父,垂首淚下,麵上痛深切,卻仍舊寬他道,“義父莫要自責過深,這世間豈有不為兒謀算的爹孃?若無惡人謀奪繡圖,蕓兒又豈會喪命?這世間可恨的難道不該是心存惡念之人?”

此言有理,蘇父卻聽不進去,妻已死,獨留他一人茍活於世,冤案昭雪雖可告的亡魂,他卻至死也難以擺自責之苦。

蘇父低頭之時瞧見張書生的手,臉上頓時痛意更深,“子仲,你這手……你這讀書人的手啊……義父愧對於你,苦了你了……”

張書生搖頭,兩人再無餘話,隻是淚下如雨。

蘇張兩家的事,許多人都是聽說的,眼見著蘇父和張書生不像是有嫌隙的樣子,百姓也從二人的話裡聽出了些別的滋味,不傻之人都看得出當年聘禮的事隻怕是另有,可人死不能復生,蘇張兩家的日子到底還是毀了。

眾人不由嘆息,貪惡霸之死剛剛在心頭激起的熱霎時間就被澆滅了。平民百姓經不起司,更別提冤案了,哪怕冤案昭雪了,餘生也依舊是悲苦二字,翻不得。

百姓如草,命不如狗,此話真是一點兒也不假……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的?”這時,帝音傳來,百姓舉目進公堂,隻見珠簾模糊了帝,天子之聲卻威如天音,“皇後出於仵作之家,其籍不比寒門,尚有天下無冤之誌,兒郎寒窗十年,豈可輕言無用?痛失至親已是人間至苦,若再失男兒之誌,與自棄何異?朕若也如你等這般,江山早就易主了!”

蘇父和張書生方纔隻顧沉浸在悲痛之中,一時忘了帝後,此時聽出龍不悅,慌忙跪下聆聽聖訓。

“蘇氏母之死乃吏治之過,吏治之過即朕之過,朝廷理當補償於民。”步惜歡喚了聲範通,老太監端著隻托盤便下了堂去,明黃的錦緞一揭,堂外嘩聲四起,隻見盤中整整齊齊地擺滿了白花花的銀,約莫有四五百兩,“銀錢雖不可抵償人命,但逝者已去,生者仍需度日。你年事已高,膝下孤零,此案既為朝廷之過,奉養終老理當由朝廷為之。”

蘇父怔住,一時沒反應過來。

“張子仲。”步惜歡看向張書生,張書生聞聲抬頭,眼中也有怔,“你與蘇繡娘無緣結為夫妻,卻奉養其父視為高堂,此乃人間大義,理當嘉獎。朕便賜你孝義當先牌匾一塊,白銀百兩,令你無需再為奉養義父勞生計,隻管安心讀書,日後能否報效朝廷,就看你的本事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