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玄幻奇幻 逍遙小儒仙 第596章:區區……

《逍遙小儒仙》 第596章:區區……

李長安被趙洪山和王天罡暫時帶回了書院。

“天塌下來,還有高個子頂著,你何必去出頭?”王天罡對李長安說道,

“要是你真接了青石佛首的傳承,后果不堪設想。”

“看看外面那些已經失去神智的百姓,一旦接傳承,恐怕和他們差不多。”

“大晉還有高個子嗎?”李長安反問道。

這個問題,直接讓王天罡沉默了。

趙洪山的面部也在微微搐。

上百尊三品大儒聯手,卻毫沒有作用,要想對青石佛首產生作用,恐怕得二品聯手,或者一品才行。

縱觀整個大晉,二品都是有數的,而一品……明面上,其余五國也不會有,只有圣廟還有一品存世。

“咱們大晉有二品文正境界的存在嗎?”李長安詢問道。

趙洪山輕嘆一聲,“有的,但很,明面上只有兩個或者三個。”

此話一出,李長安愣住了,“怎麼可能會這麼?”

“哪怕是用傳承文箓,也不該只有兩三個二品文正吧?”

這一點,即便是王天罡也不清楚。

無論是大晉,還是北部妖國,明面上的最高戰力,的確都是三品。

二品不可見,更別提一品了。

趙洪山道,“你懷圣道之種,必然會很快走上這條路,提前對你說,倒也沒什麼問題。”

他解釋道,“眾所周知,近千年來,天下無圣,最強者也只有一品。”

“我們四院一監的圣位以及文脈,皆傳承自圣廟。換而言之,我們其實與圣廟同同源。”

“但圣廟為了聚集天下人族的氣運,保證傳承不絕,規定所有一品,必須圣廟。”

“所以,天下六國沒有一品坐鎮,最強者也只有二品。”

“經歷這麼多年,我們白鹿書院還有一品傳承文箓,已經是奇跡了。”

Advertisement

“當初文脈危急,我們想給你用的,就是那塊底蘊,我們認為以你的才學,足以為白鹿書院再撐四百年。”

“傳承文箓用過一次,就會降一品,換句話說,也就第一次使用才算有用,往后就是三品。”

“除非有先天文箓作為傳承,但三品先天文箓還能有一兩塊,二品想都別想。”

趙洪山看了李長安一眼,意思不言而明,“原本如果你沒有自廢文箓,未來就二品還是極有希的。”

“而普通的傳承文箓道三品后,意義就不大了。對我們這些人而言,三品還是可以憑借自己修行修來的。”

“但二品,難如登天。”

“三品大儒國運加,引規則;二品文正知天命,天下大勢盡在掌握,可以以一己之力控國運。”

李長安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論,當真是大開眼界。

何止是他,王天罡對二品的了解也知之甚

二品乃至一品,只是知道境界之名,但從不知其中蘊含著什麼道理。

好似天機一般,不可泄,難以知曉。

控國運?”李長安眨了眨眼,抓住了其中最關鍵的四個字。

趙洪山點點頭,帶著李長安往圣地深走去,“控國運。”

“三品只是借氣運影響天地規則,二品則是強行控國運,二者看似相近,實則云壤之別。”

“也就是說,只要二品文正愿意,他就可以……立國!”

最后兩個字,好似驚雷一般,在李長安耳畔炸響。

他猛地看向趙洪山,“所以……”

趙洪山看到李長安的眼神,知道他已經想明白了,接口道,

“所以反過來,最容易修煉到二品的,恰恰是一國之皇帝!”

“而對應的,一國皇帝最忌諱的,就是二品文正。”

Advertisement

這句話,好似一束,將李長安心底的很多疑,全都解開了。

一旁的王天罡也皺起了眉頭。

“當今晉帝追求長生,已經不問朝政二十年……”

“他……會不會可能已經就二品了?”

趙洪山搖搖頭,“這個并不能確定,晉帝從即位以來便深居簡出,甚至連皇宮都沒出過幾次,我們能看到他的時間并不多。”

“尤其是當年扶持皇后理朝政后,他便一直守在太廟,未曾離開。”

“太廟和我們書院圣地相似,我們的手段也看不穿那里。”

“二十年以來,晉帝長什麼模樣,我們都不知道。”

“如今天下,已經只知有皇后,不知有皇帝了。”

李長安挑了挑眉,疑剛剛解開不,但又有更多的疑涌現,

“那如今的皇后修改年號,幾乎就要登基為帝,是晉帝的謀劃,還是自己的計劃?”

趙洪山沒有給出答案,只是淡淡說道,“二品的,一般人不會知道,但獨孤家應該會知道一些。”

“至于皇帝與皇后之間是否存在分歧,誰也不清楚。”

李長安眼皮微跳,頓時對自己遠離朝堂的決定,到慶幸,“賢公剛剛說的兩三個二品里面,包括晉帝嗎?”

趙洪山沉片刻,“如果晉帝是二品,大晉就有三個二品。”

“但他們絕不可能出手,是嗎?”李長安看過來。

趙洪山點了點頭,“青石佛首雖然藏在天地規則之后,但其力量也不會再提升,對書院的影響不會太大。”

“而二品是決不能輕易出手的。”

“為何?”李長安不解,“這可是堂堂大晉京城,數十萬百姓都可以不管不顧嗎?”

趙洪山看向李長安,“長安,我知你有民之心,只是從某些層面看,區區幾十萬,也只是區區而已。”

Advertisement

“據我所知的兩個二品,不可能出手,原因,時機到了,你自然會知道。”

“城沒了,可以再建;人沒了,可以再生。”

“但二品文正,絕不容有失。”

區區兩個字,讓李長安心頭一,旋即點頭表示明白。

這樣的區別,自古以來便是如此。

幾十萬條命,也只是區區而已。

以重要程度來論,沒有任何問題。

那麼多三品大儒聯手,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總不能再去求那兩三個二品聯手,萬一破壞了大計,那才是得不償失。

這恐怕是所有三品大儒的心中所想。

李長安停在原地,看向頭頂天空的青石佛首,眼神深沉。

如果換那些三品大儒,對他們而言,幾十萬條命,恐怕沒什麼力,所以才會在一開始,就極力勸阻自己不要去。

只是他自己,難以接

更何況這些人是因為自己才的災。

他又怎能坦然之?

真要視無睹,恐怕都要變心魔了。

如果是殺敵,幾十萬又如何?在北境他殺了不知有多

可這些百姓不是敵人,還是因自己遭劫……

識海中,大日如來法相始終在躍躍試。

如果不是太上紅塵法相和幽冥帝尊法相制,早就要沖出去了。

真論起來,大日如來法相和青石佛首,應該也算得上是同同源,但能抵得住青石佛首的度化嗎?

畢竟,那可是讓上百尊三品大儒,都束手無策的存在。

他,能去嗎??0?2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