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科幻未來 我能升級避難所 第478章 晶體的來源

《我能升級避難所》 第478章 晶體的來源

“所以你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陳新盯著眼前裝在明容里的二鋰晶到有些頭疼。

雖然知道了這不是什麼能量晶,但新的問題又擺在了陳新面前。

它不是能量晶的話,那又是什麼呢?為什麼它會一直在源源不絕的釋放出能量,而對其自狀似沒有任何損耗?

如果這是一個高能晶部儲存的能量非常多,以至于發生了逸散,幾十年下來都沒什麼影響是可能的。

畢竟如果你有一三峽水庫的水,接個水龍頭來放水,哪怕你放上幾十年,也未必對整個水庫能造什麼影響。

但問題是就算這是個水庫,也已經是個干的見底的水庫了,更不用說陳新已經嘗試過,眼前的這顆殘破的二鋰晶并不是什麼高等晶

它雖然確實一直在釋放出能量,但看到這枚晶之后,它給人的覺就像是火堆快要燒完了,剩下的那堆灰燼中還沒有完全散去的熱量一樣。

所以這應該不是什麼能量晶,而是有著其他用途的東西,只不過被蘇維亞人當了能量晶來使用而已。

這就好比過去諾基亞的時代,一臺諾基亞手機最主要的功能當然是打電話,但你拿它去砸核桃也是沒問題的。

顯然,當初的蘇維亞人就是拿著手機砸核桃的人。

不過這也可能是蘇維亞人本沒有找到這種晶的正確利用方法,完全沒有利用它的可能,只能按照自己所能夠想到的方式來“廢利用”了。

想到這里,陳新到有些頭疼。

蘇維亞人想不到的事,他也同樣想不到。

畢竟這是一種未知的新材料,二鋰晶什麼的從名字也無法推測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又是干什麼用的。

Advertisement

“蘇維亞人當初是怎麼弄出這玩意的?這本就不像是冷戰時期的科技能造得出來的東西。”陳新錘了一下自己面前的桌子,顯得有一些無能狂怒。

一旁的軍聽到陳新的抱怨,想了一下說道:“這似乎不是蘇維亞人自己造出來的,按照我們在這座基地找到的資料和文獻記載,這是通古斯大炸之后,當時的沙皇派出的探險隊在炸核心區域找到的,據說和這枚晶一起發現的還有一支架和一些金屬殘片。

這些東西后來都被運回了西亞的首都,后來為蘇維亞所獲得,這塊晶和金屬殘片被給了蘇維亞當時的科學部門進行研究,至于那支架,當時被沙皇做了一新的權杖,在二戰中和著名的琥珀屋一起失了。”

一邊這麼說著,一邊拿出了在這座基地找到的一些資料,到了陳新手上。

這些資料看上去相當的古老了,被真空保存在一個一個的袋子里,陳新也只能小心翼翼的翻看著,避免對其造損壞。

按照這些資料上所寫的這些記載,以及其中配套的幾張古老到模糊不清的照片,陳新覺得如果這些資料上所記錄的容沒有問題的話,那麼很顯然,困擾了人類快一百年的通古斯大炸的真相已經非常明了了。

那是一艘炸的宇宙飛船或者飛碟,而眼前的二鋰晶殘片以及當年沙皇探險隊找到的金屬殘片和支架等,都是來自于這艘炸了的飛船的殘片。

而見到了這些東西,尤其是其中還有一張當初探險隊發現二鋰晶時拍下的照片,陳新的腦海里不由得冒出了新的想法。

他將視線轉到了裝在容中的二鋰晶上,腦海里想著如何將其恢復原本的樣子和功能。

Advertisement

“殘破的二鋰晶結晶”

“升級方案一:修復晶結構,補充外部零件,升級后可獲得正反質反應爐催化核心,升級所需生存點:3200000”

系統升級界面這一次浮現出來的升級方案只有一個,但也無所謂什麼升級方案二了。

陳新此刻已經搞清楚了這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正反質反應爐催化核心,看到這個名字陳新要是還不明白二鋰晶是用來干什麼的,那他也別裝什麼科學家,回家老老實實種地比較有前途。

很顯然,在關于通古斯大炸起因的無數腦中,有那麼幾個確實猜對了。

引起通古斯大炸的顯然是一艘外星飛船,畢竟當時的藍星上可沒人知道什麼是反質,至于說是什麼造了飛船的炸,這現在已經不得而知,但顯然通古斯大炸那麼大的威力,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炸的飛船上用的是正反質反應爐。

正反質湮滅可以將質完全轉化能量,將質所蘊含的全部能都釋放出來,據計算甚至需要幾克正反質發生反應,就足以發出堪比核彈炸的能量來。

所以當時通古斯大炸升起了蘑菇云,而那艘炸的飛船被炸得幾乎尸骨無存,也就很好理解了。

至于說為什麼這塊晶和它的支架能夠幸存下來,則是因為這東西本就是裝在正反質反應爐里的,如果扛不住正反質反應所釋放出來的能量沖擊,也沒資格被拿來做催化核心使用了。

而這東西為什麼會備能量也就很好解釋了,在這枚二鋰晶被安置在正反質反應爐里的時候,一直在接反應的正反質,吸收了反應所放出的部分能量,轉化了晶能。

Advertisement

這一部分能量對于整個反應爐來說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點,但卻因為反應爐的高能環境讓二鋰晶充斥著能量。

所以在炸之后,或許是因為炸的原因,亦或是二鋰晶就會不斷地將部的能量釋放出來,這東西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里,一直在緩慢的向外釋放著能量。

這就好像一個炸之后的鍋爐,雖然火焰已經熄滅,但它的殘片依舊還留有余溫,需要一段時間來冷卻。

只不過,眼前這枚來自于正反質反應爐的殘片所蘊含的“余溫”很多,即便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散熱”,它依舊還殘留有不能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