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蘇坐在殿主位,下面坐著十幾位白發皓首的老者。
對于科舉的制度,蘇知道的并不多,還得問清楚才行。
既然作為掌院學士,他自然是要擔當起這個責任,何況現在大梁還有那麼多對手,一步錯便有可能萬劫不復。
“不知哪位大人愿意為本侯解釋一下科舉?”蘇看著下面眾人笑道。
這時,之前那名在朝堂上為他說話的韓學士站了出來。
“侯爺,科舉大致的況您應該都知道,就是從縣里開始一步步考上來,能來京都參加考試之人都是有功名在的秀才,他們要先經過一考試,也就是會試,會試合格之后才能進行殿試。”
“會試的主考應該會是侯爺您,而殿試則是陛下親自在大殿之上出題考校一眾才子,之后再進行排名,分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
“會試考的是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以及策問,而殿試則不同,殿試只考策問。”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韓學士停下后連忙喝了一口茶。
蘇聞言微微頷首,這倒是和他了解的差不多,換言之,他只需要理會試就行,殿試那邊給皇帝即可。
“本侯明白了,翰林院只需要負責會試,殿試那邊不需要心。”
“不不不!”韓學士連忙搖頭:“殿試其實也是我們在審核舉人的試卷,并將一甲前三名給陛下定奪,您是掌院學士,前三名是您帶著我們定下,陛下只負責宣布而已。”
這話,說得夠直白。
不過想想也是,這麼多人參加殿試,皇帝要是每一個卷子都看,那不知道得看到什麼時候呢,其實這殿試的卷子還是翰林院審核,之后定下前三名讓皇帝宣布。
蘇了額頭,看來這件事果然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是這審核的事就很麻煩。
先是會試考三場,每場三天,這里就要九天,殿試再考一場要三天,加上審核試卷的時間,大半個月就過去了。
而翰林院的職責不單單只是要負責出題目,還要負責監考,審閱試卷,并一同陪著在殿試那邊監督。
殿試雖然是皇帝在主場,但皇帝不可能三天都陪著那些舉人們在大殿,最多也就在開始的時候面,最后公布前三甲的時候出現一下,其他時間都是翰林院的人負責。
科舉關系到大梁下一年員的調,是大事,馬虎不得!
哪怕翰林院現在沒多權力,可只要掌握了科舉這一件事,他們依舊是別人不敢招惹的龐然大。
蘇想到這里,微微頷首:“原來如此,本侯明白了,看來想要理好此事得慎重一些,對了,此次會試的題目應該出來了吧?”
韓學士點頭答道:“已經出來了,目前封存在翰林院庫房當中,只有在會試的當天才會有軍前來搬運。”
蘇想了想,忽然問道:“我朝可有考前泄題目一說?”
一眾學士聞言臉大變,這是不相信他們啊!
當即便有學士站出來質問:“侯爺這是什麼意思?”
都是老學士,一個個脾氣都不是很好,有什麼話當面就說了。
蘇看著一個個漲紅著臉的學士,不笑道:“諸位多慮了,本侯不是不相信你們,而是本侯的況有些特殊,萬一有人針對本王而潛此地題,到時候可能會連累諸位。”
這話讓一眾學士的臉好轉了不,那名站出來的學士更是一臉慚愧拱手施禮:“是我誤會侯爺了!”
“無妨!”蘇擺擺手,毫不在意:“本侯只是想知道有沒有泄題這種事發生,若是有,我們就不得不提前做好準備!”
這時,那韓學士一臉鄭重道:“侯爺,先帝時期便發生過一次泄題,當時的掌院學士被拿下,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翰林院一直沒有掌院學士!”
蘇眼睛一瞇,心中頓時警惕起來。
先帝時期,其實就是上昊權力最大的時期,說不定那件事就是上昊干的,從此之后主考的職位便一直被上昊的人把持!
這次,他若是為主考,上昊是否會故技重施從翰林院弄到考題呢?
或者說,這翰林院當中有沒有人其實就是上昊的人呢?
一旦泄題,別說他這個主考,怕是整個翰林院都要遭殃。
這件事,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想到這里,蘇忽然站了起來:“這件事,我們不能掉以輕心,諸位,本侯想問問這考題你們是否有另外一套?”
“這……”韓學士搖頭,有些無奈:“往年都是一套試卷,所以我們今年并未做第二套。”
“這不行!”
蘇搖頭:“為了以防萬一,本侯建議諸位多做三套試卷,當然,現在時間不多,如果諸位都集中起來做這三套試卷的話,可能會有分歧,時間也來不及,所以本侯想讓諸位分三批人,分別做一套試卷。”
一眾學士聞言心中一驚,他們都明白蘇這是不相信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否則本不需要分開做卷子。
韓學士眉頭一挑,有些意外:“做這麼多試卷,萬一用不上……”
蘇笑著打斷他的話:“就算用不上,來年也可以作為備份,一勞永逸嘛,而且今年很特殊,如果出事,不單單是本侯,說不定整個翰林院都要被撤銷,畢竟你們手中就只剩下科舉這點權力了。”
這話讓眾人臉大變!
是啊,翰林院現在這個況已經很糟糕,如果連科舉都出問題,皇帝哪里還會相信他們。
韓學士第一個表態:“既如此,那我們便再做三套試題,反正在這里閑著也是閑著!”
“哈哈哈哈,老夫正有此意,這段時間都閑得發慌,終于有事做了!”
“既然大家都同意,老夫自然沒意見!”
“那就這樣說定了,我們現在就開始去做題!”
眾人對此都沒意見,反正在之前的試題出來之后,他們便不能回家,只能待在翰林院防止泄題,既然待在翰林院,為什麼不接著做試題呢。
他們都是老學士了,對別人不上心,但對這些學問,試題什麼的,沒有人比他們更上心了。
在蘇的建議下,眾人開始分工做題。
而這時,蘇也和眾人告別,他準備去一趟皇帝那邊。
上家的出手讓他意識到了主考的重要,他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主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