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寒門仕子 第1047章 被迫掏錢

《寒門仕子》 第1047章 被迫掏錢

這一天,《瓊州日報》上刊登出了一篇由郭春海撰寫的署名文章,其題目為《孫員外經商心得》。

該文中,很詳細地介紹了孫大財的商道高論。

他言:想要做到大買賣,你就得著重人脈上的投,倘若一不拔,舍不得開支,你就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好

想要拓展和夯實人脈,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對方婚喪嫁娶之際多拿一些份子錢,讓對方不好意思婉拒你接下來的訴求。

說白了,就是道德綁架。

這種法子雖然無甚新意,但卻非常實用,即使弄不好事,也不會得罪于人。

禮多人不怪嘛~~

以上,便是郭春海潤筆后的文章。

連孫大財自己都沒有想到,大字不識幾個的自己,竟然于報紙上名見經傳了。

其實,登報發言乃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并非他的原意。

經過是這樣的。

他在和周氏告別之后,便立即轉去了府的館驛——道德賓館。

并在那里拜會了前來傳旨的宗人府代表以及禮部員。

于茶余之間,他毫不加掩飾地說:朝廷懇請齊家辦事,并沒有太大的誠意,要不然,怎會只出這麼一點小錢?

員們則回他說:錢也不呀,就現在來看,皇室的陪送嫁妝位列第一,無人可及。

位列第一?

這話誰說的?

你們知不知道,齊小彤的祖母、也就是我的老丈母娘,只是隨便地一擲,就排出了兩萬金的巨款。

而孫某我,也審時度勢地隨禮了一番,將添箱的禮金追加至了一萬九!

此之后,商賈們也會跟著做出調整,適當追加。據孫某我的估計,你們皇室的隨禮,肯定會跌出前十。

Advertisement

什麼?跌出前十?

嘖嘖,瓊州商人也忒有錢了吧?

他們本以為,南洋的富商也就海大富一家,只要摁住了他這一頭,就能保住了皇家的面。

結果卻沒曾想,這里的商圈遠比他們想象中要富裕地多。

隨便大手一劃拉,就是一大票的腰纏萬貫之人。

之前,還真是有點小覷了。

雖然說,該員對于孫員外的‘提價倡議’表示認可,但是,他們卻聲稱做不了主。

最多,也就是負責傳個話而已。

至于上面的人聽還是不聽,那就不關他們的事了。

那也行,你們就負責傳個話吧!

有棗沒棗打一桿嘛!

辭別了員后,孫大財便開始琢磨起來:聽對方話里的意思,似乎這事并不怎麼靠譜。

萬一上面不夠重視,這事豈不是要泡湯了?

不行!

得用個什麼方法,給所謂的‘上面’施些力。

想法很好,但他卻拿不出實際的辦法來。

在階級懸殊面前,孫大財到了自己的渺小。

有心無力呀……

而就此無助之際,卻見郭春海的高、孫、陳三位老爹攜禮來訪了。

由于他們和齊家走得親近,算不得外人,所以孫大財便暢然地把心里的苦水傾倒了出來。

常言說的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事實上也真是如此。

在三爹的集思廣益下,他們還真就琢磨出了高明的辦法。

何不讓兒子郭春海揮毫執筆,寫上一篇‘討要’的文章呢?

以《瓊州日報》現在的影響力,肯定能引起上面的關注。

這樣一來,不就把力傳導過去了嗎?

他們相信,在報紙刊文和員傳信的雙重作用下,上面肯定會重視起來的。

Advertisement

于是,磨不開面子的郭春海,只得撰寫了一篇他極涉及的非道德文章。

沒辦法,三爹們皆苦勸,實在不好意思說不。

果不其然,蘇琉在得悉了此訊后頓一驚。

一手拿著禮部和宗人府傳過來的實奏,一手持著暗衛傳回來的《瓊州日報》,左顧右盼地陷到了深思之中。

“真是沒有想到,我堂堂皇家,居然連隨禮的前十都沒排上!這樣的話,讓皇家的面往哪里擱呢?”

“巧逢在齊譽嫁之際開口相求,確實應該掏上一份像樣的厚禮。”

認可歸認可,卻是有點犯難。

若真要掏這份子錢,就必須做到位列第一,要不然,還不如佯裝無視算了。

也就是說,最起碼要大于或者是等于兩萬之金,可這麼的多錢,上哪兒籌去?

真是覺力不從心!

要知道,皇家的事屬于是李家的私事,是不可以從國庫里拿銀子的,這筆款項,肯定得由皇家的庫來出。

“唉,若是掏了這筆巨款,宮里的日子可就變拮據了。”

“不僅如此,就連我攢下的私房錢都要倒進去。”

雖然,蘇琉非常地心疼,但于此刻,卻不敢有半分的小氣。

救不救兒子,真不真心去救,全都在齊譽的一念之間。所以,在和他的禮尚往來上,千萬不要打折扣。

適得其反可就不好了。

不過,從另一個層面上看,砸些錢進去并不一定就是壞事。

常言說,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你齊譽拿我的好,不得做出點實事以為回報嗎?

別說,的這一手,還真把力轉移到了齊大郎的上。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短,人家隨了這麼大的厚禮,自己又豈能不予以回報?

Advertisement

但是有一點,他卻沒琢磨明白。

為什麼,在兒添箱的問題上,會接二連三地出現加碼現象呢?

難道,大家都在攀比?

罷了罷了,正如母親說得那樣,此乃禮尚往來的份子錢。今天收了,日后還要還回去的。

確實,沒必要太過計較。

現在的首務,乃是準備接下來的北上事宜。

而在了解完了相關的籌備進程后,齊譽便下出了三日后出發的命令。

不過,在出發之前,還得刻意地渲染一下喜慶氣氛,以此來為之后的暗中行事作表象掩護。

“既然添箱者如此盛,那我就擺上一場謝賓酒作為回敬,以此來答謝他們的深!”

“來人哪,去通知‘真好吃’酒樓的時氏兄弟,就說明日,我要包他們還是場!”

齊大郎豪邁地大手一擺,下令說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