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魂穿傻皇子,開局炸京都 第240章 絕佳的上策,雞肋的中策

《魂穿傻皇子,開局炸京都》 第240章 絕佳的上策,雞肋的中策

第240章 絕佳的上策,肋的中策

過徐世廉微妙的眼神,劉愚恍然大悟的說道:“是譚家!譚家最不願意看到大燕和北酋十八部停戰!”

徐世廉點了點頭,“沒錯,若是邊關的烽火不再燃起,那士兵們必將鑄劍為犁,到那時候還需要什麼武、裝備和火藥,還需要供給什麼糧草。譚家,還能靠什麼賺取利益。”

“那這譚家豈不是在發國難財?不,他們不只是發國難財,他們是在製造國難!這譚家未免也太喪心病狂了吧?他們難道不知道因為戰爭,多人家破人亡,多百姓流離失所!”

劉愚憤怒的狠狠拍了一下桌子,想起了5年前平安村7萬百姓,被北酋人殺得只剩下500人的災難,不更加然大怒,差點摔碎了手中的茶碗。

“殿下息怒!人在做天在看,譚家早晚會遭到報應!”徐世廉連忙站起勸說道。

劉愚深呼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先生,你跟我說出了譚家的這麼多幕,那這個上策不會就是想要找出他們的罪證,讓朝廷來法辦他們吧?”

“殿下聰慧,只要能夠找出譚家將武和火藥賣給北酋和倭寇的罪證,那麼依大燕律,譚家上下自然會滿門抄斬,所有家產全部歸於朝廷和地方。”

劉愚點了點頭,讚歎的說道:“這的確是個上上之策,斬草除,讓譚家徹底沒有翻的機會!不過,想要找到他們的罪證應該很難吧?”

“這譚家有太子和兵部尚書的包庇,可以說做的是滴水不監司暗中探查了這麼多年都無法尋到一證據。”徐世廉說道。

“難怪譚家能屹立不倒這麼多年……”劉愚點了點頭,同時似乎又想通了另外一件事。

Advertisement

或許越毅派出自己手下得力乾將拓拔無恙,不只是為了幫助自己,建立報站和組建黑衛,同時也是為了找出譚家的罪證。

之前在朝廷辯論封王一事的時候,劉愚就聽說了越毅曾經以一份偽造的證據,來誆騙兵部尚書秦儀。

而秦儀在朝堂上之所以那麼慌張,輕易便中了計,就是因為他心裡有鬼,知道一旦譚家的事,就連太子和他自己都會到牽連。

那麼如此看來,只要能夠找出譚家的罪證,或許就可以連太子和他的一黨一起收拾了!

想到了這至關重要的一點,劉愚便連忙問道:“先生,既然你把這個計策定為是上策,那你一定有辦法找出譚家的罪證吧?”

可不料徐世廉卻搖了搖頭說道:“既然連監司都找不到譚家的罪證,我這一介謀士又能又何辦法。”

“什麼?”

“殿下別急,徐某為謀士,卻有另外一個辦法,或許能夠讓譚家他們自己出馬腳……”徐世廉手扶著胡須微笑著說道。

劉愚發現,似乎每當他用手扶著那胡須的時候,就是徐世廉心微微得意之時,便笑著又問:“先生,有什麼好計策,你就快說吧。”

“只是這個辦法還需要再籌謀幾天,需要再去殿下治理的永安其他地方逛逛,但是徐某自認為這個計謀大概有六七的把握。”

“好計不怕晚,先生你就慢慢籌謀吧。只要譚家一垮臺,那就是萬事大吉了,無論到時候是柳家,還是何家坐上幽州商幫的龍頭,對我們都是有利的。”

“殿下所說沒錯,但最好還是讓柳家來做這個商幫的魁首吧……”徐世廉之所以會這麼說,一來,他知道柳文海是皇子殿下的準嶽父。

Advertisement

二來,是徐世廉心不願讓同樣狡猾詐的何家家主,也就是自己的嶽父坐上這個位置。

徐世廉擔心同樣靠田產和礦產起家的何家,未來也會走上譚家那喪盡天良的道路……

而對於這個問題,劉愚也並沒有多想,也沒有多問。他最關心的還是徐世廉的三大計策,“先生,這上策你說完了,那你的中策又是什麼?”

“徐某的中策,其實就是殿下您原本的計劃,聯合柳家和何家的勢力和譚家對抗。”徐世廉回稟道。

“原來是這個啊,那先生,你覺得這個中策可行嗎?”劉愚期待的問道。

畢竟這是自己籌謀許久的辦法,所以,當初才會選擇赦免徐世廉,借助他的關系拉攏何家這個富商。

可徐世廉卻輕歎了口氣,“坦而言之,這個中策恐怕比上策還要難,至在短時間何家和柳家的財力和聲,都無法和譚家爭奪這個商幫龍頭之位。”

劉愚聽了眉頭一皺,“先生,本王一直都很好奇,這個譚家到底多有錢啊?怎麼連何家和柳家兩大家族的勢力都比不過?”

“譚家幾乎可以用富可敵國來形容,礦產、田產、房產、船隊等等資產加在一塊,恐怕至有9000萬兩!”

“多?9000萬兩?我大燕一年是賦稅收還不到3000萬兩吧?好家夥,這譚家的資產比三年的財政收還多?”劉愚震驚的說道。

劉愚原本還以為賈友德在永安七年撈得這幾百萬兩銀子,已經算是不了,可沒想到卻連譚家資產的零頭都不夠。

而接下來,徐世廉又說出了一個讓劉愚更加大為震撼的事,“殿下,其實我大燕的第一富商,最富庶的淮州沈家,才算得上真正的富可敵國!沈千山的家產加在一起,何止是譚家的十倍啊。”

Advertisement

“譚家的十倍,那豈不是快10億兩白銀了?這……這沈家也太有錢了吧?難怪我朝的皇子外封都要跑到淮州去,還真得可以逍遙快活一輩子了。”

劉愚此刻終於明白,當初為什麼越毅非要讓自己去淮州了。

但不管淮州多麼富庶,多麼逍遙讓人無憂,劉愚仍然堅定想要留在幽州這貧瘠的百戰之地,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先生,咱們先不說其他地方的事兒了,還是說回幽州吧。那麼何家和柳家到底有多家產?難道加在一塊,還抵不過譚家嗎?”劉愚問道。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