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寒門仕子 第1042章 潛移默化

《寒門仕子》 第1042章 潛移默化

想了一會兒,殷俊表態道:“安漠北,臣沒有異議,但如此地偏袒南洋,卻覺有些不妥。”

“不妥?”蘇琉一笑,問道:“卿莫不是擔心,齊譽落得兔死狗烹吧?”

你……!

這話說得好直接呀!

雖然,被說中了心思,但殷俊仍是面不改道:“皇太后母儀天下、宅心仁厚,怎會行那些個不仁不義的事?然,齊大人會不會如臣這般的想,那就不得而知了。”

蘇琉笑道:“殷大人有些多慮了,以齊保的過人睿智,定會權衡利弊,做出正確選擇。能讓他吃暗虧的人,這世間沒有幾個。”

那倒也是!

村夫比那的猴子還要明,想算計他,絕非易事。

嗯,可能真的是自己多慮了吧!

釋然了后,殷俊也就沒再糾結此事,轉而把心思放在了施政的討論上。

“皇太后以為這事如何?”

“如此辦甚好!”

拋開護犢子不算,蘇琉的治理頭腦還是很開明了。

對于如何建設、如何除弊、基本上都能說個所以然來。

可以看得出,若真想做些事,還是有這份能力的。

倏然間,殷俊對變好了許多。

而至此后,二人間的嫌隙也開始減,把更多的力由明爭暗斗轉為了治理國家。

大奉朝,也因此拉開了‘大同盛世’的最初序幕。

……

轉眼之間,一個月的時間荏苒而過。

大奉依舊是四海升平,波瀾不驚。

到了這個時候,國家也正式進了一個常態化無君主、無閣首輔的雙無時代。

而國可一日無君的質疑,也開始由場上蔓延到了市井坊間。

在剛開始時,老百姓們還都焦躁不安,皆道:你說,咱國家沒了皇帝,這日子該怎麼過呢?

Advertisement

但是,時間久了,他們驀然發現,國無君的日子依舊還是一如既往地過。

依舊是東升西落,萬依舊是生機發,而自己,依舊該是該吃的吃、該睡的睡。

“我怎麼覺,有沒有皇帝都一樣呀?”

“是呀,天也沒有變,地也沒有塌陷,乾坤依舊端正,沒有毫倒懸!”

“尤其是,咱國家的閣還是殘缺不全,若不是親眼所見,誰敢相信這是真事?”

“……”

慢慢地,老百姓們開始接并適應了當下的雙無時代。

不過,他們也逐漸發現了其中的梗概所在。

大奉朝的閣雖然殘缺,但人家殷俊卻以托孤大臣之抗起了政壇的大梁。他不是首輔,卻毫不亞于首輔的表現。

在他的梳理和治理之下,國家才能如此地井井有條,經緯不

當然了,南洋的那定海神針也起了決定作用。

若不是他那聲振聾發聵的干咳,宵小們早就鼻孔朝天地趁機嘩變了。

桃李不言,下自蹊。

這就是咱們大奉齊大人的風采!

他虛懷若谷的品格,以及淵渟岳峙的霸氣,已然為了國人心目中的圖騰象征。

只要他在南洋不打瞌睡,咱們的心里就可以踏實如磐。

而對于漠北的戚景,百姓們同樣也不吝贊辭。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這話的霸氣,在他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不過,對于他沒能及時營救天子的事,百姓們也是深表憾,慨其英雄氣概里中不足。

但,瑕不掩瑜。

戚將軍依舊是我華夏震古爍今的軍事名將。

不僅民間熱議著戚景,就連朝廷都和他作起了隔空互

那道安的圣旨,基本上算是緩解了之前的僵關系,讓中樞和地方之間再度熱絡起來。

Advertisement

見上方表達了善意,戚將軍也連忙做出了‘回敬’。

他在謝‘君恩’同時,還把叛臣張程東以及主要戰俘獻給了朝廷。以此,來彰顯北伐的碩碩戰果。

不過,此舉多多都讓人有點膈應。

咱是俘虜了韃子的敵酋,可是,別人也把咱家的總瓢把子給虜走了呀?

這得失之間,你如何評判?

各方都在熱議,唯獨南洋一聲沒吭。

自打那聲‘干咳’發出之后,齊譽就像是形了一樣,再也沒有刷過存在

當然了,這是他的故意而為之。

他就是想讓世人集中力地好好看看,這個國家確實是可以沒有皇帝的。如果,自己不小心搶了事件的焦點,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

還有就是,自己的不吭聲乃是為了接下來的行醞釀條件。只有在形的狀態下,才能更好地展開相關準備。

“李宏裕的被俘,本是不幸的事,可若因此能讓百姓們明白皇帝并非是必需品的話,也能算是因禍得福了。只要這個觀念發生轉變,后面的制改就備了民意基礎。只有得到老百姓們的認可,新制度才能做到落地生。若只是單靠自己一人之力,窮己一生都難進寸步!”

“歷史的發展,有著它的必然規律,但其間,也總是伴隨著這樣和那樣的偶然,而不同的理方式,也會帶來不一樣的世態走向。”

齊譽堅定地認為,自己的理方式高明而又正確。

無君主的機會,可遇而不可求,不趁機大作一些文章豈不可惜?

只不過,這篇文章要進行地無聲無息,不能讓外人察覺出異常。

這其中,也包括蘇琉在

齊譽通過空降的圣旨不難判斷出,這個人的思維仍然沉浸在爭權奪利的怪圈里,而這種殫竭慮的苦心算計,也局限并遮住了的該有察力。

Advertisement

也可以說,被這種刻意的緒帶了思維節奏。

蘇琉毫沒有注意到,此刻的民心,已經出現了非常細微的潛移默化,和意想中的民心所想已然不同。

這種結果的,并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人的氣量和懷。

他們一個為公,一個為私,立場截然相反。

常言說,人的心有多麼寬大,視角的維度就有多麼的廣袤,現在來看,這話確實不假。

齊譽收回思緒,放下慨。

他準備,前往軍工廠一趟,看看北行的準備做得怎麼樣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