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乾雙手搭在龍椅扶手上,閉了閉眼,復又睜開,“唯有先頂住,待一邊結束后,況便能好多了。”
“戶部尚書。”
“臣在。”
“昨日倉北郡傳回消息,此前的糧食不夠,爾等記得這兩日籌備糧食運送過去。”
戶部尚書神微僵,小心地問了一句,“陛下,戚將軍那邊,需要多糧食?”
趙乾擰了一下眉,回想道:“約莫是十萬石。”
一聽這個數量,戶部尚書的臉都垮了下來。
趙晉見狀,心里有了不好的預。
該不會,國庫的糧食不夠了吧?
果然!
“陛下,”戶部尚書苦著臉,“這,糧食不夠啊!”
“之前因為瘟疫和洪災,本就消耗了大量的存糧,之前撥了糧食后,現在已經不夠了。”
這個壞消息猶如晴天霹靂,將朝堂沉寂的氣氛瞬間劈開。
“沒有糧食,這可怎麼打仗?”
“是啊!不要說打仗了,沒有嘩變都算好了。”
朝臣們站得近的,三三兩兩談起來,低聲音的議論不停地鉆趙晉的耳中。
“還能籌多糧食?”
“兩萬石。”
趙晉的眉頭擰起,“這差得未免也太遠了。”
戶部尚書何曾不知,只是他也是無可奈何,“能夠籌出兩萬石,已經不錯了。”
朝堂上嘈雜的聲音逐漸安靜了下來。
“或者,征糧吧。”
不知道哪位朝臣提出了這個建議。
趙晉銳利的視線立刻朝對方看去,沉聲駁斥道:“若是如此,恐怕糧食還沒有籌到,已經不知道有多人響應大皇子了!”
自古以來,最忌諱征收糧食和加稅。
“朝廷沒有糧食,你們覺得百姓有多糧食?”
趙晉抑的聲音里滿是怒火,近乎呵斥地道:“幾經災禍,現在國又不安,倘若百姓再沒有糧食。”
“趙國只怕會更加混!”
剛剛提出這個建議的臣子吶吶不敢言。
趙乾看著趙晉,“宣平國公,可有什麼好法子?”
趙晉抬起頭,用力抿了一下,重重吐出一口氣,然后拱手道:“陛下,臣以為,可以從世家大族、富商中征收糧食。”
百姓沒有糧食,朝廷沒有糧食,可這些世家大族和富商,往往會囤積了不了糧食。
事已至此,況急,現在趙國軍隊本就落在下風,如果糧食再跟不上,恐怕到時候,敗局無可逆轉。
趙晉已經顧不得會不會因此得罪那些世家大族了,現在籌集糧食最為重要。
幾乎在趙晉的話音落下時,所有人的視線都投向了趙晉。
穿國公朝服的青年,薄抿,目鋒銳,站得筆直,像是無懼于四周來的各種目。
趙乾的目也微微閃了一下,他看向眾臣,“諸位覺得如何?”
朝臣們臉各異,丞相和太傅當即站出來,“臣以為,宣平國公所言有理!”
“現在正是趙國困難之時,我等理應共同度過!”
“臣愿意拿三百石糧食出來。”
“臣亦愿意拿三百石糧食出來。”
丞相與太傅皆是清廉的員,這三百石糧食,已經是他們能夠拿出的最大的數額了。
“好!”趙乾面上逐漸出喜。
趙晉亦松了口氣,只要眾人愿意幫忙,這剩下的八萬石糧食,不問題。
只是,趙晉這口氣還是松早了。
接下來,不管是清廉之臣,還是家中富裕,或是底蘊深厚的世家大族,所有人皆是只能一兩百石糧食。
最多,也只是拿三百石出來。
如此一來,本不夠。
趙晉憋著一口氣,“幾位大人,家中就只有這麼一點糧食?”
星眸盯著朝中家族底蘊最為后的幾個世家中人。
趙晉在朝中,已經算是底蘊較薄之人,府中花費,大多倚仗他和林家的合作,而這朝堂中,家中財富,底蘊,比他深厚的人,至超過半數。
趙晉咬咬牙,也能拿出兩千石糧食,這些人,怎麼可能只能拿出區區一兩百石?
對方沒想到趙晉竟然會直接質問,神僵片刻,“宣平國公有所不知,我等家中的糧食,實在是不多,這兩百石已經是極限了。”
說完后,像是害怕趙晉會繼續追問錢財,連忙道:“雖然臣等家族龐大,可花銷實在也是一筆巨大的支出,不過是只能勉力支撐罷了。”
這話是對趙乾所說的。
他們并不懼怕趙晉,唯獨擔憂趙乾因此發作。
其余家中資產較為厚的,連忙出聲應和,一個個都哭訴自己有多難。
趙晉雙手握拳,眸極冷。
朝堂上,好一些幾乎傾盡家財的清聽到這些無語的言論,差點沒被氣得跳起來!
坐在龍椅上的趙乾,猛地攥住了扶手,冷地看著這些哭訴的臣子,“夠了!”
帝王的喝,終于讓這些人停止了哭訴。
只是,趙乾卻也不能他們掏出糧食或者錢財來。
趙晉半闔著眼,半響后平靜下來,目沒有什麼地掃過那一眾朝臣。
抬腳站了出來,“陛下。”
趙晉的聲音響起時,好一些大臣警惕地看著趙晉,生怕他又說出什麼話,得他們要掏出什麼錢財來。
“臣有一個法子,可以籌集剩下的六萬石糧食。”
趙乾睜大了瞳孔,“宣平國公,速速道來!”
“此事雖然不難,卻也有些繁瑣,請陛下容臣下朝后,寫一個章程呈遞給陛下過目。”
趙乾此時尤為急切,恨不能立刻知曉,究竟是什麼辦法。
然而,與那雙星眸對上時,趙乾同意了,“好,宣平國公今日將章程寫好后,即刻遞上來!”
“臣遵旨。”
不朝臣都忍不住將目落在趙晉上。
什麼辦法?
那些世家大族,更加擔憂,趙晉這個法子,會不會是針對他們?會不會是他們將錢糧出來?
不行,他們得要想辦法應對才行。
之后朝會上,趙晉不再發一言。
下朝后,去軍營看了看,就匆匆趕回府中,將自己關書房。
直到太落山后,才從房間中出來。
趙晉牽了一匹馬,徑直朝皇宮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